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苍茫

[原创] 从人可冰贞发帖想到的

[复制链接]

137

主题

1131

回帖

6049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6049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09-10-20 14: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诗词的魅力在于她深邃的意象,含蓄的语意。】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主题

1131

回帖

6049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6049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09-10-20 14: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3楼(苍茫) 的帖子

他的美女在身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主题

1131

回帖

6049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6049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09-10-20 14: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贴请加精!此贴请加精! 0e2ce2734a407d76443a91afd546349e.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主题

3229

回帖

1万

积分

五星会员

o.一輩子不分手.o┊.o. --→.o永

积分
18457

新人进步奖灌水天才奖枞阳234社区帅哥勋章实名认证

QQ
性别
发表于 2009-10-20 15: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诗  没话说
我的个人主页:http://home.51.com/panguoqu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2283

回帖

8890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8890

优秀斑竹奖爱心天使勋章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1 08: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琉@璃~与芬芳争艳的加分与雅赏
我只是凭着自己的满腔热情与一点认知罢了 因此把它写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2283

回帖

8890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8890

优秀斑竹奖爱心天使勋章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1 08: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3楼无名指上戒痕于2009-10-20 15:35发表的  :
不懂诗  没话说

其实懂不懂诗也是相对的 如果说都懂了 那你必须跟诗人的水平差不多或者超过了.....
即使那么不太懂的人 往往看诗后对诗的直觉评价是最宝贵的
因为那是读者由衷地所发的话

我以前在学诗的时候还是总结就在各大网页看那些不太懂诗的人来评诗  看他们第一句说什么 往往那么几个字 让我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264

回帖

1745

积分

四星会员

文字魔术师

积分
1745
性别
发表于 2009-10-21 09: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二十好几的人了,说话、做事还是很容易激动啊!
或者叫比较热血。呵呵!
在下很是喜欢你对诗歌的执着。
但是没有必要把一切都提高到一定的高度。
实际上也有很多诗歌,本没有那么多意义。只不过,后来人借此凭吊以形成了一个文化符号,成为某种情感的寄托。
诸如:杨柳、霸陵之类,原本没有离别之意。不过因为有人写离别诗时,或有意或无意间提到。后人觉得好,不断演唱,以至于这些词成了离别的代名词。
拿太白的这首诗来说,成功地将明月与思乡联系在一起,(当然,他并不一定是第一个)从此明月就与思乡有了不解之缘。
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其一:艺术形式上,返璞归真,却又回韵悠长,技巧上已经炉火纯青。
其二:思乡之情,自古有之,人不能免。诗中所述的深夜无人、独自思乡的意象和情感,太容易引起游子的的共鸣。
其三,太白的诗歌忧愁时有、癫狂时有,但如此儿女之态的思乡,实属罕见。在其诗作中的地位独一无二。

其实,还真的没有仔细研究过这首诗,只不过泛泛而谈。有些地方可能不准确,只能算表达我的看法。千万别有人扣住某个字眼和我吵。谢谢。
夕阳久不语,四顾有诗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2283

回帖

8890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8890

优秀斑竹奖爱心天使勋章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1 09:44:22 | 显示全部楼层
36楼的 我看你来这不是讨论诗的 是一人说诗的  说给自己听的 好像负气什么的 又没人惹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2283

回帖

8890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8890

优秀斑竹奖爱心天使勋章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1 09: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没有必要把一切都提高到一定的高度  (谁把一切都提高到一种高度了)

实际上也有很多诗歌,本没有那么多意义。只不过,后来人借此凭吊以形成了一个文化符号,成为某种情感的寄托。
诸如:杨柳、霸陵之类,原本没有离别之意。不过因为有人写离别诗时,或有意或无意间提到。后人觉得好,不断演唱,以至于这些词成了离别的代名词。
(问题提出来了 那么如何解决呢 没有说出 你也可以做点好事啊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2283

回帖

8890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8890

优秀斑竹奖爱心天使勋章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1 10: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顾夕阳对诗的理解还是很有深度的
你的其二其三 引起共鸣 刚才我大致地温习了太白诗集 有九百多首 很难找到像你所说的但如此儿女之态的思乡 实属罕见

你的其一说此诗技巧炉火纯青 没有说出什么技巧 既然是炉火纯青 那一定是别人掌握不了的技巧
也望你通过论证 比较其他的诗文(拿其他诗文的字 句 联 )这技巧在什么地方
你刚才在其他帖子的回复我认真看了 在用字上 语句上 你都深沉地研究了 你也通过这种方式来评论下

文学的高度是在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 我不相信一个人信手拈来或是碰碰运气能写旷世作品
如果是这样的话 中国文人只要把握人生的一个瞬间 信手拈来写出好作品 大名存进史册 那么13亿人 就可在一个瞬间就能写出13亿旷世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264

回帖

1745

积分

四星会员

文字魔术师

积分
1745
性别
发表于 2009-10-21 11: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

我说吧,楼主容易激动,还不信。
我又没有说你什么嘛。热血也是一个很好的品质嘛,又不是骂你……(37楼的时候,很激动,后面几楼又平静下来了。呵呵!)
说你激动,以及说你把一切提到一定高度,主要是指,你这个人太较真了,缺少一点玩世不恭的态度,或者说是洒脱不羁的风格。(从你前面的一些回复上看的)
我举杨柳的例子,就是为了说明有些诗歌,真的不是写的时候就存心要怎么样怎么样的。确实有些诗歌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
当然这种偶得之是前期的大量积累,在写诗的时候,诗人在潜意识里,作为一种本能运用到这些知识和技巧。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就认为诗人在写诗的时候,是带着某些目的去写的。正如,前面有位老兄说的,李白写这首诗歌的时候,肯定没有想到要用什么手法,用那些意象之类的,确实是挥手而就的。当然,这个咱没有证据,但是我们可以推断出来,李白毕竟不是贾岛,不会做“吟安一个字”的那种事。李白本人写给杜甫的诗中也有笑杜甫为写诗而变瘦的诗句(好像是戏赠杜甫,诗句大意是:近来总为作诗瘦之类的,具体不太记得了。)。从太白的个性来说,他自己大约不会且不屑做这样的事的。

至于说的技巧问题,其实这首诗的技巧还真的没有什么好说的。
具体地去分析字句。如床前、疑、举头、低头这些,反而落了下层。
这首诗言语通俗,却又余韵悠扬,有浑然一体之美感。至于说什么独到的手法,只怕未必。中国诗歌几千年下来,手法和技巧作为入门常识,恐怕那些诗人都掌握得差不多。只是看什么时候运用最合适,最恰当了。确实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夕阳久不语,四顾有诗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264

回帖

1745

积分

四星会员

文字魔术师

积分
1745
性别
发表于 2009-10-21 11: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床前明月光。为什么是床前?若是我等去写,只怕会写推窗、遥望之类的。
但床前二字,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月光透窗而入,光华如水且安安静静(月光如水水如天)地停留在在眼前,不需要去寻找,它就一直在那里。(江月何年初照人?)宁静、安详、美得让人窒息的气氛很快就营造出来了。
疑似地上霜。此句进一步描述月光之美、之光华。而用霜字,则又隐含月光之清冷,隐有孤独寂寥、遍体生寒之感,很好地位后文的思乡做了铺垫。此句为承句,承得非常自然。
举头望明月。此句为转,为下文铺垫,没什么太多好说的。但是明月二字和首句重复,以太白之才情,岂会出现这样的失误?但作者故意用重复的字眼,一来是口语入句,二来恰恰是通过这两字表现出作者这首诗是不假思索、有感而发、挥手而就的,非雕琢字句而成。一为口语、二为真情流露,使后文的思乡之情显得:自然而不做作。
低头思故乡。作为末句,此句大佳,前三句层层铺垫,就为这一句(好像广告词——层层监管,就为这一管……)且与第三句对仗极为工整,读来琅琅上口。另外,此句为合,却又合得异峰突起,同时又水到渠成。这种手法并不少见。如:一片两片三四片那首诗歌,词里辛词有破阵子,可怜白发生句。就是小说里也有欧亨利这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局。
所以说技巧的理解一说,对专业者来说,彼此而已。只是看运用的巧妙了。

虽说分析字句是下层。在下还是分析一下试试看。
前面说过,以前真的没有仔细读过这个。也没查什么资料,万一有什么说错了的地方。先说好不准打脸。
夕阳久不语,四顾有诗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3693

回帖

1万

积分

五星会员

积分
13122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09-10-21 12: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写诗的人(还不能说是诗人吧)都喜欢相互吹捧,飘飘然之下就想当然地把自己提到一个高度。发贴一首诗文,如后面都跟上“人才”“高手”之类的赞颂,则心花怒放;偶有人提中肯之议,则似乎冒天下之大不韪了。

看了35楼,又读了几篇楼主的诗,楼主似乎把自己当作诗人,且不在李杜之下了。二十几的人,如把这份狂用在在诗文上,一狂到底,倒是很受青睐。可惜在阅历匮缺之下,偏强作一口横秋之气,其结果是不伦不类。40楼说得好,这首《静夜思》,有这么玄乎吗?乡村老妪夜半起来给孙子把尿时,也许都能胡诌出来。

不想吵架,就此飘过,不再回来,莫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2283

回帖

8890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8890

优秀斑竹奖爱心天使勋章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1 12: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完了吧
说话没有一点档次 把你们放在高度上 你们又不像 就这点水平
你们2个静下心来 三年后再来跟我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264

回帖

1745

积分

四星会员

文字魔术师

积分
1745
性别
发表于 2009-10-21 13: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

话说……楼主的这个有些伤害在下幼小的心灵。
阁下的意思是我等努力学习三年,然后才能有资格和阁下讨论?
阁下自视未免过高。
虽说前面那位老兄说得有点过分,但是何尝不是阁下你的言语冲撞造成的呢……

要说在论坛上挑衅PK,在下也是区区好手,从未畏惧过什么人。
希望阁下不要激发我这方面的兴趣。
夕阳久不语,四顾有诗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图教程|( 皖ICP备19025135号-3|皖公安备案号34082302000108 )|网站地图

GMT+8, 2025-5-3 16: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