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到底什么来头?有多可怕?高发期应该怎么办?
2017-02-17 凤凰安徽

近日,最人心惶惶的就是
H7N9禽流感了!
卫计委今天表示,
目前我国处于H7N9疫情高发季节,
今年以来,福建、云南、湖南等16个省份
均出现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
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明显上升。

2月14日,
国家卫计委网站公布
“2017年1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数据显示,
1月份全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
发病数为192,死亡数为79。
与2016年12月份数据相比,
2017年1月的H7N9疫情明显上升。

截至目前,官方消息显示
安徽H7N9流感疫情发病人数达40多人,
仍呈上升趋势,
今年的病死率也较高,死亡20人。
安徽省多地关闭了活禽市场!

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发出温馨提示:
鉴于安徽省目前
H7N9流感发病仍呈上升趋势,
死亡率较高。
提醒公众和医务人员:患者就诊时,
有活禽接触史要第一时间告知医生;
医务人员接诊时也要主动询问,
提高防控H7N9流感意识。

这次的“主角”H7N9病毒到底有何特点?
人们该如何应对?
小编精心准备5个专家问答,
为你答疑解惑↓↓
H7N9禽流感病毒到底什么来头?
首先专家先为大家
科普一下
H7N9禽流感病毒到底什么来头?

流感病毒可分为
甲(A)、乙(B)、丙(C)三型。
其中,甲型流感依据
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不同
可分为1-16种亚型,
根据病毒神经氨酸酶蛋白(NA)的不同
可分为1-9种亚型。
HA不同亚型可以与NA的
不同亚型相互组合,
形成百余种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
它于2013年3月底在
中国上海和安徽两地首先发现。
H7N9禽流感病毒与H5N1禽流感病毒和H1N1甲型流感病毒有何异同?
那么,H7N9与H5N1和H1N1
有什么区别呢?
H7N9、H5N1、H1N1
都属于甲型流感病毒,
但有明显区别。

其中H7N9和H5N1主要在动物中传播,
偶尔感染人类。
据世卫组织称,
H7N9在禽类中引起的症状较温和,
在禽类间易于传播且难以发现,
增加了人感染的风险;

H5N1对禽类有高致病性;
H1N1病毒则有两种类型,
一种通常感染人类,
另一种通常在动物间传播。
H7N9禽流感病毒有哪些传染源和临床表现?
一个重要传染源是携带
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
在发病前10天内接触过禽类
或者到过活禽市场者特别是中老年人,
属于高危人群。

目前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传播
或密切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
排泄物而被感染,
或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感染。
感染潜伏期多为7天以内,
也可长达10天。

临床表现主要为肺炎,
患者常出现发热、咳嗽、咳痰,
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或呕吐等症状。

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
多在发病3至7天出现重症肺炎,
体温大多持续在39摄氏度以上,
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
常快速进展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甚至导致死亡。

少数患者可为轻症,
仅表现为发热伴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能放心地食用鸡肉吗?
因为是禽流感病毒,
很多人都担心鸡肉还能不能
放心的使用!
其实,正常的烹调温度
就能够使流感病毒灭活,
只要使食物所有部分
达到70摄氏度以上即可,
因此吃正确制备及烹饪的肉,
包括禽类和鸟类,都是安全的。

在出现疫情的地区,
只要肉类产品在制备过程中
正确烹调和处理也可安全食用,
但食用生肉和未经烹调的
含血肉制品高度危险,
应该避免。
小编预防H7N9小妙招
大家不要恐慌
人感染禽流感是乙类传染病
可防、可控、可治!
专家还给大家提供一些
科学预防小妙招!
一、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六步搓洗法洗手40秒,特别是处理完鸡鸭等禽类食材后;室内勤通风换气,上午10点到下午3点间通风半小时;一周给家里做一次扫除等。

二、吃肉一定要煮熟
食用家禽时,由于禽流感病毒不耐热,56℃加热3小时、60℃加热30分钟、100℃加热1分钟即可杀灭H5N8病毒,所以在烹饪鸡肉、鸡蛋、鸡肝和鸡胗时一定要煮熟。

三、鸡蛋买回家要清洗
专家指出,最好选择经过表面消毒的干净蛋,这些蛋外表经过消毒,不容易传染病毒细菌。如果选择菜市场的普通鸡蛋,挑选时不要用手直接抓,套个塑料袋再接触。无论蛋壳上有没有粪便和羽毛,接触后都要洗手;剥下的蛋壳要立刻丢进垃圾桶。

四、生肉熟食要分开
厨房里面的生熟食物分开存放,生肉和熟食要分别使用不同的案板刀具,接触过生肉、生鱼、生蛋之后要洗手、刷水池。厨房里的抹布、筷子笼等要定期高温消毒。

五、警惕野生飞禽
因为野生飞禽活动范围广,被感染的可能性更高,对自家家禽做好和野生飞禽的隔离。

六、饮食多样化,均衡营养
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注意鱼虾、蛋、奶、及豆类的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深色蔬菜和水果;注意锌和铁的摄入,吃一些动物肝脏、黑木耳、干果等。多吃清淡少盐的食物,多喝水。

七、不信谣言
不轻信,不恐慌,不传播禽流感谣言。不轻视感冒,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是出现高热、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就医。

请大家注意个人卫生,
近期避免直接接触活禽,
出现发热症状及时到医院就医!
不要轻信谣言!
不传播谣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