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记者行·美丽乡村建设巡礼: 花园中心村的田园风光
2017年02月21日15时47分
初春,走进陈瑶湖虾溪村花园中心村,仿佛走进了一座花园——道路宽敞整洁,两旁绿树成荫,村旁是波光粼粼、垂柳依依的小河,另一边是错落有致的宅院,院内时而几枝或红或粉的不知名花朵伸出,煞是好看。沿着村中小路漫步,只见香樟葱茏,白墙黛瓦掩映其间,一排排色彩缤纷的文化墙穿村绕户,桃树梨树含苞待放,远处蓝天白云,近处青山绿水,深深吸一口新鲜空气,真让人心旷神怡!
“要说以前,咱村可不像这个样……”说起村里这几年的变化,村民周元群打开了话匣子,“原来村里路是泥巴路,而且很窄,现在都是宽阔的水泥路。原来是压水井里打出来的黄浆水,现在家家吃上了自来水。原来村里的房子又破又烂,现在基本都住上了小洋楼……”村民朱新亮则告诉记者:“自从美丽乡村建成以后,老百姓业余文化生活极大丰富了,可以跳广场舞,可以来健身,乡村大舞台还经常上演节目……”如今,花园村确实发生了巨变,村中配置乡村大舞台、幼儿园、卫生所、文化站、图书室、乡村金融服务网点、公共服务中心等基本公共服务和垃圾收集点、污水处理设施、公厕等基础设施,村民们过上了富裕、整洁、便捷、精神充实的生活。
虾溪村党总支书记左旭永告诉记者,美丽乡村自开工建设以来,镇村两级干部进村入户逐户宣传政策,充分发挥老百姓的积极性,争取广大老百姓的支持与拥护,尤其是镇村两级干部吃喝都在施工现场,抢抓工期,保质量,保安全,特别是去年年底及今年正月初三以来,镇村两级干部全力以赴投入到虾溪美丽乡村大会战、大决战当中来,确保美丽乡村美丽起来。
花园中心村在绿化、亮化、净化上狠下功夫。以乔木、乡土树种为主,灌木为辅,对村庄道路、水体沿岸、庭院、村庄周围及重要节点进行绿化,同步发展“五小园”,改善村庄生态环境。村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村庄建成区域范围内道路、河渠绿化率达90%。在村内主干道及公共场所安装太阳能路灯10盏,广场景观灯15盏,并确保正常使用、维护到位。配置垃圾桶50个,垃圾车1辆,垃圾填埋场所1处,基本建立“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整治疏浚水塘5口,实现水系畅通、水体清澈。以分散处理为主,通过三格式化粪池满溢接入污水管网2450米集中联户建大化粪池,并就地生态处理,确保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
花园中心村坚持规划先行,让田园风光、农家情趣永驻乡间。规划建设依山就势、傍河就景、错落有致,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规划建设做到“产村相融”,与产业发展相配套,村庄布局、村落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民居功能设计等方面有利于发展生产,提高农村的承载能力、服务能力和发展能力,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花园中心村特别注重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群众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人人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并将环境治理落实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全过程,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让农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