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条】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新一届政府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7-02-14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地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为总抓手,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奋力闯出“五大发展的枞阳新路”,不断开创“四个枞阳”崭新局面,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发展提速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年均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4%,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产业加快迈向中高端,非农产业比重超过9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15%,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超过60%,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是农业产值3倍。

基础设施提升
“四纵四横四通道”公路网快速构建,全县公路通车里程3300公里,铁路建设实现零的突破。

长江港区建设全线推进,河湖航道有序治理,港口年吞吐量2500万吨。

县城防洪圈完成建设,中小河流、城乡排涝设施、湖泊防洪综合治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短板加快补齐,县城防洪标准50年一遇,重点圩口防洪标准20年以上一遇,中小河流防洪标准20年一遇。

电路、气路、网路等不断完善,现代化、网络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

城乡环境提优
绿色生态持续向好,省级园林县城、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巩固提升,国家园林县城、省级卫生县城成功创建,森林覆盖率提高2个百分点。人文环境更加优化,省级文明县城、历史文化名城成功创建。

布点中心村全部建成,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三线三边三小”和自然村环境治理统筹推进,形成独具特色的魅力板块和风景线。

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50%以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50%以上,卫生厕所普及率85%以上。

区域地位提高
县城核心经济圈做大做强,与周边城市联动发展步伐加快,成为世界铜都江北副中心。东向发展、拥江发展提速见效,成为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重要区域节点。北联发展积极推动,合铜发展带、江北港新区成为合肥都市圈通江达海重要门户。

“旅游+”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成功创建,成为现代旅游休闲养生度假重要基地。

人民生活提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实现,贫困村、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

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总量达到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和标准全方位提升,社会政策托底功能充分显现,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法治建设全面推进,社会治理能力不断加强,社会更加公平公正、更加诚实守信、更加安定有序。

建成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示范区
符合主体功能区定位的开发格局全面形成,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和谐相依。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加快建设,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绿色转型。

省级生态文明县成功创建,空气质量保持在二级标准以上,地表水达标率保持100%。低碳产业加快发展,绿色经济比重不断提升,单位GDP能耗、水耗、建设用地全面降低。


重点组织开展五大发展行动
创新发展行动

统筹推进“调转促”、“去降补”,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深入落实“1412”产业攻坚行动计划,不断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


着力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引领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全面实施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五大示范行动,推动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迈进。


积极建设电商枞阳,培育形成新的增长点。强化自主创新,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2.5%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超过40%。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协调发展行动
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率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组织实施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构建“一带三轴、一主一副一区”的县域空间格局、“一核一区四组团”的县城空间布局。

落实“一尊重五统筹”,建设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生态城市和人文城市。

培育建设一批中心集镇、特色小镇和“升级版”中心村。

绿色发展行动

积极落实市“8311”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深入创建示范单位,抓好枞阳经济开发区循环化改造,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和接续产业链。


强化生态保护、建设和修复,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确保12项约束性指标全部达标。


加快打造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全面推动城乡增绿量、提绿质,新增一批生态乡镇、生态村和森林城镇、森林村庄。

开放发展行动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30个,项目到位资金350亿元以上。主动对接沪苏浙产业结构调整需求,深入开展链式合作,推动产业增链、补链、强链。加强承接平台建设,完成园区倍增计划,枞阳经济开发区成为百亿园区。

加快建设江北港新区,高起点编制规划,科学谋划起步区,先行布局实施基础设施项目。激发民间投资热情,确保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80%以上。坚持环境立县,努力将枞阳建设成为全省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行政成本最低的地区之一。

共享发展行动

1
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

2
完成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加强低收入、失业、残障等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

3
高水平普及15年基础教育,推动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提升,打造教育强县。

4
加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投入,健全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建设健康枞阳。

5
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

6
完成农村自来水厂并网整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