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开水 发表于 2014-12-22 13:53:56

手工挂面,记忆中的味道

    年越来越近,年味也就越来越浓了。
    在众多味道中,对于手工挂面的味道却独有情钟。仿佛从味蕾中牵扯而出般,微微咸,晶晶鲜,入口却又浑圆让人有种厚实感。
    记不清,曾几何时,老家的手工挂面是从哪个方向的吆喝中而来。特别是冬日的暖阳,在无风中升高,农家土墙和草垛子的夹角处正酝酿着的睡意被一声声“换挂面啰~”所打破。四面八方的农家男男少少,挎着篮子簇拥着奔向换挂面的稻箩点。农家的手工挂面一般不是用来卖的,而是用来换的。主要是用农家自己种的小麦兑换,一般一斤小麦换四两面。肤色的麦子,在冬日阳光下,熠熠生辉。而盘曲在稻箩中的挂面,宛如熟睡的少女,瀑布般的秀发欲隐欲现着。
    孩子们欢快的在四周跳跃着,换挂面的师傅,熟练的将挂面轻轻地从稻箩中捧出,慢慢地放在各式各样的篮子中。不一会儿,农家的炊烟中必定飘着挂面的清香,在村舍中弥漫散开。
    记不清,曾几何时,老家人开始喜爱吃手工挂面的。记忆中,农家的手工挂面呈微微土黄色,不像现在的挂面那样的雪白,但却很劲道。挂面食用四季皆宜,但季节不同味道也亦有所不同。春秋季节一般,夏季因农家的土黑猪肉炼制的板油或花油,让赶时间忙农活的农家人,享受着夏季畅汗淋漓般的舒畅感;可最受有味道的,还是要数冬季的年底腊月了,或许是因为有年的味道吧。冬季的手工挂面,伴随着农家的土鸡汤,在灶火的沸腾中宛如沐浴的少女,婀娜多姿着……筷子挑起的是一排排细细长长的帘子,打着卷儿。白润地汤水中飘着的细小葱绿的农家小葱,伴随着的农家土鸡香,让人闻着香,口水亦咕咕地在咽喉上上下下着。
    记忆中的手工挂面除了味道好外,还负有更多农家的人情味儿,寓意深远。无论是农家嫁女娶妻,生子添喜,还是老人祝寿,都离不开细长的挂面,家家吃挂面,祝福长寿平安。特别是嫁女,女方家的亲戚及左邻右舍的,每家都会“拿茶”(农村一种习俗)的。一般二斤手工挂面,再添上几十个鸡蛋,竹篮一提。祝福嫁出去的女孩子婚后的生活如挂面般的远远长久幸福。待到女孩怀孕,孩子出生后又拿挂面和鸡蛋及老母鸡去赶月子。祝福孩子今后长长久久平平安安。家庭成员中的每一个生日,都有长寿挂面和荷包蛋。就连老年人的60大寿也都是无处不见挂面的影子存在。可以说,在农家,手工挂面俨然成了一种图腾的象征,寓意着生活的美好愿望。
    而今,手工挂面,渐渐地离开我们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机器生产的大批量的挂面。农家手工挂面的味道亦在记忆中离我们远去了。每每想起,总觉得仿佛就在眼前,又在年底腊月农家的炊烟中飘荡……
    或许,这就是手工挂面赋予我们记忆中年的味道吧。

风飞 发表于 2014-12-22 14:14:58

记忆里的味道,美文!

燕郊老徐 发表于 2014-12-22 14:22:29

写的真好!

什么 发表于 2014-12-22 14:22:57

枞阳挂面,首选杨湾挂面

枫叶红 发表于 2014-12-22 16:12:16

确实,现在街上卖的挂面虽然很白很均匀,但真的吃不出儿时的味道了!
楼主的文字,不禁让我想起小时候父亲做挂面的背影,和我挑稻罗下乡换挂面的情景!
我还清楚的记得,那时候一斤麦子换六两二钱五挂面!

独來讀網 发表于 2014-12-22 17:27:07

前几年回家,看到杨湾那边还有人在手工拉面,如是买了一些,正如楼上所言,已不是儿时的味道了。

董大装饰 发表于 2014-12-22 18:20:10

手工挂面堪称枞阳的土特产

这是马甲 发表于 2014-12-22 21:16:22

手工挂面市场仍大幅存在,楼主来我这买,给你打折。

水煮开水 发表于 2014-12-23 08:56:41

回 这是马甲 的帖子

这是马甲:手工挂面市场仍大幅存在,楼主来我这买,给你打折。 (2014-12-22 21:16) images/back.gif

海之恋 发表于 2014-12-23 09:06:56

记忆中的味道。

小米专卖 发表于 2014-12-23 09:10:52

真爱无悔 发表于 2014-12-23 13:26:01

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也就吃不出儿时的那般味道了

阳光房屋中介. 发表于 2014-12-24 14:36:06

看到楼主的美文,回家吃了一大碗面条

民声 发表于 2014-12-26 12:20:01

湘江映月 发表于 2014-12-27 17:42:19

美文,令人欣赏!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手工挂面,记忆中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