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情,只需要你笛声的滋养
一颗纯洁的爱我的心,那样的专,那样的真!
=====摘自《徐志摩文集》
从大西北回家,火车一路狂奔。长途车上的旅程,总是叫人疲倦和寂寞,在无聊乏味中昏昏沉沉,从长长的嘶鸣声里回神过来。我抬头一看,车已经穿过茫茫无边的黑暗,一头栽进火车路过的小站站台。
小站很小,甚至有点荒凉,只有站台上那几盏灯亮得特别显眼,上下的旅客也不多。几分钟后,火车启动,这时,一对青年男女来到我邻近车厢接头的座位旁边,低声地问了一句:“这位子有人吗?”我指着对面的空位置回答:“坐吧,没人!”
已经处于清醒状态的我,不由无意或者有意地打量起这一对男女来。
男的看起来,大约三十岁的样子,典型的北方大汉,一身素雅装束,身材魁梧,在那女孩眼里,完全有值得依靠的宽厚。只见他卸下肩上的 背包,一只大手轻抚着那个瘦小得有点弱不经风的姑娘,温柔地说了一句:“你先坐吧!”姑娘慢慢坐定,看得出姑娘长得挺漂亮,在那勾勒两只耳朵的淡灰色毛线帽 子下,一双大眼睛,有点迷离却不失灵气,脸上的皮肤,过于苍白;芊芊细小的手上,始终握住一支油桐色的竹笛, 笛子末端系着红线穿着几枚铜钱编织的心形中国结,随着火车的节奏摇晃着。
尽管是同车对坐之缘,毕竟还是素昧平生,一路我们相对无言。
只见得那个男人,不停对女孩嘘寒问暖,女孩把头依在男的怀里,他脱下外套盖上,并双手交叉紧紧抱住女孩,不一会功夫,女孩便睡着了。男人用极其温柔怜惜的眼光,呆呆痴痴地看着女孩的脸,女孩的脸,在车厢的节能灯光下,显得异样的白皙。但女孩手上始终没放下那支油桐色的竹笛。
我想,这是好一对好亲密的伴侣。
火车穿梭在渐浓的夜色里,车厢里不多的旅客,几乎用尽各种姿势睡得天地浑然,而我,看着对座的情侣,竟有了许多猜测得暗自好笑,毫无睡意。
对于我自己的无端盲目猜测,感到不该,我起身来到车厢的两接头处,点燃了一支烟。
“先生,借个火!”忽然身后有人叫我,我回头一看,正是那个很温柔的男人,手上拿着一支烟。
我在递过打火机的同时,瞟了一眼座位上的那位姑娘,见她已经平躺在位子上,睡得很香,睡姿很妩媚。
“你们是夫妻?”当我问出这句话时候,感觉自己太过于好奇和多余。
“是,我们刚结婚。”年轻男人点好烟,狠狠地吸了一口,淡淡地说。
在吸烟的过程中,我们的对话,使我终于知道一个有点凄美的爱情故事,一个让人想想就会眼湿的爱情故事!
男孩和女孩是发小,一直同学到高中。女孩家贫穷,男孩家更贫苦。男孩多才多艺,女孩能 歌善舞,尤其尤其能吹一曲很美妙的笛子,女孩很喜欢男孩偷偷给她吹笛子,她最喜欢一首曲子是刘德华的《来生缘》。对男孩有张爱玲说的低到尘埃里的爱慕之情,他们情投意合,志趣相投,就像所有的经典爱情一样,他们私定终身了。男孩高中未能毕业,就缀学进城打工,临走之前,他把自己心爱的笛子送给了女孩,并约定赚了足够的钱,回来娶她。
三年后,20岁的女孩给20岁的男孩打来电话说,明天就要结婚,是父母知道他们之间的事,坚决反对,因为男孩没有足够的彩礼。男孩没有怨怪她,不能给你幸福,放手,也许是爱的另一种表达。只是,那支竹笛一直被女孩收藏,如同他们的初恋。
女孩做了别人的新娘,那是一种彻骨的痛,男孩哭了,哭得很伤心,并开始学会了抽烟。擦干泪水的男孩,从此不再吹笛子,心里也装不下任何别的爱情,只是拼命赚钱,直至通过努力,在城里拥有了自己的油漆装潢公司。
男孩一直不愿意回故乡,也没有联系那个已嫁为人妇的初恋女孩。他还是不想打扰她安静地婚姻生活。
五年后这次,是另一个同学的QQ留言,彻底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命运之神,和他们开了一个玩笑似的,让这个一直未娶的男人,义无反顾地出现在初恋的面前,用一个男人最宽厚的心,让他们的爱情,重新如沐甘露般的清凉透亮起来。
原来,女孩结婚第二年,患了乳泉癌,中期,手术后,遭丈夫无情抛弃。女孩一直未去找他,直到如今旧病复发,被另一个同学知道并通知了这个男人。他得知消息后,找到她,并发现了一直在她病床枕头底下的那只竹笛、、、、、、
男孩 还是这男孩,女孩还是那个女孩。他拿起竹笛,轻柔地为她吹起了当年她最喜欢听的《来生缘》。 他们似乎都在恪守着当年懵懂情怀下的爱情誓言,都来源于这有点伤感的笛声。女孩说,她一直只听这一首曲子,只看这一支竹笛。
游走了近10年的时间轨道,笛子见证的爱情,又让他们带着年少时的风花雪月和少年初恋的浪漫,在老家举办了婚礼,终于还是走进了婚姻。
此次坐车出行,是男人带着自己重病的新娘,到西安这座自己工作的城市安家治病。
我们接连抽了几根烟,我看见在女孩胸前盖着男人外衣上的那只竹笛,还有飘着的红色心形中国结,鲜活地在一晃一晃。男人和我一道回到座位,我分明看到他注视女孩的眼睛里有泪。
西湾居士
这是一个发生在两年前在火车上,我遇到的真实的故事。
这是我在看到一个叫袁迪宝老人历经半个世纪的跨国恋情的 故事后,突然想起来的。
我以为我可以忘却的爱情故事。
可一直都记得那一瞬间感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