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堂哥“遗发”
堂哥“遗发”,实名义发,已过花甲之年,身清瘦,背微驼,由于早年脱发,以至脑门光亮似打过蜡。堂哥是高度近视,但他从不戴眼镜,走路时总是眯着眼,伸长脖子低着头。在所有家族弟兄中,年纪最大。我们小弟兄都称其老大。因叔父早亡,堂哥尚遗腹胎中,故取名“遗发”。
堂哥老大自幼与娘相依为命,算是经历过人间疾苦。遭受生活之磨砺,使老大那光滑锃亮的脑门里,充满许多了小聪明大智慧,但是老大做事总有一些叫人意想不到的幽默和荒诞,有时叫人目瞪口呆,有时也叫人忍俊不禁。现略记几则,以飨大家。
一:该死的风,挡住了喊话的声音
老大年轻时性格古怪,脾气暴躁,邻里皆知。某日与大嫂一道到地里给棉花苗浇水,由于老大眼睛是高度近视,担水途中,过田头地沟时,迈步不慎被卡在小沟之间,进也不是退也不得,肩上担子又丢不了。急得老大大喊大嫂来拉他一把,而当时正是逆风向,在低头干活的大嫂肯本听不见他的喊话,无奈还是苦等路人相助,才脱险境。事后老大越想越气,竟然扯下扁担,要打大嫂,被人拉开后,还不解气,扳倒两只木质水桶,用扁担砸毁水桶才肯作罢。
二:鸟雀行,我也行
老大一直很孝顺老母亲。
在 上个世纪的一九八三年,家乡遭受百年未遇的大洪水,乡下村舍被毁不计其数,流离失所的乡人四处投亲靠友。老大考虑母亲是小脚,行动多有不便,硬是坚守阵地不愿离家。但当时之情形,有许多不安全因素,老大便突发奇想说,鸟雀能在树上做窝,我为什么就不能再树上安家?于是,老大准备木料铁丝等工具,耗时良久,真的在门前一棵高有数丈的老梓树上,为母亲搭起了一间小屋,直至洪水退去。
老大此举,在老家曾一度传为佳话。
三:修不好的剪刀
老大脾气坏,说话也是喜欢较劲的,常常为一件小事,挣得面红脖子粗,久而久之,人送外号“咬文港大王”【方言,咬文嚼字之意】
据说,当年有一白胡子老者,常常挑着担子下乡,专门戗菜刀修剪刀。这老爷子一进村,总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大声喊着:“戗菜刀耶,修剪刀啊,磨不快都拿来,修不好的剪刀我能修哦!”
每次一叫唤,村里大姑娘小媳妇叽叽喳喳全来了,谁知老爷子担子就歇在老大门前,吵着老大午睡了,他从门前灰凼【dang以前乡下家家门前都有,用于收集垃圾充当庄稼基肥】里找出一把只有半边的剪刀,双手缟在屁股后,走到老者跟前,慢条斯理一脸严肃地说:“老师傅,你也这么大年纪了,相信你说话相信你手艺,我这里有把剪刀,你修修,修好了留你在我家住几天,修不好就请你马上离开这里,别吵我午觉了。”说着便能拿出半边剪刀:“你说什么样剪刀你都能修,可没说半边剪刀不好修啊!”老大的无厘头举动,把老者气得胡子都歪了,在围观人群的一阵哄笑声中,收拾担子走了。
四:真的摔不烂
老大有时还喜欢搞点恶作剧。
有几个“江湖客”的生意人,下乡做买卖,到村里走家串户,推销当时乡下家家必备的大铁锅。他们的广告词是:这种铁锅就是好,质量一流,砸不烂摔不破,使用寿命超长!老大不服了,他不慌不忙,眯着眼凑到跟前搭讪起来:“真有这么神奇?可以试试吗?”生意人以为是“嫌货才是买货人”,心想终于有顾客来买了,于是颇有高调地说:“不信?你就试试!”说着自己拿起铁锅在人家门前做猛摔状。老大急忙上前一步,接过铁锅:“我来!”说着,拿起拾猪粪的家伙,用力砸向铁锅,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好端端的一口好锅,在老大的重力一击下就成了几块废铁了。
“江湖客“的生意人,被老大的“捣糨糊”弄得一脸惊愕,一时哑然,摇摇头离开村子走了。
五:天下没有烧不开的锅
家乡民风淳朴,家乡人尤好耕读,大学生几乎是家家都有。老大也不甘示弱,鼓励并敦促儿子一定 要考上大学。老大说:“小学读书是为了防水安全,初中读书时养好身子骨,上了高中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上大学,一定的,也是必须的!读书就像烧开水,稻草不行,就用硬柴,天下没有烧不开的锅。一年不行就两年,两年不行就三年,直到考上大学为止。”可怜苦了老大儿子,终于坚持复读三年后,上了安师大。老大总结说:“父母是弓,儿女是箭。”---老大儿子毕业后,被 其父亲这张弓射到上海去教书,年薪不菲。
老大这种教育理论,也就被地方的人们一直沿用了。
关于堂哥老大的种种小故事,实在是太多,如果大家愿意了解,我将择时在写。
西湾居士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