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秩五(1871-1966)讳宗岳,晚号陟园老人,安徽省枞阳县白湖人。少年应试,县府名列第一。十七岁后,在乡教了八年私塾,1920年转到安庆蔡家教书。是时,吴汝沦创办桐城县学堂于安庆,邀他为学长。
1904年春,他与陈独秀,吴守一等创办了安徽第一份民主主义革命刊物--《安徽俗话报》。同年秋,东渡日本,学习教育,结识了女革命家秋瑾。1905年回国,芜湖从事办学、办报工作。1911年春,东北因刊登武昌起义的消息被军阀殴打,身遭摧残。1912年,许士英出任司法部长,他应邀至北京,主编《司法公报》。1916年,任交通部视察。1921年,任芜湖道尹时,曾协助许士英,反对军阀倪道琅贿取选票、包办选举,并取得了胜利。1924年,辞官到浮山创办图书馆,1925年,创办浮山小学.
1928年又创办浮山初级中学,并于1946年增设高中部。在办学过程中,历尽千辛万苦,到处奔波,筹募资金。1941年,日军轰炸浮中后,他曾多次去上海、香港募捐,共得款四万余元,才使得学校得以恢复。办学之处,他以华严寺、金谷岩为家,1929年才于学校东侧建造了“双瞻阁”,算是有了定居。
1924年以后,房秩五一直在浮山致力于教育事业,并以他的职业声望,掩护过王步文、孙炳文烈士夫人等共产党人,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建国后,曾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了第一次全国政治协商会议,朱德总司令和周恩来总理到住处看望了他,并赞扬了他所作的贡献。房曾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委员和省政协副主席。著有《浮渡山房诗存》,书名为沈尹默所题,光明甫、方孝远为之序。
浮山中学内的房秩五先生墓
(照片源自82届校友杨柳女士博客)
房师亮(1903—1984),秩五先生子。1922 年与朱德、孙炳文等一道赴德国留学。1925 年转赴苏联莫斯科接受军事训练。次年回国,参加北伐战争。1929 年再度留学德国。1937 年获符兹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昆明昆华医院主治医师、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建国后,历任安徽省卫生厅副厅长,安徽省第四、五届政协副主席。是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去世后,遵其遗愿,骨灰撒浮山双瞻阁前清水潭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