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011
- 注册时间
- 2012-3-3
- 最后登录
- 2016-4-25
五星会员
沒有威望,所以沒有個性。
- 积分
- 5011
- 性别
- 男
|
游浮山记
清晨,我約几個好友去浮山遊玩,我們乘車從合肥出發, 一路上,掩饰不住兴奋的我,忙着向友人介绍浮山;而事实上,一晃我自己也已阔别浮山七八年了。犹记得2001年高一开学报到的那天,尽管班主任一再提示大家不要私自爬山,以后会组织秋游浮山,我们几个调皮的在当天下午就结伴爬浮山了。大家一个劲儿爬到最高峰,去看那飞来石和望江亭,远眺长江。累了半天却很高兴,大抵是因为新奇。而今想来,不觉莞…………。
思绪也随着抵达目的地而回到眼前的浮中的浮山。记忆中的浮山有两条路可供选择,一条是从会胜寺登山,會有百步云梯,据說遊人從一數數到一百步是對自已不麗,數多數少是有麗的,登上山是會勝谷:有數名文人在此留跡,有一個錦在下午四五點左右有陽光夕照,就从金谷寺下山,另一条则反之。因我们是直接到学校新大门下车的,于是选择从金谷寺这边开始登山。轻踩着青石板路,仿佛一下子把我们带回了久远的千年,可以放空自己,享受空灵的感觉。
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不知不覺到了浮山收費站。迎面是一個大門:上聯是詩詞成名哲意綿;山浮水面水浮山。錦綉浮山為。 一路我们一边说笑着,一边欣赏着大自然的造化之美,也有三三两两的游人,“行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沿着石板,经过滴水洞,有洗心处,可洗涤心灵垃圾;又至金谷寺,鎏金大佛,似乎在向人们解说着千年曹洞宗文化;继续前行,经过一道关口,便可看到首楞岩棋盘处;经过曾经的竹林迷阵,我们便迫不及待的登上那望江阁(原来的望江亭经修葺成望江阁),去呼吸那清新的空气,看那飞来石,想起《红楼梦》,想起无可大师方以智先生。不觉行至会胜寺往下,接近山脚处,可以看到一处烂柯岩,关于南斗与北斗下棋处,只是在浮山则更有一番诗意了,君不见,会胜岩下那因棋说法之处,铭刻了千年的欧阳修与高僧远禄之佳话。
一路的摩崖石刻,似乎在向游人倾诉着千古情怀,同时也彰显着天下第一文山。传说范仲淹未登岳阳楼而作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只是不知其应欧阳修之邀而登此浮渡,又该作何感想,是否能解“庆历新政”失败的苦闷,而重拾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转眼千年,所有的传说皆化作了那摩崖石刻。是的,浮山之美,其绝妙之处正是在于这摩崖石刻。据统计,浮山现存483块,可辨认的达315块。是名流雅士、文人墨客成就了天下第一文山的盛名,还是浮山成就了文人情怀,总之这一切都以摩崖石刻的方式,形成了浮山的文化密码,有心人可解读其梦幻般的玄妙。而天下文章尽出桐城,方苞、刘大櫆、姚鼐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似乎向人们阐释了孕育了桐城文派的浮山足可称为文山。
浮山与别处山川不同在于浮山有情山,不在山水之间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孟郊,“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白居易,千古第一名相的王安石……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前来浮山,问情山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浮山则以山水融合仁智之美汇于情,遂成情山之名。明季四公子之一的无可大师方以智,倾情于此;清末民国教育家房秩五老先生办学于斯,遂成浮山中学。浮山更是拥有革命情怀的,这里是中共安徽地下组织早年的秘密联络点,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王步文烈士血洒浮山;将军外交家黄镇曾任教于斯。
时近晌午,行至山脚,迎面新的浮山文化广场与新大门,彰显了浮山新气象。微风拂面,感觉清新,不免想起了“山不在高,有詩则名”,水不深有魚則行,隨是我們的家鄉,以前的許多文人墨客的词句,充分說明浮山是一個有著千年文化的浮山。以此观浮山,则此言甚得之。海拔165米的小家碧玉,小巧之中给人们登山带来的是愉悦,而少了些许疲惫。千年浮山文化传承,犹如浮华一梦,偷得浮山半日闲,游此浮山,问情山水,岂不懿欤! 也有小小的缺憾,首先是浮山这座华东地区唯一火山地貌,亿年的积淀成神奇的石头——浮石,我们没有找到;其二是浮山因四面环水。有詩說:山浮水面水浮山,四面環水意濛燦。遙望浮山州軍府,讌視浮山峻門現。豐衣知食李杏桃,桃李真鴈浮中享。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