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65
- 注册时间
- 2012-4-18
- 最后登录
- 2013-2-15
新手入门
- 积分
- 65
- 性别
- 保密
|
、
莲花湖公园是县委、县政府的重大民生工程,它的建成,受到广大县民和外地来枞人员的交口称赞。可是,公园景点名称一挂牌,人们不禁为之惋惜,多好的一块美玉,怎么弄出许多瑕疵?这主要是:1.景点名称五花八门,与公园建造纪念铭文中确立的“莲文化”主题大相径庭,没有特色。2.少数比较粗俗,如:“方苞读书处”(大凡景点名称不超过四字),“小岛”等。3.更令人发怵的是“通幽桥”,含糊不清。“幽”的组词含义贬多褒少,而道教和古典小说中称“冥府”为“幽幽冥府”,这“通幽桥”究竟通向何处?
因此,鄙人认为,有必要对公园景点名称进行规范,特提出如下建议。
方案(一):
确立以“莲文化”为主题,辅以自然风貌的命名原则,通过媒体,广泛征集景点名称,遴选定名。
方案(二):
鄙人经过思索提出初步修改方案,以此抛砖引玉,且供领导参考,并希望通过媒体公布,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益,为景点定名。
“六桥”:
“主入口桥”为“莲花桥”
“廊桥”改为“植荷桥”
“虹桥”(别处用此名字太多,没有新意)改为“映荷桥”
“通幽桥”改为“赏荷桥”
“迎旭桥”改为“赞荷桥”
“小岛桥”为“连理桥”
“三亭一台”:
“惜阴亭”改为“望荷亭”
“拜师亭”改为“爱荷亭”
“连理亭”改为“惜荷亭”
“观景平台”改为“颂荷台”
“一苑一轩”:
“方苞读书处”改为“弘荷苑”(弘扬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之风格)或“方苞苑”
“爱莲轩”改为“咏荷轩”或“以智轩”(方以智乃中外闻名的历史大家)
“二阁”:
北“赏莲廊”改为“赏莲阁”(或“清芬阁”,取方维仪著述之名)
南“赏莲廊”改为“写(即画)荷阁”
“一岛一滩一水”:
“小岛”改为“翠荷岛”(形似湖中一片翠绿的荷叶)
“木栈道”改为“连理滩”(因公园陆地和小岛本是湖中二岛,大自然的神工之笔使它们结为连理,海枯石烂不变心。如今,人造桥使这一对情侣携手相牵,富含神韵,故称连理滩为雅。若称木栈道太俗。(上海的外滩是马路,地板砖,不见沙石,不也是称滩而闻名中外吗?)
音乐瀑布为“芙蓉出水”
“四湾”
东南水域为“朝霞湾”,增设景点“荷塘滴翠”。
西南水域为“夕照湾”,增设景点“莲池夕照”(莲花湖周围居民历来称湖为莲花池)
东北水域为“连理湾”
西北水域为“嬉荷湾”,增设景点“群鱼嬉荷”,“嬉荷石级”(主广场石阶)、“太公垂钓”(利用赏荷桥边景石)、“石级观鱼”。
根据此方案,可作两种选择:
其一,以“莲”为主线,自然风貌为辅的命名,可以看出:“莲”这根主线把望荷、爱荷、惜荷、赏荷、赞荷、颂荷、写荷、咏荷、弘荷、嬉荷、映荷等一颗颗“明珠”串成一体,在自然风貌定名景点这些绿叶的衬托上,绽放的荷花更加亭亭玉立,光彩照人,浑然一体,颇具特色,达到很高的艺术意境。
另外,还可用交叉轴线(由测绘人员勘选)把公园分成四大景区,即:朝霞湾景区、夕照湾景区、连理湾景区、嬉荷湾景区。把所有景点分别划入四大景区,在规模上达到升级之效果。
其二,若夹以枞阳历史名人给景点定名,总觉牵强附会,大大降低了艺术效果。所以,鄙人认为还是选其一为佳。
需要说明的是:方学渐、方维仪、方以智、方苞分别是我第十一、十三、十四、十六代先祖,他(她)们都在公园壁刻上留名。今又设“方苞读书处”,作为先祖后代,当为高兴才是。可我提出不以历史名人给景点命名的观点,先祖在天之灵不会认为我不孝,会为我顾全大局,爱护公园、追求完美之举而高兴。
方案(三):
小修改。“方苞读书处”改为“弘河苑”或“方苞苑”,“小岛”改为“翠荷岛”。“通幽桥”改为“赏荷桥”。本人认为这三个名称非改不可。
另外,景点名称最后确定后,每个景点都要视情镶嵌铭牌匾额,不能只设指示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