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83|回复: 2

[建议] 网络“问政”莫忘“问责”

[复制链接]

1269

主题

1万

回帖

3万

积分

六星会员

关注你身边的大事、小事儿

积分
32723

灌水天才奖

QQ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2-3-13 12: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社会已进入网络时代,如何用网络进行社会管理,为群众服务,成为党委政府的重大课题。河池市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出创新社会管理新举措——走群众路线,开展网络问政。通过网络察民情、集民智、解民忧,让网民的意见和建议,更快更有效地传达到各部门,得到及时的反馈和解决。(据人民网)
  作为“P民”,看到越来越多的各级政府和部门与时俱进,通过网络问政,令人欢欣鼓舞。正如文章如指,网络问政是创新社会管理的新举措,不但方便了群众,而且更贴近群众,说它是“社情民意的集散地,亲民爱民的回音壁”,笔者认为一点都不过。
  从民众的角度讲,坐在家中就能把自己所想的、所盼的、所办的轻轻松松说出来,再也不用体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如果有哪位“管用”的领导看到你的帖子,说不定跑断了腿、磨破了嘴都办不成的事,一下就给办了,多惬意的事!从政府的角度来讲,不用下乡就能搜集社情民意、为民办事,节约了办公经费,提高了工作效率,凝聚了民心……这简直就是“一箭多雕”的好事。
  为此,很多地方的政府和部门都在通过各种方式实行网络问政,各级政府网站上都设有“办事大厅”、“意见箱”、“××长信箱”……人民网也有“地方领导留言板”,两会期间还能“托书记省长捎句话”。闲暇之余,笔者喜欢到各地网络问政平台“访问”,发现各地领导对网友留言都高度重视,有些长期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也能得到妥善解决;同时也发现有些所谓“疑难杂症”的问题,究其根源是主管部门或工作人员不作为、胡作非为造成的。这些“疑难杂症”妥善解决后,笔者却找不到相关人员被“问责”的消息,使“掷地有声”的网络问政逊色了几分。
  长期以来,由于监督渠道不畅,加上官本位思想作祟,机关人浮于事,遇事相互推诿,效率低下,让群众深恶痛绝,并且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在网络“问政”的同时实行“问责”,就是要对公职人员的贪、腐、庸、懒、散现象“开刀”,使他们严格依规忠诚履职,不推卸责任,不回避矛盾,不懈怠工作,杜绝一切不作为、乱作为行为。
  在网络“问政”的同时实行“问责”并非难事,关键是领导的态度和决心。笔者认为,领导问不问“责”的态度,就决定了其从政的态度。真心亲民、为民、惠民的领导,是不允许机关“贪、腐、庸、懒、散”现象滋生蔓延的;相反,那些自身作风不过硬的领导,从政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官,对上对下搞“一团和气”,往往会对这类现象视而不见,这种领导更应被“问责”。
  在网络“问政”的同时实行“问责”宜重不宜轻。“问责”就要从“疑难杂症”的源头溯起,每一件事,每一个环节,每一位参与人员都要认真仔细地查,查清问题出在哪里,该追究责任的要从重从严。如果“问责”不严,就会使被“问责”者存在侥幸心理,问题依然存在。
  对每一个人来说,有“职”就有“权”,有“权”就应有“责”,有“责”才有压力和动力,“问责”才能监督到位。只有做到“职、权、责”统一,这些人民的“公仆”作风才能有明显的转变,工作效率才能有明显的提高,整个社会才能有条不紊地高效运转。笔者认为,在网络“问政”的同时实行“问责”,比单纯实行网络“问政”意义更为深远。(人民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0

主题

3372

回帖

1万

积分

网站版主

蜻蜓点水  

积分
17744

原创先锋奖

QQ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2-3-13 13: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术也!   
&&&勿忘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1418

回帖

3518

积分

四星会员

不受天磨非好汉,不遭人妒是庸才

积分
3518

新人进步奖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2-3-22 14: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图教程|( 皖ICP备19025135号-3|皖公安备案号34082302000108 )|网站地图

GMT+8, 2025-5-6 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