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991
- 注册时间
- 2011-8-8
- 最后登录
- 2025-5-6
五星会员
希望枞阳二三事网不要限制网民舆
- 积分
- 5991


- 性别
- 男
|
变相强制订报不妥
我们知道,安徽日报、江淮日报、安庆日报、求是等是党报,我们也知道我们可以通过她们了解国家大事!但也要自愿!
强制企业和基层订安徽日报、江淮日报、安庆日报、求是等己经是好几年了,这也是地方政府的一贯做法,一个所谓的文件下去,钱就上来了,何乐而不为呢。只是不知道用这种强制的方法来发行党报,是为党争光还是给党抹黑?是不是符合国家的法令法规?是啊,你的任务是完成了,可老百姓的心里却打上了永远的烙印,这是依法行政的政府吗?是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政府吗?这是无能的表现,只是不知道间中还有没有见不得人的“回扣”之类的东西没有,真是不好说呀。文件还规定在同一个企业、单位,或者一个办公室订好几份同样的报纸,这行政行为就值得我们深思。这不仅造成纸张资源的浪费,人员阅读内容的狭窄,更是因为垄断的商业味很浓,把发行党报的初衷完全变了味道,损害了党的形象。我们不认为用这种一刀切的行政手段就能达到发行党报的目的。因为个人的行动受情感意志的支配,由于情感都产生抵触情绪,怎么会很好行动呢?但愿形式功利的东西少点,能有深入人心,灵活性的东西出现。网络,手机,电视 现在是信息的主要来源!报纸几乎可以是直接到废品收购站去的。(虽然稍偏激!!对于许多关单位来说,的确如此!)现在不是强调节能减排吗!!十分报纸就相当于砍一棵树!印刷报纸又费油墨,又消耗电!
时代已经在变化,可一些陋习没有被改掉,信息时代人们的选择性和选择方式会更灵活方便,但年年的强制摊派订报还在进行,这和社会进步南辕北辙,基本上还是一种文明劫掠,一年一次地强制摊派订报,于是用纳税人的钱,替利益集团说话,强制别人为你埋单,于是他们可以搜刮一次,一整年坐享其成,这是文化人的良知所能兼容的吗?真让人恶心不已,这浪费了多少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为什么不是立法禁止,让市场来决定人们的选择,反而是红头文件开道?这和建设法治社会的目标相称吗?这么简单的事情都无法改变,还谈什么社会进步?两会的委员,律师,你们最该讨论的,就是这种小事,一点一滴地来推进我们国家的改变和进步,而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党报应当在报纸的内容上多下功夫,首先,领导活动报道多。不论是省级还是市级的党报,如果你随意打开一张,在头版或者要闻版映入眼帘的多是当地或上级领导参加的会议、考察、调研、讲话、剪彩、论坛、招商等各种不同的活动报道。这类报道,一般有三大特点:篇幅长、字号大、位置突出。对于党报上会议多、领导活动过多过滥的顽症,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曾作出过多次限制性的规定,但总是收效甚微,各种各样的会议消息、领导活动仍然占据党报的大量版面。这类报道内容多空洞、重复,对公众没有多少吸引力。
其次,专版专页宣传多。最近几年我们省、市级党报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专版专页的宣传过多,几乎每天都有,大多数情况下是用整版整版的篇幅来宣传某个行业、某个部门的专项工作、整体形象,往往是在通栏大标题下,被宣传单位领导大幅照片,光彩夺目;工作业绩,辉煌无比;上级领导,赞不绝口;不论读者是否喜欢、宣传中有多少虚假成分,都要强制性呈送到公众面前。如果遇到评议、检查等关键时节,一些部门或行业在党报的形象宣传还要排队、“挂号”,虽然每次宣传的价格不菲,可仍然是“供需两旺”。为什么这类“宣传”只发生在党报?原因有二:第一,钱是公家出的;第二,宣传是给上级看的。这种“优势“,只有党报才有。客观的讲,我们有多少群众需要这样的专版专页呢?那么,目前我们党报的这种办报模式,如果去掉领导的各种会议、活动,以及大量的既不是“广告”又不是新闻的“形象宣传”,报纸上还能有多少内容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呢?
党报缺少吸引力的另一个直接原因是服务功能的弱化。我们看到那些自费订阅率较高的报纸,比如农民、科技、体育、娱乐、都市类等,都在服务、实用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党报在这方面有些弱化。当然,党报以宏扬主旋律为主,读者并不是说也让党报去搞科技讲座、去刊登文体节目,去分析股市行情,而是说在党报自身特点的服务上,也没有能够发挥优势。比如干部考核、工资调整、职称评定、养老保险、招商引资等涉及到千家万户相关利益,党和政府的实用政策问题,在报道上也是只发布一般的消息,很少有深度追踪、权威解读或详细的答疑解惑,把这方面最能够吸引公众的新闻资源拱手让给了其他媒体。还有反映社情民意的“读者来信”,除了“人民日报”坚持以外,不少省、市级的党报,原有的“专版”“专栏”都取消了。试想:一份党报,弱化了服务功能,很少看到基层群众的直接声音,对老百姓怎么能有吸引力呢?
党报缺少吸引力还有一个原因是舆论监督功能的异化。我们应当面对这样一个现实: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部门违法违规现象也愈发突出,党报的舆论监督也应随之加强。但实际情况是,党报发挥舆论监督作用非常难,或者监督类的新闻出不了编辑部,或者放弃监督的功能。在不少情况下,当地的一些突发性新闻,都要被外地的媒体首先报道,这也影响了地方党报的吸引力。
一份报纸靠什么吸引读者?有人说是色情、凶杀、暴力等,其实,那是一种误解。随着我国国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哪个阶段已经成为历史。比较客观的讲,报纸要吸引公众,还是要靠权威、正义、影响力和服务、实用的功能。如果靠下指标、搞摊派来办报,完不成任务就处分,不交钱就扣工资,可是,送来的报纸没有人看怎么办呢?那不是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吗?所以,要实现党报订阅市场化,除了体制上的完善和改革以外,还是应当在报纸的内容上下些功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