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饭是个大事。人是铁饭是钢,一餐不吃饿的慌。但公务员是个特殊身份,吃饭还确实要讲究。干部大面积公款吃喝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已是蔚然成风,甚至发展成了不少有经常吃喝机会的干部的负担,真是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为了制止这一现象,从上到下可谓煞费苦心,下了不少禁止的文件,也采取了不少措施,但收效甚微。如江西南昌为制止奢侈浪费就规定:
工作餐标准为:省部级干部及其随行人员工作餐费用标准原则上每人每天不超过160元(早餐20元、中晚餐各70元);厅局级干部及其随行人员工作餐费用标准每人每天不超过120元(早餐20元、中晚餐各50元);处级及处以下人员工作餐费用标准每人每天不超过100元(早餐10元、中晚餐各45元)。工作餐提倡自助餐。
国内公务接待中一般不安排宴请,确需宴请的,一般只安排一次,其上限标准(不包括酒水)为:省部级干部及其随行人员原则上每人每餐不超过160元;厅局级干部及其随行人员每人每餐不超过120元;处级及处以下人员每人每餐不超过100元。宴请应体现江西特色,以赣菜为主,酒水等费用开支原则上不超过宴请标准的三分之一,一般用本省产品。
为解决干部吃喝问题,“河北承德县岔沟乡给干部配了饭盒,下乡公干要带饭。(5月5日《人民日报》)”这饭是自己的还是公家的,没说。这乡干部要是吃了冷饭馊饭犯了胃病的治疗费谁买单也没说。但比在村里大吃大喝也好,小吃小喝也好所造成的坏影响,毕竟是进步了些。
活要干,饭要吃。社会在进步,思想要解放,物价在通胀。我们不能总是拿延安、拿西柏坡、那改革开放前的生活标准来做尺度。但居安思危,吃饭是个小事情,党风是个大问题,老生常谈不得不谈。我不知道那个餐标科学不科学,执行中会不会超标。我也不知道那盒饭能带多久。但2004年就有人估算我国公款吃喝达3700亿元时,当腐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存方式,一种生活常态时,我感到了管好公务员的嘴的难度。但我还是想问,啥时能管好那张嘴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