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agraph] 我与普通话走过的岁月 枞阳县钱铺乡黄山小学 蒋永胜
说我是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倒不如说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山里人更确切些,浑身上下散发着土气,挤不出半点都市的浪漫来。也许你不信,一个地地道道的乡巴佬却与普通话走过了一段浪漫而激情的岁月。
我在十六岁那年,带着母亲的声声叮咛,从山沟沟里跨进安师的大门。那时稚嫩的我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多少,现在看来,只不过是从牛背上滚下来跳进公共汽车而已。尤其是那令人费解的方言,如影子般紧紧相随。真可谓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遭遇的冷落不言而喻。
我初至城市,便惊讶于眼前的繁华,犹如昔日的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怦然心动。我羡慕方方正的大厦,鳞次栉比;我羡慕星光灿烂的夜市,热闹非凡;我更羡慕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掷地有声。
那时,我对自己遗憾得要命,不敢在公开场合讲一句话。对于我而言,方言不啻是个“剔透的鱼缸”,更是一座“文明的监狱”,窒息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我整天在狭小的天地里转悠着,虽与同窗相处一室,却有身陷孤城之惑。直至今日,我一忆起当年,心里就酸溜溜的,不是滋味。
值得庆幸的是,一次偶然的机,我与班主任促膝长谈了一夜。用心良苦的他侃侃而谈,谈文学,谈哲学,谈人生道理。他还饶有风趣地谈起大学里同学们学习普通话的趣闻轶事。最有趣的是,有一次,他竟然从睡梦中惊醒过来,跳床而起,口中还念念有词。这下可吓坏了宽厚而友善的室友,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两腿直哆嗦。甜蜜的微笑淹没了他平日的严肃。那一夜,他没有丝毫倦意,而我的心灵则镌上了他那满含期望的眼睛。质朴无华的故事如同我心中涌动的河水,激荡起朵朵浪花,将我怯懦的灵魂击得粉碎,冲刷净渴望的心灵。
日后每天,不管是日丽中天,还是月华泻地,校园的角角落落都印下我的串串足迹,洒满了我的美好遐想。一本翻烂了的旧书,一瓶冰凉的矿泉水,点缀着旖旎的风景,如此而已,简简单单。令我欣慰的是,蹩脚的发音偶尔也能得到几许甜美的微笑。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我的梦变得丰满了,增了浪漫的色彩。我爱在古朴典雅的石桥上徘徊,寻找“八百标兵奔北坡”的踪影;我爱在竹阴覆盖的小道上彳亍,品尝着“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的滋味;我爱徜徉于洒满露珠的草坪,兴许能体验到“星散、坑平、冰化、松倒……”的惊险。
在学习普通话的日子里,我真正体会到了她的魅力所在。走进她,犹如遨游知识的海洋,又像漫步在手牵手、心连心的世界,更是沐浴着血浓于水的华夏情。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彼此心灵的交流的畅通,还有操同一种语言的手足深情,我的心能不为之狂跳吗?“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普通话给我带来了自由自在、温馨的天地。
让我们的激情在这腾飞的年代里热情奔放。今日的中国高速发展,这就迫切要求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只有这样,广大城乡人民才能从封闭走向开放,跨出乡里,走遍全国。时下,普通话已吹响了改革奋进的号角,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每一个中国公民都有义务让她响彻九州,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谨以此文感谢恩师和安师的兄弟姐妹!
本文于2002年获安徽省教育厅全国推普征文叁等奖!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