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对枞阳县教育事业来说,可谓是凯歌高奏,锦上添花:全县有6名学生被北大和清华录取;全省理科应届生第一名花落枞阳;全县本科一次达线5332人……这是该县近年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努力实现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结果。
调整布局整合资源
本着“适度集中、规模办学、保证质量、提高效益”的原则,县政府出台了《枞阳县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和《枞阳县“十二五”城区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实施意见》,合理布局,科学调整,全力推进普通高中聚集县城办学,推进乡镇初中集镇办学。目前,全县初中、小学分别由过去的54所和289所调整为现在的34所和213所。今年,县委、县政府又一次性投入1.9亿元,移址新建枞阳中学,为优化城区办学布局,提升枞阳教育品位,实现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跨越,奠定了坚实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枞阳中学的整体搬迁,成功实现了城区各中小学的全面优化调整与实力提升。预计到十二五末,枞阳城区学校办学条件与办学水平有望进入省市先进行列。
政府主导规范办学
该县坚持以“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标本兼治、务求实效”为原则,严肃治理学校办学不规范行为。规范招生工作。从2010年起,全县初中招生首次实行学生填报志愿,打破区域限制,学生在遵循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下,自主选择理想中的学校。高中实行阳光招生,在遵循平行志愿、分数优先的基础上实行“段段清”录取。规范普通中小学学籍管理,建立健全学生转学、休学、复学等各项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学籍信息化建设。规范学校办班行为。加强办班的管理和引导,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任何名义分重点班、快慢班,严禁节假日违规补课。规范收费管理。要求学校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对举报查实的收费问题,严肃查处。坚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保障学校开展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时间。
强化管理提高效率
从2010年起,该县教育部门将教育教学质量管理重心下移。通过以研促教,强化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目前,全县教科研队伍已全部配齐,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监测机制,建立健全考核奖惩办法;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重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强师德教育,组织以名师、学科带头人和市级骨干教师为主体的名优教师团队开展送教下乡、教学开放日、优质课评选;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教研员和教研站长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人人有成果;筹建县级名师工作室,充实教科研模块,开展名师沙龙活动,推动名师帮带工作,在扎实有效的教学教研实践中,产生出一批高素质的名师。
(王光佐、黄达奇、严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