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日正是中秋,我却一个人可怜兮兮的呆在离家千里之外的苏州无所事事,本来是来调试设备的,可是临时又出了点事情无法调试,领导又不让我回去,只有一个人在这里干耗着。
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滋味的确不好受,何况时已中秋,到处都是人月两团圆,唯我一人形单影只,在熙熙攘攘的街头四处漂泊。
既然来到了苏州,当然要看看唐解元。唐伯虎是苏州的一位奇人,纵情诗酒笑傲烟霞,那种潇洒的人生况味的确使我们这些为求温饱蝇营狗苟的小人物羡慕不已。何况此公的诗文确有独得之妙,光是桃花坞歌里面重复回环的桃花二字用的如此轻松写意,就让人倾羡不已,而且唐解元似乎很擅长这种回环顶针的写法,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之后,很少见到有谁把这种回环的手法运用的这么曼妙自如点尘不惊却又如明月清风直入人心,且看他的明月歌,这样的诗篇在中秋之际读来尤为感人:
把酒对月歌 唐寅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我学李白对明月,月与李白安能知。
李白能酒复能诗,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月不应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于是,我买了一张地图,跟着上面的线索在桃花坞下车,寻找唐伯虎故居的踪迹,不料穿过整条桃花坞大街,也未见到唐伯虎的半点影子。无奈之中穿出街口,赫然却见对面一座古色斑斓的巨塔伴着梵音阵阵雄峙一方。
原来误打误撞,走到了孙权修的报恩寺,据说此塔是孙权为母亲吴国太所修,历时千年的古塔不但保存至今,而且可以让游客登临眺望,这是我生平仅见的善举,一般的古塔总是用铁栏杆里三层外三层的团团围住,知道的说是在保护古塔,不知道的以为是为了防止塔内镇压的凶神恶煞跑将出来为非作歹。
登上塔顶,居高临下,四望茫然,依然找不到我念念不忘的唐伯虎故居的踪迹,深为遗憾,只有塔顶高高伸出的飞檐如龙吻一般,衔着一颗铜铃,飘渺的铃声随着阵阵清风飘散。不过塔下梵贝隐隐,流水四合绿树环抱,不远处的虎丘山更是郁郁葱葱,的确是个休闲的好去处。只是宝塔虽在,修建他的吴帝孙权以及五代的吴越王钱缪之流,早已经化作尘灰飘逝在历史的风烟之中不复可寻。就在这虎丘之侧,伍子胥孙权张士诚之流,当年旌甲蔽日雄霸一方,如今还不是一抔黄土寂然无声。
塔壁四周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游人题玉,我耐心寻找之下居然只找到了一首题诗,其余的多是家人康健相爱永久之类,细查之下这首诗居然写的不错,要是在论坛,我至少会打4分以上,依稀记得首句是:“登高壮怀天地间,吴天万里动风帆”,气象甚是不凡,品读之下,颇为感慨,甚喜吾道不孤,中华国粹传承有人,当浮一大白。
感慨之下,凑成歪诗一首,贴在此处,不敢说附庸风雅,聊供酒资笑谈而已,在此,也恭祝枞阳234上的各位朋友身体健康。
游报恩寺塔
登高直上望云烟,
百顷平湖万里天。
宝塔凌空三界静,
飞檐振翅一铃悬。
孙吴钱越归尘土,
碧水青山尽墓田。
何若寻芳解元第,
新诗浊酒宿花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