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室外热浪翻滚,室内爱心涌动。8月19日上午,县关工委在城举行捐资助学活动仪式,来自全县的一些企业家和爱心人士汇聚一堂,积极行动,慷慨解囊,为贫困学子献上一份浓浓爱心。县委副书记王和胜出席并讲话,县领导姜奎堂、占聆娜、何炳南、付和平、汤肇华,县关工委领导唐一华、何月明、王泰炳、疏仁信、疏健康、王渡江等出席活动仪式。各乡镇、完中、县开发区、县直单位关工委负责人及捐资人员、受资助学生等200多人参加了活动仪式。
活动仪式上,王和胜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全县各级关工组织和从事关工工作的同志,向参加捐资助学的企业老总和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向获得捐助的莘莘学子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深切的期盼!他指出,近年来,县关工委积极探索关心下一代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新形式,特别在开展捐资助学、关爱留守儿童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广大老同志始终怀着对党的事业高度忠诚和对祖国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不辞辛劳,奔走于学校、乡村、社区,活跃在青少年之中,为他们排忧解难,办实事做好事,展现出高尚的精神境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教育和熏陶了广大青少年,也为广大干部群众作出了表率。他要求,全县上下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重视和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推进关爱青少年中弱势群体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推进捐助贫困大学生工作更好的开展。希望全县各级关工组织和从事关工工作的同志,按照“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方针,继续发扬为青少年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做好特殊群体、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帮扶工作,继续开展对品学兼优的新录取贫困大学生捐资助学活动,帮扶他们成长成才,努力促使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每个青少年都能享受健康成长的阳光雨露。同时希望社会各界继续发扬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努力营造共同参与的浓厚氛围,也希望同学们化感恩之情为学习动力,争取早日成才,回报社会。
县关工委主任唐一华指出,捐资助学,是关心培育下一代的伟大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县既是人口、农业大县,也是文化、高考录取大县,鉴于我县系国家级贫困县的现状,县内相对贫困的大学生较多,扶持帮助贫寒学子能够按时入学,完成大学学业,培养他们成为国之栋梁的任务艰巨,这既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各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义不容辞的义务。希望今天受到资助的各位同学把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社会各界的真心关爱,转化为自强不息、立志成才的强大动力,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抱负,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环境和宝贵的青春年华,以刻苦自励的精神,学好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增长新才干。将来要常怀感恩之心,感恩党和政府的关心、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帮助你的人,以优秀的成绩和工作实绩回报社会的关爱。
据了解,县关工委自六月一日起在全县开展捐资助学活动以来,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支持。至8月15号止,就有61位企业老总和单位、个人慷慨解囊,捐资金额达36.55万元,多的达2.5万元,少的也有500元。受到资助的贫困大学生70人,本学年兑现资金26.8万元。这次受资助对象原则上是应届高考被录取的一、二本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这些受资助的学生,是县关工委委托县教育局关工委在浮山中学、枞阳中学、会宫中学三所省级示范高中推荐预备人选,也有少数是乡镇在所在地完中或捐资人自选资助对象,再经县关工委审查筛选,捐资人同意签署意见后,实行结对帮扶,有的是一次性资助,有的是分学年资助。在当天的仪式上,捐资人与资助对象进行了面对面结对帮扶。
横埠镇党委书记丁文立,捐资代表黄金辉、杨菊林,受助学生代表刘赵武、方芳作了交流发言。(疏通、徐连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