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户粮产量占全县四分之一
近年来随着全县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和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加,我县土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种粮大户数量逐年增加。截至2007年底,全县承包耕地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有889户,其中金社乡张广斌、麒麟镇王其义、周潭镇章家华先后荣获全国种粮大户称号,汤沟镇钱中兰等6人分别荣获省市县三级农民创业带头人称号。他们承包经营耕地20万亩,总产12.8万吨,占全县粮食总产量24%。大批种粮大户的涌现,为提升农业的规模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从2004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扶持种粮大户,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规范了土地流转秩序,促进了土地向经营大户集中、向种田能手集中。二是加强宣传培育。通过组织大户参加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等形式,提高大户的粮食种植技术水平和生产经营管理能力。积极推荐种粮大户参加省市农民创业带头人评比活动。在年度县级农民创业带头人评比活动中,有重点地向种粮大户倾斜,近年来先后有汤沟镇钱中兰、麒麟镇王其义、金社乡吴礼晋和吴代红被评为省级农民创业带头人,周潭镇章家华被评为市级农民创业带头人,金社乡王剑飞被评为县级农民创业带头人,受到省市县表彰奖励。三是加强服务指导。完善技户联系制度,组织县乡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大户开展技术指导,帮助做好良种良法应用、病虫害防治、农机服务等各项工作,大力提升大户科技种粮水平。为创新服务机制,县农技推广中心选择金社乡种粮大户张广斌,开展了技术承包试点,以合同形式明确了双方的责权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加大农机富民工程实施力度,积极帮助种粮大户购置大中型适用农业机械,大力推广水稻机耕、机插和机收,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四是加强政府扶持。认真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及时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补贴足额兑现到种粮大户手中。积极引导种粮大户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帮助周潭镇种粮大户章家华成立了全县第一家稻米专业协会(枞阳县元宝洲稻米专业合作社),提升了大户组织化水平和进入市场能力。种粮大户已从单一的种植向种植、加工和销售一体化发展,陈瑶湖镇汪朝龙在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创办了朝龙粮油公司,加工自产稻谷并向周边农户订单收购粮食进行加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年获利50万元以上,先后获得市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
当前种粮大户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组织化程度不高,科技装备水平较低等。今后一要扶持种粮大户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二要加大农机补贴资金落实力度,帮助大户购置大中型适用农业机械,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三要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升大户组织化程度和进入市场能力。四要充分利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等各种形式,加大对种粮大户的技术培训力度。五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增加对种粮大户的投入,在生产、销售等环节提供资金、技术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