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二三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查看: 4380|回复: 3

[转载] 怎样写好诗歌

[复制链接]

45

主题

674

回帖

1954

积分

四星会员

积分
1954

枞阳234社区帅哥勋章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1-7-31 18: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怎样写好诗歌(上)

  怎样写好诗歌,这是我直直追问了很久的一个问题。

     怎样才能写出好的诗歌作品,也是我苦苦思寻了很久的一个质疑。

  尽管如此,至今我依然没有找到完美的答案。

  但还是找到了一些东西,它们象天上的星星一样,给我光亮,却总也如梦如幻。

  我希望我能找到太阳,给我光明,照亮我诗歌的天堂!

  下面的这些段落,没有规则,也没有章法,就象思绪的落叶一样,飘飘洒洒,但却是我,关于诗歌,关于生命的最真实的思索……

  一

  诗人没有相机,却依然可以展现美丽,因为他们能用语言定格精彩。

  诗人没有武器,却依然可以获得胜利,因为他们能用文字进行战斗。

  诗人没有钢琴,却依然可以打动听众,因为他们能用抑扬来呈现韵律。

  诗人没有翅膀,却依然可以自由翱翔,因为他们能用思悟来天马行空。

  诗人是永恒的一字师,诗人是不枯的思想井,诗人是天生的苦行僧。

  诗人不是现实的奴隶,诗人是畅想的狂人。

  诗人不是生活的美容师,诗人是灵魂的领导者。

  诗人不是命运的追随者,诗人是时空的改造人。

  诗是人类文明的最高表现形式,诗人则是这一高级文明的创造者。但诗歌虽然是伟大的,但诗人其是最平凡的。

  二

  诗有诗的结构,诗有诗的章法;正如人之骨架。真正的诗人,是能很好地掌控并运用它们的。

  诗人们告诉我:炼句不如炼字,炼字不如炼意。

  意即意境,意境是诗人对某种事物的感受,是从诗人的思想深处所反映出的某种情怀。

  “诗人的眼光是敏锐的”,他们能看到常人所看不到的东西。

  诗人的耳朵是清静的,他们能听见常人所不能听见的声音。

  诗人的心灵是复杂的,他们能感受常人所不能体会的玄机。

  三

  《红搂梦》中,有一段关于如何写好诗歌的对话,是林黛玉教香菱学诗的篇章。

  黛玉道:

  “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香菱道:

  “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后,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虑。如今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竞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

  黛玉道:

  “正是这个道理,诗句究竞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香菱笑道:

  “我只爱陆放翕的诗‘重帘不倦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

  黛玉道:

  “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



  李白是盛唐时期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说自己的诗"兴酣落笔撼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杜甫称赞他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还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的手法,使内容和形式到高度的统一,使诗歌具有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并充满各具特色的美。

       首先,李白的诗歌具有瑰奇宏廓之美。李白的浪漫主义是以丰富的生活为基础的,他的诗歌,当平常的语言不足以表达其激情时,他就用大胆的夸张;当现实中的事物不足以形容、比喻、象征其思想愿望时,他就借助神话传说和种种奇丽惊人的想象。唐玄宗天宝三年,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排挤,被迫离开长安,他带着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忿懑心情,开始了漫游生活。高中第六册课本选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李白在离开齐鲁南游吴越时写的诗,是他临别朋友表白的心迹之作。诗的开头写古代传说中的神山瀛洲,因为仙境虚无,所以说"微茫",又用"信"来突出神山的难求。由此引出人间的真山天姥,天姥是现实存在的,但作者给它先蒙上一层幻境般的色彩。"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之句,极写其神奇宏廓。如此雄伟高峻,气势非凡能与仙境瀛洲比美的天姥,怎不令人神往!于是渐渐"入梦"。"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梦"字点明题意,很快进入梦乡。"一夜"写出时间之短,"飞渡"写出行程之快,到了鉴湖,又到达剡溪。"飞"、"送"两字,不仅写出了诗人遨游天姥的急切心情,还传神地表现出诗人的欣喜愉快。"谢公"二句,描绘了诗人初到时在山下的所见所闻。"脚著谢公履,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写的是途中所见,诗人发挥了丰富的想象,穿的是谢公履,登的是"青云梯"仙人似的直上青云,看到了旭日东升,又听到了天鸡报晓。这几句紧扣了天姥的高峻宏伟。半山尚且如此,山巅更是可想而知了。"千岩万能路不定迷花倚石忽见螟。"半山见日出,山顶未到忽已螟,时间脉络极为清楚,一个"忽"字,既写出时间之快,又反映出诗人游兴之浓。"熊咆龙吟殷岩泉……水澹澹兮火烟。"这是到了山顶所见的第一幅画面:熊吼龙鸣如雷震,惊心动魂;浓云烟雾欲摧天,缭绕四周。为下文的奇境作了铺垫。"列缺霹雳……日月照耀金银台。"又是一幅画面:电闪山塌、仙府洞开,但见青天辽阔,日月高照,金楼银阁,交相映辉。这是奇境,又是仙境。"霓为衣分风为马……仙之人兮列如麻"从"霓"足见神仙服饰的瑰丽缤纷色彩,从"风"足知神仙御风而行的迅速,"虎鼓瑟""鸾回车"足见场面之热闹,"纷纷""如麻"足见仙人之众多。可想山顶所见,诗人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瑰丽奇特、鲜明、声色并茂的画图。"忽魂惊以魄动……失向来之烟霞"之句,由梦幻美境消失,回到现实。又极妙地照应了开头神山的信难求。末一节是诗人梦醒后的感慨。它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壮志未酬、理想破灭的愤懑,另一方面又反映了诗人在政治上遭受挫折时的消极态度。综观全诗,李白运用了奇特而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和神话,借海客之口,落笔于瀛洲,以虚衬实,特写天姥山的雄奇壮丽,给天姥胜景染上了一层神奇色彩。从静谧幽美的湖月到奇丽壮观的海日,从万转千折的山径到令人战栗的层巅,境界越转越奇,越幻越真。最后由梦境幻入仙境。写得令人神迷目眩,惊讶莫测。不难看出,诗人凭着强烈的主观情感,使全诗组成了一幅亦虚亦实,亦幻亦真的梦游图。构成了既是奇境,又是仙境的缤纷多彩的艺术境界,给人以瑰丽奇特,雄伟壮观的美的享受。
关注枞阳人,了解枞阳事,欢迎访问《枞阳二三事》。

45

主题

674

回帖

1954

积分

四星会员

积分
1954

枞阳234社区帅哥勋章

性别
保密
 楼主| 发表于 2011-7-31 18: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如他的杰作《蜀道难》这首诗,以神奇莫测之笔,凭空起势,从蚕丝鱼凫谈五丁开山,全用渺茫无凭的传说,烘托奇险的气氛,与"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相对应的"上有六龙回之高标"也是全凭借神话来驰想象的。诗中又用黄鹤、猿猱、悲鸟、子规作夸张的点缀,然后插入胁息、抚膺、凋朱颜的叙述。这样,全诗将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和神话传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给我们展示了蜀道的险恶高峻,让我们领略到了蜀道的雄伟、神奇、壮丽。

       其次,李白的诗歌具有奔腾浩荡之美。李白一生大半过着浪游生活,写下了不少游历名山大川的诗篇。他喜爱的山水往往不是宁静的丘壑、幽雅的林泉,而是奇峰绝壑的大山、天外飞来的瀑布、白波九道的江河。他尤其爱写长江、黄河,他追求一泻千里的气势,追求似开闸的洪水般的奔腾浩荡。著名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初中第三册)中"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开头两句表面是写了送别的人物、地点、时间和去向,而透过字面,却深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越情绪。楼头话别以后,孟浩然登舟启程,只见孤舟扬帆,破浪前进。行人渐远,而诗人依然伫立江边送行。孤帆渐渐消失于白云碧水之间了,这时,只有一江汹涌的波浪,奔腾着向碧空尽处仿佛追赶着行人小舟。诗中李白很巧妙地表达了这种送别后的感情,像用电影的特写镜头照住帆影,逐渐前移。到水天交接处,帆影消失了,而长江水仍浩浩荡荡流向天际。这时候,观众和送行人一样,会把感情寄托在奔腾浩荡的长江流水之中。对故人恋恋不舍,那么对长江流水呢?自然也会产生留恋往返的心情。这样写景见情,寓情于景,真可谓情景交融。这首诗,诗人展示的是一幅送别画面,但给人的是长江之水奔腾浩荡流向天际的美感,使人们产生无穷的余韵。

       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他说:"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起笔连用十一字长句,不知其所从来,犹如波澜突起,喷涌出郁结抑塞之气,大有使人躲闪不及之感。从幻想回到现实后,"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更是诗人内心忧愁苦闷的排遣,其语势之激越愤慨,全体现在"刀"与"水"、"杯"与"愁"的关系之中,也仿佛使人们感受到江水汩汩滔滔,奔腾不息,一泻千里的美景。

       第三,李白的诗歌具有明丽疏朗之美。李白的诗讲究意象的外在色彩美,他诗中用得最多的是"白、青、绿、翠、黄"等明丽色彩,从而描绘出一幅幅多彩多姿、绚丽奇特的画面,给诗歌增添了诗情画意,给人们以无限的享受。如初中第二册课本中《秋浦歌》的"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说得简直不近情理。一个人的头发,很少有超过本身的长度的,李白的身高,据他在《上荆州书》中的自我介绍是长不满七尺。七尺的身躯,而有三千丈的头发,不可能,如果说是每根头发的总和,也从来没有这样描写法,因此,单看这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可是他在下面一句"缘愁似个长"是接得多么好啊!三千丈,表示很长,因为忧愁而头发变白,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有形的白发被无形的愁绪所替换,具体的事物转化成了抽象的事物,人们注意的重点,从"白发"而转移到了"三千丈"这个数目。于是"白发三千丈"很自然地被人理解为艺术的夸张。这句诗就成了绝妙的浪漫主义的构思,使人感觉到意趣横生。"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霜是白色的,诗人用来形容白发,更增添了妙趣。诚然,诗中一个"白"字,用得多么妙啊!字面明丽的色彩,诗歌意象的外在无不显示出美的魅力。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身登青云梯"句中,云梯本喻山径石级,形容山高路陡,在云梯前诗人冠以"青"字,把大自然中处在绿树青草之间的石级描绘得更形象、更逼真,使大自然更具伟力和活力,也为诗人的游兴作了点缀。"青冥浩荡不见底",中的"青冥"指的是天空,天空因广阔远大而不能见顶。诗人为人们展现了一幅晴空万里的美景图。

       还有,李白的诗歌具有"青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自然美产生于自然的"人化",它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属于自然属性的感性特征,往往直接引起人们的美感。李白的诗歌便具有自然美的特性。如《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其中对月色的描写,仅仅用了一个" 明"字,但我们仔细体味,却分明感觉到月色的皎洁可爱,充满了强烈的美感。就是这个"明"字,在全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诗人思绪翻腾,难以入睡,忽然月光照到床前,这时夜深寒气袭人,眼睛一睁开,迷迷糊糊看到床前一片水银般的白色,骤然之间以为是秋霜降落在床前。"霜"字下得好,既形容了月色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之意。有了明月,才构成了一幅举头望、低头思的雅致优美的图画。又如《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既写出了冲决一切的奔腾不息的长江水势和阻遏江流的奇险山势,又描绘了山青水秀、碧空孤帆的优美境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不加雕饰,展示了一幅天然的黄河滔滔流水美景图,直让人感到无限的清新、朴素、自然。"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更是写得活泼自然,叫人一读难忘。"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便是李白诗歌语言最生动的形容和概括。

       李白的诗歌继承了前代浪漫主义创作的成就,以他叛逆的思想和豪放的风格反映了盛唐时代乐观向上的创造精神,以及不满封建秩序的潜在力量,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丰富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他通过诗歌创作在客观世界中实现自己的目的,并把艺术构思形成的意象转化为具有物质形态的艺术形象,把自己对生活的审美认识转化为能供人们欣赏的一幅幅美妙的图画,使我们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得到多方面的美的享受。
关注枞阳人,了解枞阳事,欢迎访问《枞阳二三事》。

31

主题

1067

回帖

3267

积分

四星会员

积分
3267

灌水天才奖

性别
发表于 2011-7-31 20: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猫猫还真有一套。
关注枞阳人,了解枞阳事,欢迎访问《枞阳二三事》。

45

主题

674

回帖

1954

积分

四星会员

积分
1954

枞阳234社区帅哥勋章

性别
保密
 楼主| 发表于 2011-8-1 14: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楼(幽默8点) 的帖子

不是我写的,是转来的,写的还好吧
关注枞阳人,了解枞阳事,欢迎访问《枞阳二三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