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休息,窝在沙发里,很喜欢一个人在家的清闲。看到墙上挂着公公的遗像,是啊!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公公去世快一周年了,一直想为公公写点什么,但是好像总是有那么多牵强的理由一拖再拖。难得今天的清静,公公,你想家了吧?
公公出生于贫苦的家庭,兄弟姐妹六个,公公排行老大。自然而然家庭的重担也就过早的压在了他的肩膀。十几岁为了养家就跟着船四处漂泊,他的父亲是个粗人,对他非打即骂,从小就饱尝岁月的艰辛,而立之年还常受父亲的棍棒之苦。或许正是应了古人的那名“棍棒之下出孝子”,公公对长辈总是孝顺有加,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自己受了再大的委屈,也决不说父母一个不好。即使后来自己成家了,挣的大部分薪水还用来供养年幼的弟妹。这些我们都是从婆婆口中得知的,公公是个不善言表的人,或许他的内心世界无人能懂,亦或许他的外表就代表了他的内心。听到此处,我有时不免要问公公“那时候你就没想过反抗吗?都成家了,父亲还是想打就打。”公公回以苦笑:“从小被打习惯了,哪里想过反抗噢!”
公公膝下有三个孩子,一个女儿,两个儿子。老公是小儿子,我也就是小儿媳。想当初刚嫁进门的时候,我就有所感觉——这个家庭的封建思想很重,男尊女卑表现得很明显。首先在公公这辈,洗衣、做饭忙里忙外都是婆婆的事,公公常常跟女婿、儿子们在一起抽着烟聊着天,等到吃饭的时候,还得给男人们盛好了饭递到跟前;还有家里重大的事情都是男人们在一块商量着办,女人们靠边站;最重要的是家里的财政大权掌握在公公的手里,什么钱该花,怎么花,花多少都是公公说了算!这跟我在娘家所接触的恰恰相反,我家可是男女平等,很多时候女人是半边天的,我爸常听我妈的,家里更是言论自由,而且越小是越没规矩,我妈菜做好了,我就先偷吃点,等到吃饭时谁愿吃谁自己弄。看到公公家这样的大男子主义,还真是很不习惯!那时候心里想:得!以后我要是生个女儿,在这样的家庭肯定是没好日子过啦!但事实证明大伯家给他添了个孙子,我给他添了个孙女。这是公公最引以自豪的事啦!两个孙子相差一岁,常常打隔也在所难免。公公总是心疼孙女天生胆小,总是都叫哥哥让妹妹。孩子的天性都喜欢打闹,孙女常常一跟她哥闹别扭就找爷爷告状,常惹得她哥被爷爷狠批!这个家,爷爷成了她的保护伞。
过去的艰难岁月,造就了老一代人的艰苦朴素。公婆当然也不例外,婚后我们就是一个大家庭,婆婆做饭,公公协助买菜。每每买到便宜的菜,公公会乐呵上半天,席间不免还要跟我们提到这个菜是怎么买的?让我们学学怎么样才能节检过日子。但对孙辈们的疼爱又更是言语无法修饰的,常常是孩子们爱吃的菜,每天必备。但孩子们就是这样,再好吃的菜,如果天天吃,他们也会挑剔。当爷爷看到孙子们爱吃的菜今天怎么没动,很是生气,孩子们理由充分,今天虽然有红烧青蛙,但怎么没有麻辣龙虾?对于永不满足的孙子们,爷爷常是生气的责备,现在的孩子真是好东西吃多了!说归说,第二天桌上必现孩子们点的菜。如今想起他老人家背着书包接送孙女放学,想起他老人家跟婆婆一起买大篮子的菜往回拎,想起他老人家生前的节约和节俭,真叫人心里难受。直到他去世后整理遗物时,发现好多的衣服都还是崭新的,而旧衣服已经洗得发白还是天天穿。
公公虽然没有文化,但头脑聪明过人。听婆婆说,公公年轻时在船队当队长,口算准又快,还打得一手的好算盘,别人都比不过他。在家里,如果什么东西坏了,公公准能给捣拾好。退休在家的时间,他会把家里收拾得紧紧有条。餐桌的椅子,孩子们吃饭嫌高了,他会把锯成合适的高度;家住一楼,潮湿很重,他会想方设法,为家具做好木头垫脚隔潮;旧冰箱个太矮,他会出人意料地做了个增高脚;他会考虑两个孙子在一起写作业,会分神,把两个写字台分别放在两个房间,让他们学会独立完成作业;如果我们需要什么工具,他准能在家里给你变出来。
公公很瘦,面目和蔼慈祥但时刻严肃,言语铿锵有力,说一不二。这也是大家不敢轻易靠近他的原因。公公言语不多即使在他弥留的那段时间,他也不愿意看到子女为他过多操劳。他没有为他的后事嘱咐什么,最多的担心就是婆婆。少年夫妻老来伴,丢下了老伴是他身不由己啊!回想那时候大家庭在一起的时光,真的很是开心、快乐!一转眼一年就过去了,即使是现在手抚碑牌,倾诉衷肠,也不过是喃喃自语,聊做安慰,无人应答了。
公公走的那天,是夏天里少有的阴凉天气。很多人都说公公是心疼儿女受累,特意选了个凉爽的天气!公公就这样走了,没有弥留之际的言语,带着对人间的眷恋,对儿孙们的牵挂。听人说,好人死了会进天堂。不知道天堂里的你能否看到凡间的儿孙们?我们都过得很好,因为有你的护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