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6-29 20: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成的“钱”字和午夜的“钱”字,此钱非彼钱,后者包含更多的心血、希望和责任,就不单单是钱的问题了。当然,目前的矛盾集中在这个字上。
基本替午夜分析如下,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央行在做预期,这个预期的主要内容是七月份“会加息”。显然加息的目的是为了收紧货币的流动性,另一层面是为了缓解大面积的资金干旱。但这预期背后存在一个疑问,就是实际是否会加息?
前期某些机构就做过调查,银行的存款下跌,但钱却并没有流入股市,钱到哪儿去了?一部分是企业在吃老本,一部分是季末考核原因,还有一部分我觉得是拿去做高利贷了。
就目前的金融状况来说,加息到底能够回收多少流动性是个问题。采购经理人(PMI)指数下跌,表示很多企业对投资前途的迷茫,没钱的,钱都差不多用完,老本都搭上了,有钱的钱又不能投资,于是就产生许多热钱。高利贷还是好事,积极方面是还支撑着一部分企业,还在中国。可怕的还是那些迷失方向的热钱,一部分是国内的,但更大问题是国外流入的热钱。
这些热钱一方面在支撑着诸如房地产这类企业对抗紧缩的财政政策,期待泡沫破灭,一方面纠缠在股市,企图做空。那么,加息与不加息的重点,或者说加息是否能够解决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能不能控制住热钱的投机行为。加息到底能不能减少热钱,并且加息对股市的震荡怎么办?
目光不得不再转到楼市,尽管从各个方面国家从严控制楼市,但事实情况并不像预期的那样见效,不容乐见的是在大城市确实不能够再泡沫的情况下,资金开始吹起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的房价。由于楼市绑架国民经济深入肌骨,政策不可能那么见效,于是热钱在即便加息的情况下,依然会坚持流向房地产。并且,在不断下跌的股市中,加息更是摧毁性的,为游资创造更多的做空中国的机会。
所以,我觉得央行至多是在做预期,抵制热钱投机,但热钱显然更为聪明,我不认为会真的加息。
因此,企业的前途依然渺茫。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为什么个人所得税维持3000?显然国家并不想太多的钱被留在市场,国家是正确的,留在市场的钱于中国来说,并不会增加多少内需,相反,会增加投机行为,比如说客观推动房价。
房价会降,还是坚持我之前的观点,二三线还没有涨起来,二三线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房价自然会下跌,这是捆绑国民经济的大量资金利益结构调整时期,当开发商确实顾及到市场的可能性变小时,投资就会转向。资金并不姓房,它能做任何事。
我的建议是看政策,跟政策走还是不会错的。尽量减少投机行为,包括赌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