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6-20 06: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的战争智慧多数出于“内战”,尽管远在战国的时候,那些诸侯国也叫国家。但面对外敌入侵就不行了。远在秦朝时,馊主意的造长城,到元、金、辽、清朝代,基本都是外族跋扈了,再到八国联军和日本侵华,更是一塌糊涂。所以国人有两个智慧结晶:“攘外必先安内”和“伐兵为下”。从孙文的“挞虏”到蒋氏的“亲美”也算是外交的策略,然而最终也逃不过那种命运。
再看看立国,从抗日到内战再到援朝援越,基本上是以武立国,是打出来的。所以关于领土问题,还是得打。
再看看自成吉思汗到康熙,这些外族也是中国血统的一个部分了,他们对于领土也是一个字:打。这虽不是汉族的特征,但也算是中国智慧,他不符合传统的特别是孔子的治国理念,我们管这叫穷兵黩武。但他们打仗的方法还是中国的传统经验。
康熙的时候,先解决了三藩和台湾,然后再解决北方外族的问题。这是在马上打天下时候的打与马下治天下的时候的打的不同。考察中国的现时国情,不只是立国时候的喊打便打,而是通盘考虑综合因素,才能决定的。
首先是主权问题。大家都说有主权,不只是中国说,越菲都这么说。二战中及之后,这些周边小国实际控制了南海。这是历史的因素。中国在越战之中弱小海军情况下抢占了几个战略岛,这也是造成现在国情的重要因素。根据香港经验,所谓主权的典型标志是军事控制,那么就必须把这些小国赶走,这是目标。
其次是占领实质。这些小国虽然通过各种形式占领着岛屿,但就实质的石油并没有什么突破。原因是深海,没有能力去开发。而中国在这个时候针对一些越南及外国公司的强行做法也是试图解决目前困局的试探。为什么不用战争?因为我们的问题是石油,主权是个概念,得到石油,主权搁置是中国现在外交的特色:强烈的实用主义。
再次是国际环境。美国想进入亚太。从东北亚开始,中国死死抓住朝鲜,反复强调朝核谈判,就是想把美国的利益连同日韩控制在一个局部范围,其实原因是这个地方有基地。在南海美国人想进入,而中国显然不愿意,如果成功,那么连同印度、台湾,那美国的封锁就算是完成了。而战争是美国介入的最好办法。越南与中国一打,美国必然援助,越南胜,美国算有功,南海利益与美国共享,越南败,情况更糟,一是越南及东盟小国投靠美国,照样永无止境的骚扰,二是中国威胁论势必将中国拖入孤立面,连亚洲都当不了老大,还搞个屁呀。三是东盟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区域,而且重要的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希望在此有很大的权重。四是一有争论就打,必然会造成谁都对中国存有对矛盾解决的顾忌。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是:台湾。中国对领海的一切问题都必须服务这个主要的目标,谁能解决台湾问题谁是功臣,谁恶化这个问题谁是罪人。与越南的战争早迟都不是问题,胜败都不是问题,但打与不打,都必须服务解决台湾问题。同理,所有的网友,对中国一切领海问题的考虑如果不考虑台湾因素也将是无脑的鲁莽。
再说另一层。一场战争,是说打就打的吗?美国人出兵也还要看看别人的眼色,比如利比亚,为什么还要联合国的决议,尽管决议是形式,那也得走一遍,重要的是以北约为基础,而北约集中了大国的意见。单靠他美国一个人,目前来说,即使武力很强大,也不是想怎么搞就怎么搞的。而中国即便对越南有打击想法,也必须考虑一些他国支持。
首先是胡总访问俄罗斯,首要是稳住俄罗斯,表示对中国支持,起码不能在中国南边战争的时候,动手脚。而一向并不见报端的蒙古国,突然就跟中国战略伙伴了。其次,朝鲜大张旗鼓的搞动作,以些吸引日韩的注意。再次,巴铁必然会有一些动作牵制印度,而且目前的报道是中国与印度边界有增兵情况。再次,新疆西藏的稳定。再次,大国的支援。比如温总对欧洲的访问,而对欧洲的意见交换是在美国想在经济上摧毁欧盟的时候中国出手挺欧洲,并以此成世界三级的目标。注意欧洲有两个国家,英国与法国。他们是常任理事国。
我们从国内的新闻上并不见南海动向,但要看别国的反应,他们的反应是中国动作的一面镜子,相应有什么样的动作,外国就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比如中俄的联合声明,明显是想把美国拉到利比亚的战场。越南的高调动作显然是因为中国会有动作,而美国的支持表示越菲面临比较大的压力。联合国开会讨论公约显然是因为中国想在联合国下手。
我们的网友,尤其是目前给予新闻评论的凤凰网都充斥着一种观点:必战。战与不战,是策略,有其必要性理智考虑,网友面对如此重大问题的时候,我想多一份思考,避免弱智的人云亦云,盲目跟风是非常必须的。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思考。观点不同,可以讨论。但都在一个前提下:南海是中国的。不然就无所谓这些讨论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