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久没有提笔了,今天来到枞阳,在宾馆里闲来无事,只好说,好一个女子……
(一)
题画诗·唐寅
昨夜海棠初着雨,数朵轻盈娇欲语。
佳人晓起出兰房,将来对镜比红妆。
问郎花好侬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
佳人见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
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夜伴花眠。
好一个娇嗔的女子,好一个醋性大发的女子。同时,又好一个可爱至极的女子。
昨夜的海棠受了细雨的滋润,娇嫩、明艳,令人怜惜。今晨,那花儿上好似还有几滴露珠,鲜活得像“欲语”的少女一般。我虽极尽赞花之美,其实却是在写我怀中的你罢了。
清晨起来,你出了床帏,便对镜梳妆,饰你远山似的眉黛,饰你如玉般的朱颜。不经意间,你抬头见着了窗下新沐的海棠花,观那雨后花色艳丽,洁然不可方物不由得为之一颤:原来,海棠花竟也有如此清丽的时候。你便又不由得想:我和那新浴而出的海棠花比,哪个更美丽呢?
你忽然转过头来,指着海棠花撒娇一般如是问我。看着你娇柔的面庞,我却偏偏说道:你哪里有这花儿窈窕啊。你听了这话,小脸儿瞬间变得红了起来,便不依不饶的说什么花儿是不会动的,哪里比得上我这能动的人儿啊?赌气似的撅起小嘴,眉目间也生出一丝泪意,楚楚可怜。
你娇嗔的模样,于我心中层层荡开,煞是怜爱。傻瓜,我是故意这么说的,你怎么还信了呢。看着你吃醋的表情,我露出些许笑意。
没想到这一丝笑意竟也被你察觉,你快速踱步到那海棠花前,信手撕扯下一朵,揉碎了向我砸来:既然妾身没有这花儿好,那你今夜就抱着花儿睡觉吧!
多么温馨的画面啊!多么幸福的场景。便被作者永久的定格在这简短的几句诗中。这也是记录爱情的一种方式。
(二)
菩萨蛮·张先
牡丹含露真珠颗,美人折向帘前过。
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
檀郎故相恼,刚道花枝好。
花若胜如奴,花还解语无?
也是一首情侣之间调笑的词。和上一首不同的是,这里由海棠变作了牡丹。
牡丹花儿开了,一个女子从旁边经过,笑着折了一枝,问身旁的情郎:是花好啊还是我漂亮?
然后情郎故意说,当然是花儿好。女子自然是不乐意,便反唇道:花若是比我好,那花儿能懂得你的知心话儿么?
最后两句反比解释,花不能解语。大概解语花的典故最先从这来。这首诗与第一首有相似之处,这里先不作解。既然提到了张先,就顺口说说这个人。
张先,字子野,是与欧阳修、晏殊同时代的词人。他以登山临水、创作诗词自娱。词与柳永齐名,擅长小令,亦作慢词。其词含蓄工巧,情韵浓郁。题材大多为男欢女爱、相思离别,或反映封建士大夫的闲适生活。初以《行香子》词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之句,人称为“张三中”。后又自举平生所得意之三词: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归朝欢》);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剪牡丹》),世称“张三影”。
除此之外,清人李调元以为:“尚有一词(即〔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中‘无数杨花过无影’,合之应名‘四影’。”(《雨村词话》)其他还有“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青门引〕,也写得不错。
(三)
菩萨蛮·无名氏
牡丹含露真珠颗,美人折向庭前过。
含花问檀郎,花强妾貌强?
檀郎故相恼,须道花枝好。
一面发娇嗔,碎挼花打人。
这首《菩萨蛮》,生动地描绘了折花美女天真娇痴的神态,讴歌男女间的爱情。写得流丽自然,而又细腻入微。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
细心的人都看得出来,这一首与前一首几乎是完全相同的,除了最后一句“花若胜如奴,花还解语无”,换作“一面发娇嗔,碎挼花打人”之外,其余几乎未变。至于是谁窃了谁,也未可知。
初见此词,是在恭读杨翁升庵雅著《词品》时。杨升庵曰:此词无名氏,唐玄宗尝称之。盖又在《花间》之先也。《词品》“美人”作“佳人”,“须道”作“只道”,“一面”作“一向”。
杨翁不仅大略考订了词的年代在《花间》之先,而且还校注了一些词。
何为《花间集》?
五代后蜀赵崇祚选录唐末五代词人18家作品500首编成《花间集》(10卷)。词风大体相近。后世因而称之为花间派。温庭筠、韦庄是其代表作家,二人虽都侧重写艳情离愁,但风格不同,温词秾艳华美,韦词疏淡明秀。其余词人,多蹈温、韦余风,内容不外歌咏旅愁闺怨、合欢离恨,多局限于男女燕婉之私,格调不高。花间词在思想上无甚可取,但其文字富艳精工,艺术成就较高,对后世词作影响较大。
考究这三首诗词,可大致断定其范围,该是先有第三首菩萨蛮,其次是张三影的菩萨蛮,最后是唐伯虎的题图诗。初定了这些,便可以初下结论,那唐伯虎的“将花揉碎掷郎前”和张三影的“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檀郎故相恼,刚道花枝好。”皆受了第三首的影响。说是张唐二人拾人牙慧也未尝不可。若说有些异同点,那便是,唐诗生活气息浓厚,后两者更像是一个戏剧小品,简短而丰富。后两者又有所不同,无名氏的菩萨蛮中的女子是充满野性的,因为她是直接将花打人,而不是将花“掷君前”。由此可见一斑。
可不管怎么说,作为创作者,他们都成功的将生活与诗词融为一体,诗因生活而变得趣味丛生,生活因诗而变得多姿多彩。
诗人的笔下,是灵性聚集的地方。诗人的诗中,也是灵性闪现之处。那活泼生动的佳人,便是这整首诗的灵魂所在,诗因她而变得调皮活泼,有趣之极。
我们不禁要问,是不是所有的女子,在自己的情郎面前都会这么娇嗔的和花儿做一番比较,或是海棠,或是牡丹,亦或是芙蓉,或是梨梅之类。
我们不禁还要问,是不是所有的情郎,在面对自己爱人这么一个问题时,都会那么回复,刻意令她恼怒,因而对自己娇嗔起来呢?
恋爱是件小事儿,却不是件简单的事儿。
我们不知道无名氏是男是女,能如此细致的刻画出生活中温馨的情节,即便不是女子所为,也该是心思情感极其细腻的男诗人。因为事实证明,唐伯虎和张先都是纯爷们儿。
笔者虽这么认为。却并不是说,女子不能为此。恰恰相反,女子更应该善于如此表达自己的情意,记录生活的点滴。不信请看易安的这首《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支春欲放。泪染轻匀,尤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