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这段时间,听到一些关于学校的负面消息。不管是学校的责任,还是学生自己的关系,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个人以为,之所以学校经常发生的负面消息,主要原因正如我的题目中的两个问题:何为教育,教育为何?下面我就来谈谈关于这两个问题的想法,如有建议,欢迎给我留言,毕竟,交流才能更加促进思想的进步。
第一,何为教育?
教育,这个词很神圣,但是对于现在的学校,基于教育本身涵义的理解是有欠缺的。教育本身,不是要强迫别人学东西,更不是要改变别人的思想。我的理解是,教育只是一种知识,能力,或者精神的自然传承。老师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的展示给学生,并给予诚恳的教导,至于各个学生想拿多少,想学多少,则完全是自觉自愿的。鄙人不才,认为这才是教育的本质。而现在我们的学校又是怎么做的?为了所谓的“应试教育”,学校一而再,再而三的以“填鸭教学”的方式误导着学生。三天一大考,五天一小考,每天大堆的作业习题,压得学生透不过气来,更不要谈什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空话了。“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已经称为了新一代学生的口头禅。在此并不是仅仅抨击那些“唯分是图”的学校,但是现在的教育,已经变了味。说句实在话,那些确实不愿意学的,你强迫也没有用,再说青春期的孩子,难免有很强的逆反心理,压力大,被迫学,又讨厌学,反抗是必然的,造成悲剧是偶然的。所以我们在此,不用去过多讨论学校家长的责任问题,只是应该想清楚,搞明白,到底何为教育?
其二,教育为何?
现在的教育阶段,大多停留在以下流程:上幼儿园,学特长,上学前班。上小学,努力学,打基础,考初中。上初中,好好学,中考考高中。上高中,玩命学,高考考大学。大学生,努力学,将来找工作。好,我们来算一下,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其间整整跨越了将近19年,这19年就是我们人生主要接受教育的年数。但是19年的教育,教育工作者在教给我们知识的同时,却忘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教育为何?除去幼儿园和大学一共7年的时间,其余12年,我们都是在巨大的学习压力和考试压力中度过的,这12年中,我们接受的绝大部分都是“应试教育”,上边考啥,我们学啥。此行为严重的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一个本来具有梦想和个性的学生,在经历了12年教育的大熔炉下,变得机械了,生硬了,仅仅死读书,成了名副其实的“书呆子”,试问这样一个“人才”即使在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现实社会中是否能够立足,至少目前我还是持怀疑态度的。个人认为,我们的教育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应试上,更重要的是对于能力的培养和有用知识的传授,教育并不是要强行把人扔进“模具”里塑造成型,而是给予一个人更为丰富的知识和能力,让其在社会上更好的发展,更快的进步。通过正确的教育,培养出有创造力,有理想,有知识和能力的人,才是我们所应该追求的目标。
如果能想明白,做好这两点的话,相信教育还是会有成功的一天。随性提笔,欢迎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