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中心学校、各中学:
2010年我省实施了农村校内留守儿童之家民生工程,我县顺利完成了105个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任务,效益初显。2011年,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仍为省、市、县民生工程。为做好工作,确保建设任务顺利完成,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快乐成长为要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课外场所建设,改善农村留守儿童课外活动条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配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基本建立起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关爱体系,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快乐成长的温馨家园和良好环境,进一步改善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条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2011年,全县建设105个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其中台式计算机+电话机模式为30个,彩色电视机+电话机模式为75个,具体项目学校名单见附件一。
三、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工程的领导,县教育局成立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汤晓克
副组长:方国栋、房丽萍、王柏松、吴泳涛
成 员:张敬义、何孔健、王光佐、何年保、周玉衡、朱建设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基教科,张敬义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各项目学校要成立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人,负责项目建设和管理,开展各项活动,解决实际问题,狠抓工作落实,切实将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
四、建设标准
留守儿童之家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硬件方面
1、留守儿童之家室内面积不得少于20平方米,可单独设置,也可以与学校其他功能室合并设置,房舍安全,室内设施安全。
2、室内设施配备:电视机,电话(或手机),电脑,桌椅橱柜及一定数量的图书报刊和文体器材等。
3、各种制度(留守儿童之家领导小组工作制度、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制度、留守儿童之家安全责任制度、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登记制度、留守儿童之家档案管理制度、留守儿童包保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等)、职责、组织网络图等上墙。
(二)软件方面
1、建立专职或兼职的管理人员及相对稳定的关爱队伍;
2、制定管理规章制度和活动安排计划;
3、建立留守儿童台帐,有反映留守儿童基本状况、进步成长的记录簿册;
4、有工作总结和档案。
五、实施步骤
2011年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分三个实施阶段。
1、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4月)
主要任务是成立组织,制定制度,出台方案,对全县留守儿童进行逐人核查,摸清底数;积极筹措资金,保障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顺利开展。
2、全面建设阶段(2011年5月至10月)
主要任务是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由各项目学校完成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
3、检查验收阶段(2011年11月至12月)
主要任务是督导检查,查漏补缺,迎接检查验收。
六、日常管理
留守儿童之家的日常管理要坚持责任明确、安全第一、严格有序、关爱到位的原则,加强力量配备,明确专门人员,切实加强管理,保证在课余和节假日开放,有计划开展活动。要通过家校联系、心理抚慰、生活关心、学习辅导、结对帮助、亲情电话等方式给予留守儿童关爱。
七、活动开展
要充分发挥留守儿童之家作用,针对留守儿童的身心特点,根据实际需要,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积极探索和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提高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道德品格培育。注意研究和把握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特点,充分利用各种德育资源,通过开展各种主题德育活动,培育留守儿童的感恩之心、进取之心、文明之心。
(二)抓好健康文化熏陶。注重适应和满足留守儿童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开展好快乐活泼、娱情益智的文化活动,通过收看电视、播放少儿影像、读书竞赛、排演节目、书法绘画、兴趣小组、网上学习等活动,对留守儿童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使留守儿童在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中情感得到熏陶、精神得到充实、境界得到升华。
(三)开展体质体能锻炼。注重关心和增强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开设防病健身卫生常识讲座。根据不同年龄段和个体特点,科学制定体育锻炼计划,坚持开展体育锻炼活动。组织各类体育运动小组,开展有益身心的兴趣体育,使留守儿童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
(四)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引导和拓展留守儿童与社会接触,开阔眼界、开阔视野、开阔心胸,增长见识、增长知识、增长才干。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开展夏令营、冬令营、调查走访、劳动体验、科技探秘、关爱老人、保护环境、公益活动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尽可能地走进自然、走进城市、走进企业、走近名人、走近故事,使留守儿童广泛汲取社会生活的丰富营养,强基固本,茁壮成长。
(五)培养独立合作能力。注重培养和增强留守儿童自尊、自信、自立、自律的意识,提升他们善于沟通、和睦相处、团结协作的本领。通过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困难面前我能行”等活动,培养孩子动手操作能力、独立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
(六)进行心理健康疏导。注重了解留守儿童产生的心理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抓好人文关怀,促进心理健康。组建一支心理教育队伍,与留守儿童面对面、心贴心地开展工作。对带有倾向性、易发性、规律性的心理问题,实施重点教育疏导,把解决心理问题与抓好生活关怀结合起来,做到及时发现、正确疏导、悉心矫正、有效化解。
八、工作要求
(一)认真总结,强化管理。认真总结2010年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的工作经验,继续做好2010年已建留守儿童之家工作,进一步完善相关设施,加强应用与管理。
(二)因地制宜,注意实效。各校要立足于明实情、举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规划和计划,采取坚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在省级配套资金未到之前,要主动工作,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确定场地筹措资金,配齐相关设备,充实活动内容,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做好项目建设的使用与管理工作。
(三)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工作,积极争取关工委、妇联、团委等各部门,镇村各级党组织及村委会的支持,协同做好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做到人、财、物、智的有效集聚,发挥整体效应。
(四)严格考核,落实奖惩。建立信息报送机制,各地推进留守儿童的各项措施及各活动之家开展活动情况请及时报送县教育局,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是我县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纳入2011年民生工程。县教育局将结合我县实际建立检查制度,依据有关考核办法进行定期考核,并在2011年开展系列表彰活动,推动此项工作有效开展。
附件:
1、枞阳县2011年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配套工程项目学校汇总表
2、枞阳县2011年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主要工作安排
关于做好2011年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的通知.ra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