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今天刊登资深评论员华正茂的文章说,马英九在谈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只想以“不统、不独、不武”来和北京“发展两岸关系”。然而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问题上,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回避不了的。就拿马英九当选后颇为积极推动的“三通”来说,商谈的就必会遇到是属“国内航线”还是“国际航线”的问题,北京坚持一中原则,必视“三通”为“国内事务”,马英九何以应对?
马英九以大比数胜利赢得“总统”大选;国民党在“立委”选举中也取得压倒性大党地位,五月二十二日之后,重新执政的国民党将“一党独大”:马英九也将成为强势“总统”。从执政条件和资源来看,他比八年前“侥幸”上台的陈水扁要强得多。当然,他也面对了一个被陈水扁、民进党祸害了八年的烂摊子,要“从头收拾旧山河”,殊不易也。
改善台经济 必先改善两岸关系
文章说,马英九要收拾陈水扁、民进党留下的烂摊子,对内是要重振台湾经济,向外就是要彻底改变陈水扁、民进党仇视、破坏两岸关系的做法,积极地发展两岸和平关系。这内外两个施政重点实际上是紧密相关、紧密结合的。台湾经济发展的出路就在海峡对岸,若两岸关系紧张,台湾经济将永无脱困之日。这是台湾工商界早已明了的严酷现实。过去八年,陈水扁和民进党无视这一现实,而且倒行逆施,令台湾经济和台湾民生都吃尽了苦头。
马英九是个聪明人,他当然也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看到了两岸关系、两岸经贸往来是台湾经济的生命线。因此,他一当选,就立刻兑现竞选的承诺,在记者会上高调谈论三通问题,并宣布已经做好准备随时开通多少个机场、码头;马英九还重申要尽快建立“两岸共同市场”,营造便利两岸经商环境。马英九还说,过去两岸已经分别设有海基会和海协会,然而这些年因政治因素,两个机构几乎没有运作,他上任后将排除干扰,恢复两会运作。马英九还说,他希望和北京签订两岸和平协议。
马英九的这些表示,是他推动发展两岸关系的真诚愿望。不过,世人也应该看到,马英九在两岸问题上的总纲领是“不统、不独、不武”,也即不和北京谈统一;不搞“台独”;不主张用武力解决问题,他在和中国大陆来往时坚持“以台湾为主体”。
所以马英九发展两岸关系的出发点和划出的框框,是为了振兴台湾经济,有利于振兴台湾经济又不伤及“以台湾为主体”的事情就做。站在马英九的立场,他这样做,或许认为非常恰当。然而,以两岸发展互动的前景来看,事情就不是这么简单。胡锦涛主席最近在北京召开“人大”“政协”会议期间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讲话,谈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胡锦涛阐述的观点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目的是为两岸同胞谋福祉,途径是深化互利双赢的交流合作。”
“一中原则”不能回避
文章指出,胡主席的立场很明确,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就难以建构,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其最终指向是中国实现统一。否则,不必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问题上首先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基础。看清这一点,就知道在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问题上,马英九的“三不”纲领和胡主席的“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颇有出入的。
事实上,无论是马英九竞选期间还是当选后,在谈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对一中原则都是绝口不提的,他只想以“不统、不独、不武”来和北京“发展两岸关系”。然而,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问题上,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回避不了的。就拿马英九当选后颇为积极推动的“三通”来说,商谈时就必会遇到是属“国内航线”还是“国际航线”的问题,北京坚持一中原则,必视“三通”为“国内事务”,马英九何以应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