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深入贯彻县委、县政府转发的《枞阳县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推动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贴近学校、贴近教职工、贴近学生,决定在我校广泛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师生员工喜闻乐见到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法律意识,提高师生学法、守法、用法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推进依法治校”为主题,落实“五五”普法规划、纲要和决议,大力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全体师生员工自觉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进一步增强师生员工宪法和法律意识;引导学校广大师生员工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努力维护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稳定大局,为我县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工作目标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深入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制实践,进一步增强我校师生员工的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与水平;进一步增强各部门依法治理的自觉性,提高依法管理的水平;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法律意识,提高青少年法律常识的水平,提高师生学法、守法、用法水平。
二、普法的对象及主要内容
(一)学校领导及中层以上干部。根据学校特点,以学习《宪法》、《教育法》、《教师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办法》、《治安管理条例》、《校长行为规范》及依法治校的有关文件为主要内容。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等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领导干部依法治校、依法决策、依法规范办学的能力和水平。
(二)教师。以学习《教师法》、《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为重点。通过集中培训,聘请专家讲座、学法考试等形式,提高教师法律素质及依法执教水平。
(三)学生。以学习《宪法》、《刑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治安管理条例》、《中学生行为规范学校》等教育内容为重点。学校将广泛开展以课堂教育、法制报告会、知识竞赛、文艺节目、模拟法庭、板报、校报、主题班会、参观法制教育基地和德育基地社会实践等活动,开展法制教育。通过法制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树立守法观念和权利、义务观念,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的发生。
三、具体方法和主要措施
(一)加强基础设施的阵地建设
1、各年级组、教研组要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保证学校法制建设,使法制教育成为我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教导处要确保每2-3周安排法制教育课不少于1课时,一学期不少于6课时,学校新学期开学第一节课必须上法制教育课。各授课教师要认真备好课、上好课。各班除了落实课堂教学外,还应在班会活动、团队会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中安排一定的课时进行法制教育。
(1)学生的法制教育要突出宪法教育,要组织学生学习宪法知识,掌握宪法原则,养成尊重宪法的意识和观念,以培养民主法制观念、爱国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要着重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律素质,养成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习惯,自觉用法律规范行为,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意识。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使学生了解有关的教育法律法规等基本知识和学生管理制度;要认真组织《刑法》、《治安处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学习有关保护未成年人权利和保障人身安全方面的法律知识,提高自我保护与自我预防能力。
(2)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结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引导全校学生学法律,知荣辱,明是非,爱国守法,明理诚信,使广大青少年从小懂得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养成学法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
2、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依托派出所、司法所等机构,利用各种教育阵地,开展青少年学法用法实践活动。
3、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建设, 依托家庭、社区、村委和党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关工委、团委等组织,要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和设立家长接待日等形式,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联系,充分发挥学生家长在法制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认真整治校园周边网吧、游戏厅、歌舞厅、酒吧等娱乐场所和违法经营的商业摊点,净化校园环境,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家庭教育为基点,社会教育为依托”三结合的法制教育网络,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二)加强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大力加强法制教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把法制师资培训纳入到教师统一培训中,不断提高其素质和法制教育水平。要切实把工作能力强、思想素质好、工作热情高、关心爱护学生的优秀教师吸收进班主任队伍和学校团队机构,充分发挥他们在学校法制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聘请法制副校长,进一步规范法制副校长工作,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
(三)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积极探索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模式
各年级组、教研组要精心设计、组织丰富多彩的法治教育主题活动,提高我校学生学法用法的能力。加强法制舆论阵地的建设,通过校园广播、黑板报、校园网等宣传阵地,定专栏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逐步增强学生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的意识。积极开辟法制教育第二课堂,举办和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演讲、模拟法庭、校园法制园地等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参与性强的校外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引导学生学法用法活动的健康开展,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治观念、法律素质和公民意识。大力挖掘社会法律教育资源。定期邀请法官、检察官、律师和公安干警对学生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活动,用身边鲜活的法治案例帮助学生认清真、善、美、邪、恶、丑,提高学生法律意识的自育能力。
四、工作步骤和主要安排:
“法律进学校”活动是落实“五五”普法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和重要举措,从现在开始,到2010年结束。我校的“法律进学校”工作分三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2008年1月至2月)学校结合枞阳县《 关于深入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的实施方案》,制订具体的活动方案,重点宣传好“法律进学校”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建立制度,明确责任,安排部署。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各年级组、教研组狠抓落实,做到与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措施到位,成效明显。
(三)自查迎检阶段。(2009年7月至2010年5月)学校根据各年度分步实施计划,进行自查,并针对问题进行整改,形成系统的总结和经验。
五、工作机构和保障措施
(一)学校成立“法律进学校”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汪玉生
副组长:祖昭云、汤润济
成 员:董四清、方睿锋、汪泉明、张文成、程连生、李志中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主 任:祖昭云
副主任:董四清
成 员:方睿锋、汪泉明、张文成
(二)学校建立“法律进学校”活动工作责任制。列入学校工作议事日程,纳入学校管理考核目标,并把考核结果与学校常规工作总结和学期学年奖惩挂钩。
(三)完善“法律进学校”活动的档案管理。做到工作思路明,工作轨迹清,工作效果好。为我校高质量的育人工作提供可靠保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