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602
- 注册时间
- 2010-11-22
- 最后登录
- 2013-3-21
三星会员
- 积分
- 602
- 性别
- 保密
|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旧历小年。[pre] 记忆里没有哪一次不是和家人团聚在一块过年的,即便是小年。[/pre][pre] 但是今天特别。一个人,在外面,心情也特别。[/pre][pre] 腊月二十三.人们称为"小年",意味着一年的小结束。 过去,过小年是"官三民四道士和尚五",就是说凡是家有秀才以上的功名的都在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黎民百姓是二十四日,道士和尚是二十五日。如今北方地区多在二十三过小年。我们家都是二十四过小年。黎民百姓之乡。 过小年的主要民俗活动是"辞灶".就是"祭灶王"。灶王也叫"灶君",民间称"灶王爷"。相传灶王原来是一个叫张单的富家子弟,曾娶一贤慧女子郭丁香为妻,后又体弃续娶李海棠。李氏好吃懒做,不久就把张家财产挥霍一空,改嫁他人。张单家境败落,又遭火灾,双目失明.沦为乞丐。一天,他乞讨到一户人家,主人给了他热汤热饭,后发现施饭者就是他休弃的妻子郭丁香,羞愧难当,碰死灶前,被姜太公封为灶王。 灶王最初只管火,后来受天帝委派为掌管一家的监护神,被封为一家之主。他权力很大,却连个土地庙大小的庙宇也没有,只有一张画像(木板印制的年画)贴在灶墙上。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或"东厨司命主,南方火帝君"的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祭灶时要摆上枣和糖瓜等果品,糖瓜是用大麦发酵糖化而成的食品,据说是让灶王吃了嘴甜,也有的说为了欺住他的嘴,叫他上天光说好话不说坏话。焚香祭拜后,将旧灶君像揭下焚化。换上新像,就算送灶王爷上天找王皇大帝汇报去了。祭灶时还要供上碗面汤(面条),俗话说:"灶王爷本姓张,一年一顿杂面场。"杂面汤是用白面、豆面、地瓜面混合制成,可见灶王爷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如今,祭灶王的人越来越少了,有的改为祭祖了。关于灶王美丽的爱情图腾不知是否真实,但祖宗定是有的,每年此时父亲都会和我们一道上山祭祖,有时母亲也去。去除清明和冬至的祭祖,小年祭祖别有一番印象,因为年尾的气象常变化,固定在小年这天没得选择,风雨无阻的。年幼时我们兄妹都偶有抱怨,尤其是像今天的雨雪天,山路并不好走。长大后我们都明白了这其间的道理,也许这就是文化,父亲是远近有名的孝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兄妹仨都深受其感染。也许这就是根的文化,人们常说传统必须承袭,撕裂是危险的。这是很有道理的,万事孝为先,孝就是最厚重的道。所以每年的冬至清明只要回老家祭祖,我也会带上妻儿,无论多么繁忙。得道者多助。[/pre][pre] 祭灶,为祈福,祭祖,亦为祈福。[/pre][pre] 传统的春节,实为举国祈福也,我们祈祷国之泰,民之安,父母之康,大家好才是真的好![/pr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