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认为,人性本恶。一个人恶是正常,而坚持道德与正义是值得敬佩的,人的价值就是证明自己除恶的功力。这功力来自教育与修养。
在我认为,教育是一把雪铲,把整个荒凉的冬天修饰得生机灵气,虽然可圈可点的景点并不多见,但雪铲飞舞间,世界俨然改变了模样。
因此,教育的失败是决定性的客观,而其成功也是决定性的客观。因为我们除了教育还是社会。
从社会反观教育,从现在反观过去,那过往的历史可爱而令人痛楚,因为它已经是历史,离现实的距离不只是时间,还有那份那如风逝去的单纯与激情。每个人面对岁月流逝的感怀、怅然与沉沦都是可原谅的客观,这是优点,因为这种客观的对比,才显得我们人生不曾麻木不曾虚度。每个人面对岁月的漠然、徘徊和迟钝也是可原谅的客观,这也是优点,唯其如此,才知道我们灵魂中究竟还沉积多少继承和自我的动力。
而此时,所谓万物之灵的人类,正以毫无知觉自己伟大而渺小存在的盲目和愚蠢一往无前,所谓的一往无前,除了那可怜的勇气和勤劳。
你究竟是谁,你往哪里去,你已经走了多远?
无论是教育还是自我修养,一个不变主题是助我们成熟。这应该是个很悲哀的主题。成熟意味简单人生观的崩溃以及作为人的迷失。很多人敬佩智者如孔子老庄,也有很多人敬佩强者如康熙普京,还有人羡慕才华如鲁迅雪莱。但似乎如出一辙的,都在潜意思中安插一个标准的尺子,这尺子竖起来量着身高,横下去,打着屁股。前行,奋进,超越,成就,无聊得更为简单的主题透露着荒凉,在这一年又一年,一季又一季的逝去之中,你可曾问过自己,这究竟为什么?还有多少这样的路给我们走?
偶尔,我们会见到花朵,开在冬天里的春天。美丽是一定的,心动是一定的,而伤感也似乎是一定的。我们能如何?我们不能不合逻辑和道德感的摘下,不能因此而嘎然止步,不能因那在苍凉中的一声呼喊而放弃找寻。路在花侧还是花在路中?我没有勇气再把这样问号打下去,可作为一个有着孔子一样智慧资格康熙一样强者身姿鲁迅一样泛着无穷无尽才华的你,因此而想过哪怕一念的那句话:为什么这一切会存在,存在这花这路这矛盾,为什么我们因此而止步而视而不见而茫然不知所措呢?
显然,因为历史,我已经不知道未来之路,请原谅我在这岁末所见到的来者如雾。你,也有!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