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自己屋里舒服多了!”昨天傍晚吃过晚饭,家住横埠范潭村的左老汉赵婆婆老两口被住在安庆的儿子送回家时,不由地感叹道。两位老人的态度倒让儿女们为难了:想要将老人留在身边孝敬老人,可老人却不愿来城里与孩子同住。
左老汉与赵婆婆膝下有一对儿女,这两年都在安庆成家立业了。平日里,孩子忙着工作,很少能抽出时间来照顾两位老人家。怕两老年纪大了,生活不方便,儿女们想给老人找个保姆,但赵婆婆却不乐意:“找保姆干吗?找保姆不就说明我们已经没用了!只要你们多回来看看我们就好了。”听了这话,儿女们只好放弃这个打算,时常忙里偷闲,挤出时间来陪老人家。
孝顺之心虽为急切,怎奈工作繁忙,家事更是一大堆,多半时候,儿女们也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老人家当然也明白儿女的苦衷,可儿女不在身边,心中总是记挂着、想念着他们。因此,每当儿女一个多星期没有横埠了,老两口特别是赵婆婆总会觉得浑身不舒服,不是这痛就是那酸,头昏眼花没有力气。可当孩子回来时,赵婆婆立马精神抖擞,什么毛病都没了。而顾老汉更是兴奋得喜笑颜开。
年关将近,儿女们的工作也变得格外忙,想想抽不出时间回横埠了,于是兄妹俩商量着将两位老人接到安庆来,边工作边照顾。可没想到两位老人家来得兴冲冲,去得更是急切切,住不到两天就嚷着要回横埠。为啥?倒不是儿女照顾不周,而是他俩实在不能适应城市里的生活。
来到儿子家,老人是吃得好穿得暖。一到晚上,结束了一天工作的女儿女婿还会过来陪伴他们。孩子们陪着老人逛商场、买衣服、聊天喝茶,晚上确实挺热闹。可到了白天,两位老人家就变得无所事事、心情烦闷。安庆地方大、车又多,怕老人外出走丢,儿子媳妇上班前对他们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们千万不要出家门。这不,两位老人家一整天只能在这百来平方米的房子里打转,除了看电视也就只能睡觉,两位老人觉得憋屈。老汉平时不太喜欢呆在家里看电视,他经常会找上几位老汉,大家一起打打麻将、扑克牌。可来到儿子家后,他就没办法去找可以跟他一块消磨时间的朋友,只能坐在家里的沙发上冲着电视发呆了。
“我要回去。我们明天就回去。”前天晚上,在饭桌上左老汉闹起了小情绪。尽管儿子女儿磨破嘴皮想让两位老人安下心来再多住几天,老汉就是不肯。无奈之下,昨天晚饭后,儿子女儿只好驱车将两位老人送回了横埠的家。
“我们很希望他们能够留在安庆。但我爸我妈却不习惯。”左老汉与赵婆婆的儿女很苦恼:不知道怎样才能让父母过得开心。
采访后记:
儿女们在对待老人这方面,内心总是充满了矛盾:一方面,父母年龄大了,需要自己的关心照料,和老人生活在一起是应该的;另一方面,自己工作繁忙,又有孩子需要照顾,负担很重,压力也很大。但从老人的角度出发,他们也需要熟悉的自由的空间,需要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
尽管我们找不到两全其美的好方法,但有一点不能否认:对于老人来说,“精神赡养”可能比什么都重要。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