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些天在网上看到一个调查是:新版红楼你看不看。当时我的心里就跳出一个想法,那就是一定不看,理由就是红楼梦只适合读,不适合看,电视剧永远也无法表达出红楼梦的意境。在中国,说到红楼梦大概有十之八九的人都知道一些,所以就有了一批红学家专门研究红楼梦,很早就有一个说法就是一部红楼梦养活了多少个红学家。而如我等一众普通读者就只能看着他们今天这个解红楼,明天那个证红楼,专家学者满天飞,却没有一个真正的结果。今天开这个帖子,只为和大家一起趣说红楼,不在意那些专家们的观点,我们论坛里的每个人都可以说出你对红楼梦的心得体会,让我们自得其乐吧。
开篇说了这么多,开始转入正题。在我接触的第一本红楼梦是120回的版本,清楚的记得作者是曹雪芹和高鄂,当时就是囫囵吞枣的看了几遍,也分不出哪里对哪里,前几年随着红学的热火,也随潮流看了几本红学方面的书,不看还好,一看之后,就迷茫了,专家学者的观点尽是冲突,且书中不乏文人相轻的言语,后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一个残本红楼梦,叫《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只有16回,这个版本是胡适先生在北京街头一个旧书摊上淘来的,据胡适先生考证,这个版本是目前发现最接近原稿本来面貌的一版,只可惜那本书命运多舛,流传到那个旧书摊主的手上只有16回了。我看的那本是部队图书馆里流出来的,我记得那本书的定价好象是1.8元,多么好的一本书啊,呵呵,如果有机会,我会把那本书的相片发到网上的。自红楼梦问世以来,看红楼梦不看脂批,那几乎等于在乱看,红楼梦流传的版本有十多种,有120回的,有80回的,有78回的,有16回的,在这些版本中,虽然16回的篇幅最少,但她的脂批却是所有版本中最多的一版,由此可见她的珍贵,单就这一项而言,胡适先生对红学的贡献就已经是极大了。
现在人们已经公认了高鄂的续写后40回是伪作,不值得一看,但是人们对红楼梦80回以后的事又极想知道,结果这样一来,又诞生许多新的后40回,其中最可笑的当属刘心武写的一些作品,他居然红楼梦续写了一个情榜,还说这是根据原作推出来的,不是说红楼梦不可以考证,但绝不能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而故意写出一些惊人之语。在红楼梦研究方面,我个人认为胡适、张爱玲、周汝昌这三位的一些观点是经得起推敲地。红学这样火,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流传于世的红楼梦没有一个真正的完本,所以张爱玲曾经说她有三恨,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在张爱玲的《红楼梦魇》中她说到斗胆把宝玉的那句应制诗“绿蜡春犹卷”对上一句“红楼梦未完”,可见曹雪芹的一部红楼梦给后人留下了多少未解之谜,在《红楼梦魇》中张爱玲提出了其实就连“未完”二字也已经成了疑问,是啊,“未完”到底是写完后遗失还是根本就只写了提纲却没有写完成呢,这也是一个谜。也正因为这样,才使我们有了猜谜的乐趣,因为没有标准答案,所以每个人都可以来趣说一下红楼梦,记得北京卫视有个访谈节目的名字叫做一人一个红楼梦,那个节目的内容倒不重要,我倒是觉得这个题目很好,一人一个红楼梦,仔细想想还真对。
“最恨红楼梦未完”其实是因为极度喜爱红楼梦,相信234上也有很多喜爱红楼梦的网友,希望你们在这个帖子的跟帖中说出你们心中最喜爱的红楼梦是哪个版本。在这样一个阳光灿烂的秋天,看了许多伤秋感怀的文字,让我们换个心情来趣说红楼吧!
既然是趣说,总要说些有趣的才好,那么我的第二帖子的名字我已经想好了,叫做《谜中之谜秦可卿》,在那篇帖子中我会和大家一起聊聊这位红楼梦中宝玉的性启蒙者,焦大口中扒灰的女主角,以及她最终的结局。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