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在红尘俗世之中,心情难免有好有坏,有时是因一个微笑而快乐,有时是因一片落叶而感叹,更不用去说那些让人大悲大喜的事了。常常会不明白心情为何会有如此的起伏,于是苍央嘉措有了如下一问。
我问佛:我的感情为何总是起起落落?
佛曰: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涨落,浮浮沉沉,方为太平。
情感的起起落落是因心而动,我想这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可是放眼看去,有些人似乎是天天都很快乐,有些人似乎是时时感叹蹉跎,同样的时光,不同的历程,一切尽在我心,自知,心知,明白人生有了盈缺、涨落、浮沉才是完整的人生,才是真实的生活。不是说每个人都能看透,只希望每个人都能看淡。得意之时莫忘形,失意之时也莫低头,所有的快乐和烦恼不过是你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明白了得失之间的转换,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你会是一个每天都快乐的人。
我问佛:如何能静?如何能常?
佛曰:寻找自我。
我问佛:世间为何多苦恼?
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我问佛:人为何而活?
佛曰:寻根。
我问佛:何谓之根?
佛曰:不可说。
我以为,静与常是每个追求内心平静的人都想做到的,一个人走向成熟的过程就是寻找内心完美的自我的过程,通过一个漫长的过程,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明白自己能做什么,认识了事物的规律。过去常说了解自然,人定胜天,现在应该是了解自然,顺应自然。社会是这样,人也应该是这样,当你认识到人生的规律的时候,你就会释然,你就会平静。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中,你内心的自我就已经在渐渐的成熟了。愿枞阳234的每一位网友都能寻找到自我,不要在红尘俗世中把自己弄丢了。
时间过的真快,没来由的想起了古龙小说里的那一句话,“明明还是盛夏,转眼已近中秋”,在禅心如水系列的最后一篇里想说个小故事。只作淡定的述说,不作解读,因为这故事的主题是“苍生难渡”,面对这四个字,我实在是无法解读。
故事:苍央嘉措15岁被选定为西藏六世活佛,10年后投入美丽的青海湖离世而去。他是一个多情的活佛,但他用最真诚的慈悲让人们感受到了爱和生命的意义。他在任活佛期间从布达拉宫挖地道夜会情人,只是一个冬天的早晨,雪地上留下了他的脚印,于是他的情人被藏教执法者严刑处死,而他却对此无能为力,从此以后,他在宫中写下了大量的爱情诗歌,用以寄相思,爱情的欢乐与哀怨,直至对生命的思索,他的诗歌净化了多少人的心灵。1706年,作为一场政治斗争的棋子,他选择了用投湖自尽这种方式来平息了一场纷乱。爱的时候,他爱是那样的热烈,象尽情燃烧的火焰,唯恐没有一天不去爱,那一刻,他应该是快乐的,因为他知道苍生难渡。去的时候,他却又是那般的从容,一个人安静的走入美丽的青海湖中,那一刻,他应该是平静的,因为他知道苍生难渡。
故事说完了。故事真的就到此结束了吗?
我说:我情愿做红尘路上一颗忧郁的石子。
水湄,绿堤,枫桥。
一潋柔波,撩了风动,软了尘心。
你说,前世我们约定,
在紫藤花铺香的月晚,我们相见。
紫藤花……地老天荒!
长相守,意悠然,纤指冰弦,琴瑟永合。
愿十年渡,百年枕,千年缘。
佛曰:万法皆生,皆系缘份,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 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
佛曰:缘起即灭,缘生已空。
你们只有思之苦,无姻之缘,未看破红尘方为上岸。
我说:我仍愿做红尘路上一颗忧郁的石子.
莫愁湖,风寒轻拢烟雾...
长亭路,目断不知归途...
碎香,凝寒露,心仍执着。
于是
佛曰:苍生难渡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