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是千年铜韵与红色基因碰撞出的璀璨火花,是军政军民手挽手走过风雨、共赴未来的生动见证——
荣光耀铜都 浓情世代传
从双拥示范景区里“军人驿站”的一杯热茶,到军供站标准化建设成为全国标杆;从退役老兵脸上的笑容,到驻铜部队救灾时的背影……铜都大地上,“双拥之花”绚烂绽放。
今年,我市再次荣登“全国双拥模范城”榜单。“江南解放第一城”将这份象征军民同心的荣光稳稳攥在手中,成就了耀眼的“六连冠”。这是千年铜韵与红色基因碰撞出的璀璨火花,是军政军民手挽手走过风雨、共赴未来的生动见证。
传统焕新解锁双拥“密码”
来自北京的退役军人李先生在游览我市犁桥水镇景区后深有感触:“这里不仅景美,拥军氛围更暖,军人驿站、崇军小站随处可见,优待清单清晰明了,太贴心了!”
作为“江南解放第一城”,拥军优属传统早已融入城市的基因。我市不仅创新打造了“三站一单”式双拥景区模式,将“军人驿站”“双拥铜工艺作品创作站”“崇军小站”与“军人优待清单”深度嵌入景区场景,让现役军人、持优待证的退役军人及“三属”尽享免费游览等多重礼遇。更值得称道的是,2024年12月,我市发布《双拥景区建设指南》市级地方标准,成为全国首个双拥景区建设地方标准,被人民网等权威媒体广泛报道,为双拥工作标准化建设提供了“铜陵经验”。
忠诚担当绘就双拥底色
在我市,拥军优属从不是停留在口号上的温情,而是落实在行动中的担当。四年来,军地各级不将双拥当“附加题”,而是作为“必答题”写入发展蓝图,“五个纳入”“六个到位”,实施“四大工程”,双拥工作被纳入政府年度考核与党政军领导政绩考核,出台30余份政策文件,让“军民一家亲”从理念变为制度规范。
数据见证担当:全市各级财政投入部队建设等经费超1.5亿元,100%的军地互办实事完成率,是这座城市对子弟兵最坚定的承诺:你守护家国,我保障后方。铜陵军供站获评全国重点军供站、全国第八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单位,成为全国军供系统首个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单位,树立行业标杆,把“战时保畅通、平时保稳定”的担当,细化成可复制的标准化样本。
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上,交出的“铜陵答卷”依旧亮眼:四年来接收军队转业干部56人、退役士兵2558人,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安置率达100%;出台随军家属就业安置意见,定向招聘事业编制岗位;保障驻铜部队及铜陵籍官兵子女优先择校入学;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比例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构建起新时代双拥长效机制。
军民携手彰显双拥温度
双拥传统在这里代代相传,铜都儿女与人民军队始终携手并肩,推动双拥工作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四年来,“双拥在基层”活动遍地开花:600余名双拥联络员、1600多个志愿服务组织、3100多家“两新”组织汇聚成磅礴力量;86家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与乡镇、边海防官兵家属等结对共建,实现拥军优属“四个全覆盖”。
科技拥军、文化拥军、法律拥军等多元形式蔚然成风。我市设立双拥医院,实现优抚对象医疗“一站式”结算;推出429条优待目录清单,设立28家军人驿站,让尊崇看得见、摸得着。我市与“铜陵舰”深化共建,授予官兵“铜陵荣誉市民”称号,专门创作舰歌、舰赋。“你守海疆、我暖家乡”的具体行动,在军地之间架起连心桥,军地情谊在双向奔赴中愈发深厚。
文化浸润传承双拥理念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枞阳县双丰村退役军人胡晨,临终前捐出5个器官,成为安徽省首例退役军人器官捐献者,用生命诠释大爱;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典型张刚、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曾先……一个个闪光的名字,成为全市双拥工作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我市注重以文化人、以情动人,不断拓展双拥宣教阵地:改造提升15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双拥主题公园等新平台;以铜版画为载体制作双拥工艺品,创作《以大爱之名》等双拥文化作品,编印《生命的绽放》等红色书籍,让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肌理,让双拥理念深入人心。
双向奔赴同写双拥答卷
驻铜部队同样情系驻地、反哺人民:“没有子弟兵,就没有源潭村的今天!”老洲镇源潭村村民的感慨,道出了子弟兵对群众的深厚情谊。作为铜陵军分区挂钩帮扶村,军分区投入120多万元助力脱贫,建成多个产业基地,推动村庄实现脱贫出列。此外,铜陵军分区和武警铜陵支队累计落实220余万元帮扶资金,支持村集体项目与基础设施建设,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据统计,近年来,驻铜部队各单位共出动官兵8000余人次、民兵16600余人次,圆满完成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与190多家单位结对共建,帮扶贫困学生240余人,走访群众670余户次,捐赠物资和慰问金16万余元;开展“慈善一日捐”等活动,筹集善款16.5万元……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军队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站在新的时光坐标上,我市双拥工作从未停下脚步。就像长江奔涌不息、铜火世代相传,这份刻在骨子里的双拥情怀,终将化作更暖的春风、更劲的号角,让军民同心的花朵,在铜都的每一寸土地上,开得一年比一年热烈,一季比一季芬芳。(邓妍) 来源:铜陵新闻网—铜陵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