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县是人类文明发源地 学术指导:原北京人文学院初创校长 周宏兴教授 座落在安徽省枞阳县项铺镇境内,从柳峰(太华)山向南,经卧牛山向南延伸的火龙岗余脉,至白石村境内的最南端张远庄,有颛顼筑的台城,上设明堂,后为帝喾明堂。“幽”是根据地形相形而来的,中间山冈凸兀,二边都有山坳,构成“幽”字形状。 在白石村境内,吴祖庄至项金村小步桥发现伏羲时代遗物较多,老油坊为尧时太庙遗址,发现了少昊时期遗物、句吴回墓葬等祭祀遗物。柳阳镇为古止、虞遗址,束庄、陈庄为尧舜古城遗址。在远庄遗址上发现了次民氏、泰壹氏、辰放氏、祝融氏、皇覃氏、有巢氏以至高阳、帝喾时遗物,以及夏商时期遗留,其时间跨度约几十万年。 马埠山南北形成的支岗,为“虎”的相形。以马埠山为头,构成古写“吴”字,北面加一“止”构成“虞”。古代称呼很多,据唐朝《括地志》记载:“河东雷首山,一名薄山,亦名蒲山,亦名历山,亦名首阳山,亦名襄山,亦名荆山,亦名渠猪山,亦名独头山,亦名吴山,亦名中条山”。马埠山为古代天子祭祀地方,又称圆丘、顿丘。以石溪河这片水域为中心,本地习惯上称项铺镇、白柳镇南部为河东,浮山、义津镇称河西、会宫镇称河南,这是小区域称谓。 一、远庄文化遗址发掘 由于天天高速出口经过此处,2024年,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对远庄古城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远庄古城遗址属于台城,其东、南、西三面低。遗址是在玄武岩地貌的山丘上,用黄土筑成台的,上面建筑明堂,为古代帝王宫殿。 【发现一】烧土层。从挖掘的文化层来看,不但发现烧土,还发现至少三次大规模夯筑堆积层。 【发现二】文化层一。中心区域有四个夯筑层,A、B、C三个层上均有陶残片,A、B二层有砖瓦残片。 【发现三】文化层二。下面三个层次很少有陶片,可能为明堂主要位置。 【发现四】门户门阶。还发现古代门户、门阶乱石,测门的方向呈子午向偏东,门阶右下方,有一条阴沟。 【发现五】阴沟。阴沟是用残砖、瓦、瓷碗等堆成的。个别砖上有雕刻痕迹,瓷碗残片为古瓷平底碗。 【发现六】部分古陶。考古人员提取部分陶片,约有十几袋。从发现陶片上的痕迹来看,有卉草、手组麻、机织麻布。
卉服约在伏羲氏时或更早,大庭氏时开始麻的种植,黄帝时开始机杼织布,机织麻布应该在此时。 【发现七】灶坑和火灶发现。灶坑上面发现陶釜,目测大灶坑直径约在2.5米左右,能为多人提供就餐。 火灶出现在遂人氏时期,单灶的发现,说明古籍记载是真实的。遗址还分别发现了华胥印节、遂人氏官符。 【发现八】墎葬。墎葬在远古时期,规格非常高的墓葬形式。远庄遗址西侧为古代墎墓群,上世纪七十年代农田改造时,基本毁掉,墎砖被村民用来砌坎。幸运的是发现了十块墎的封砖,有文字可辨的:辰放氏、有巢氏、庸成氏、神农氏、卷须氏、粟陆氏、阴康氏。墎葬形式是在地面砌砖,周边堆土,留有门,人在弥留之际,进入墎,死后封门,孝子相守墓三年。本地相传,人在焦尾子后,就进入墎,里面放有罐、碗,盛有干粮。 除了发现有巢氏封砖外,还发现了巢的祭砖“巢国哀悲”,“有巢国之师”以及巢字货币。《说文》鸟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 管子发现古代帝王冢有七十二座,夷吾只辨认十二座。墎的封砖发现,证明古籍记载是真实的。很明显,管子所说的太山非今天的山东省泰山。 【发现九】螺墓葬。早期原始人死后,用茅草掩盖尸体,后来用河蚌壳、螺等覆盖。根据土层和墓中古陶瓷碗残片判断,时间约在高阳氏筑城以前。结合在尧陵碑发现的瓷碗残片和其它地方墎里瓷碗,以及此处发现的瓷碗残片,瓷碗制作时间,约在黄帝时期或更早。 【发现十】坑葬。发掘中,还发现了二具古人尸骸,用土掩埋,根据残骸判断为非正常死亡墓葬。从头顶盖到下颌距离约22cm,人的身高约在1.5米左右,为成年人。 【发现十一】棺葬。棺葬始于夏禹。在发掘中,发现二俱古代棺葬。A号棺木长度约170 cm,棺木疑似桧木。B号棺木长度约160 cm,疑似桐木,二俱都不是近代石灰下葬的。可以推断人的身高约在150-160cm左右。 从人工堆积的黄土层、烧土、火灶、门阶、古代帝王墎墓葬、人物图像、不同时期古陶器残片、有古文字图符的砖瓦残片、货币、印节、官符、饰物、石刀、耒等遗物分析,远庄文化遗址具有古代帝王建筑明堂(宫殿)基本要素,至少经历过三个重要历史时期。 二、昆、吾人物像发现 在远庄台城遗址西侧,何家坟附近,见《远庄遗址示意图》,发现了以鼠为氏族标志的人物像。 【发现十二】“吾”字人物像。遗物造形为鼠的头形,材料黄色混合岩石粉制模烧制而成,有包浆。 阳面为“虙”字构成人物像,阴面为女子鼻子隆起造形,为倒立“幽”字,侧面为“吾”字构成的人物像。可以解读为:子为吾氏,父为虙氏,母为幽氏,属于子为父母作像。 伏羲氏陵位于远庄遗址东侧约150米,名为“风吹罗带”,又称风陵。远庄遗址早前或为虙羲氏妻子幽氏所居之地。颛顼时称幽房,帝喾时称幽宫,舜帝时称幽陵。其西侧为昆氏、吾氏所居,非夏朝昆吾氏。
【发现十三】“昆”字人物像。遗物为玄武岩经高温后,雕刻而成,为鼠头造形。 阳面为“昆”字,侧面为鼠头造形,后侧面有字符雕刻,残缺,不好解读。 【发现十四】鼯鼠头像。材料为原石雕刻而成,未经高温处理,没有发现文字,或有文字图形已经分化。 鼯鼠,《尔雅·释鸟》鼯鼠,夷由。也写作夷繇。 枞阳浮山、白云岩三百多个洞穴及周边零星洞穴,为初始古人类提供了群居条件。到巢居时代,在今天的枞阳县项铺镇境内发现了古人留下的遗址、遗物、文字图符,大多数与古籍记载相符,证明了枞阳县域为古代文明发源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