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桐谿存稿》校注问世 一代名臣文献重光
四川 钱谦谦
2025 年3 月16 日,明代刑部尚书钱如京的诗文集《桐谿存稿》校注本正式面向社会发行。这部在历史尘埃中沉睡了四百余年的珍贵文献,在枞阳钱氏后裔钱奕珠先生及一众同仁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历经两年的精心校勘、整理,终于以全新面貌与世人见面,为明史研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资料。钱奕珠先生身为钱如京从十五世孙,为本次校注工作付出诸多心血。
《桐谿存稿》堪称透视明代社会治理的“活化石”。该版本为明嘉靖乙卯年(1555 年)刻本,现收藏于南京图书馆,全书共收录钱如京诗作八十七首、文章四十六篇、奏疏二十四篇,以及书札三十六篇,总计七万余字。在这之中,二十四篇奏疏聚焦明代军事边防、民族政策、司法改革等关键议题,真实记录了弘治至嘉靖三朝的政治实践。钱奕珠先生在整理过程中,通过比对《龙眠风雅全编》等相关文献,新发现十一首佚诗,使得钱如京诗作总数增加至九十八首,进一步丰富了其文学成就与形象。
钱如京(1478 — 1544 年),籍贯安徽桐城,官至刑部尚书,政绩卓著。在任天津巡抚巡按广平清河县时,他不惧权势,多次上疏奏请免除莲花池税赋,让数千户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提督两广军务期间,他开创性地设立土司考核制度,成功平息边疆械斗;担任刑部尚书时,秉持“恤刑慎罚”理念,在宗庙火灾案中解救了误拾碎金的士兵,因而赢得“钱青天”的美誉。枞阳学者陈靖收集整理的《钱如京传集》,进一步丰富了钱如京的生平事迹,生动展现了枞阳钱氏绵延八百年的优良家风。
当下,钱如京的廉政事迹被多地政府深入挖掘,实现了历史精神的现代转化。河北清河县纪委拍摄微电影《钱如京在清河县》;桐城市六尺巷廉洁文化陈列馆为钱如京设立展区,并制作浮雕铜像;安庆市打造“钱牌楼”历史文化街区,以“如京风华,盛启如今”为主题,建设廉政文化景观带。
《桐谿存稿》的整理出版,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接力,得到了枞阳县委史志办公室、铜陵市历史文化研究会、枞阳县图书馆、安徽钱镠文化研究会、合肥熙宇书院、繁阳钱氏五修宗谱编委会等机构,以及乡友何文宝、枞阳家谱馆馆长陈靖的大力支持。校注团队采用数字化技术与传统考据相结合的方式,推出繁体竖排(500 册)与简体横排(300 册)双版本。合肥熙宇书院钱志刚先生精心设计封面,知名书法家钱开寿为本书题写书名,各方齐心协力,完成了这场跨越五个世纪的文化传承。繁体竖排版出版后,钱奕珠先生第一时间向安徽钱镠文化研究会赠送300 本。
4 月3 日,钱奕珠先生向临安钱镠研究会赠阅180 本《桐谿存稿》,并分发给参加清明祭钱王活动的宗亲代表;4 月4 日,钱奕珠先生赶赴繁昌参加颁谱仪式,赠送《枞阳钱氏八百年》100 本、《桐谿存稿》50 本,此举不仅增进了两地宗亲间的联系与交流,也有力推动了钱氏文化的传播。
钱奕珠先生感慨道:“我们不仅复原了珍贵的历史文献,更感触到一位古代廉吏的崇高精神世界。这是我的幸运,也是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作者简介
钱奕珠,1947 年出生于安徽枞阳县,为军队转业干部。退休后,他全身心投入到钱镠文化、谱牒文化,以及安徽历史文化名人钱澄之的研究工作中。先后编着、编校出版《枞阳钱氏八百年》《吴越史记》《吴越国年表》《钱澄之年谱》《藏山阁存稿抄本》《桑榆随笔》《柳溪遗稿》《桐谿存稿》等作品。他还执笔编纂《枞阳钱氏合修流光宗谱》七部二十卷,共计六百五十余万字,并编修《吴越钱氏镜水公支谱》等五部支谱。目前,钱奕珠担任枞阳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铜陵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枞阳钱镠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徽(庐阳)钱镠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持续以实际行动践行文化传承的使命。
本书已获奕珠老师赠阅,幸甚之至,非常感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