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303
- 注册时间
- 2009-5-28
- 最后登录
- 2016-11-3
四星会员
有家的日子,从喜临门开始!网址
- 积分
- 2303

- 性别
- 女
|
早上天刚亮,生物钟将我催醒,打开窗帘,马路上已有早起的人们三三两两的往江畔去晨练。洗漱完毕,下楼去想一睹老街风采。屯溪我准确的说,还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接触。第一次是近20年前,到温州进货,回来司机把路跑错了,只好绕道屯溪回家。我住的地方尽然是那次路过屯溪时所经过的屯溪老大桥大桥。冥冥之中真的是一种缘分。
步行几分钟,远远的就见一石质牌坊矗立街口,上有“老街”两个金色的大字。从石碑上的老街简介得知老街的渊源和变迁。历史上,屯溪是由三江汇流之地的一个水埠码头发展起来的。老街的形成和发展,与宋徽宗移都临安(即今日的杭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外出的徽商模仿宋城的建筑风格在家乡大兴土木,所以,老街被称为“宋城”。元末明初,一位程姓徽商在老街兴造了47所店铺,这是老街的雏形。清朝初期,老街发展到“镇长四里”;清末,屯溪茶商崛起,茶号林立,街道从八家栈不断延伸,形成老街的规模。
信步走进老街,宛如到了宋明朝代。街道狭窄幽深,街上的路面是清一色的褐红色麻石板;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店铺叠致有序,全为砖木结构,粉墙黛瓦;窗棂门楣有砖雕木刻,技艺精湛;屋与屋之间是高高的马头墙,构成了徽派建筑群体美。这时的老街是宁静的,游客尚未到来,商家亦由于夜市的辛劳或许还在梦中。突然,一家店铺开门的声音传来,不由望去。只见店家悠悠的打开了木锁(从里面抵住,门从外面无法打开),一块块的将木门从石槽中卸下,有条不紊的靠在一边。两只燕子欢快的鸣叫着从刚开的门缝中飞出,往里一瞅,木头横梁上有一很大的燕巢。我想,或许它们的祖先原先住居在临安吧。真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再入老街已是夜色阑珊。夜幕下的老街和早晨的她判若两人。灯火辉煌,游客如织,各式宫灯将老街照的如同白昼。各种肤色,多钟语言的人们在这里交汇。这里的商品大多是文房四宝和奇雕异刻,也有当地的土特产,商贩们会不时的用英语和外国友人讨价还价。我此时只是一个看客,在台下欣赏着这里所发生的一切。
如果把老街的早晨比着恬静优雅的“徽州女人”,那么夜幕下的老街就是一位衣着华丽的“贵妇人”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