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35|回复: 0

[文化] 五公祠碑记 明 钱如京

[复制链接]

24

主题

10

回帖

300

积分

二星会员

积分
300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24-10-27 19: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

五公祠碑记两件

(一)明朝尚书 钱如京(1478—1544)桐城(今安徽枞阳汤沟镇)人撰写于嘉靖 丙戌(一五二六年)

五公祠碑记
(载《清河县志》)
钱如京

    02.jpg


         大家杂耍公众号按语:清河县,今隶属河北省邢台市,古称青阳。清河五公祠始建於嘉靖九年(1530年),十余年后水毀。嘉靖庚子(1540年)春重建,規模宏大,重置少師桂洲夏公、桐溪钱公、双岩樊公、太守华公、张公五公之像。乙巳年(1545年),蜀唐擢守广平,礱石以紀五公之名並書籍貫。

      枞阳县文化学者钱奕珠先生,在整理《桐溪存稿》中,偶获《清河县志》,发现存稿和县志中有相同文稿——钱如京撰写的《五公祠碑记》。进一步梳理,清河五公祠,先后由钱如京、赵廷瑞撰写过两件碑记。

       比较而言,清河五公祠有三个特点:

       一是,将祠名称作“五生公祠“,在名人贤达健在(生)时就为其建祠,予以褒奖、彰扬;二是,将祠之碑记庄重地载入县志;三是,被尊奉的贤公本人为五公生祠撰写碑记——钱如京即此。不过,钱公的碑记涉己文字谦逊、得体,颇具文人品性。
       鉴于上述,本号发布《清河五生公祠碑记》,供朋友们阅读、品尝,比对、研判。

                                                                碑记正文:

          今畿内邑有清河,地多卤薄,其东南二十五里有地曰莲花池、曰新集,约七百余顷,久芜不治。我祖宗重本劝农,听民开耕,永不起科。后德府指为隙地,请于朝,而与之嵗课银一千七百余两,而民始困矣。武皇临御初,庆阳伯夏儒,以戚畹新贵,奸人乘间,献以前地,值逆竖播威,矫命大臣往按之。时下邑愚民闻天使之至,惕若雷霆,皆窜伏苟生,悉听奸人指画,增定课银一万三千余两。民初偿以蓄资,再及牛具服用,又再及妻子。而所遣者,率依凭城社,益肆其虐,民弗堪命,有徒亡者,自经者,投于河者,无所于控,则羣诉于天庭下,有司议谓业有成案,弗敢更。民复疏十数上弗止,停阁积年。

正德壬申嵗,余奉命出按畿内,印驰往询之,见其城巿萧条,田野外人烟断绝,止有羸民数千遮号乞生马首,羣情汹汹弗能靖。时郡守华津民者,亦留心民事,乃与议利害,具实以闻,乞如德府旧征,而原疏过情者仍以欺人抵法事。下台如议,以覆武皇。可其奏民虽欢,若更生而力犹未尽纾也。今皇上御极之年,覃布仁恩于海内,民复数上之,上命台谏官覈实,悉蠲其增课地复归民而止,以正赋通均,其征民始乐,业日就治熙矣。

阅嘉靖乙酉冬,予以浙江宪使入觐之临清,舟止于冻,乃令士人募车以行。时民有宗安者业于车,闻予姓氏,谓之曰:得非昔日之钱公乎?因诸予舟物色之。遂转相招告,次早挽车而至者数十乘,道经新集,老少遮道而告曰:我辈德公无以报,今祠公于此图像于家,以永世世。予车览之,则有新建二嗣,左曰绣衣钱公生嗣,右曰太守华公之祠,予惕然以省。众乃合词而请曰:我辈民隐,非公其孰逹之天听,事之颠末,非公其孰知,愿为我记之。予以行迫未之许爲,酌村醪数觥而就道,众乃攀送数程而别。予时去按十有四年,而华守已物故久矣,非有爲而爲者于乎斯民也,其所谓击壤之遗民者非欤?而谓古今人不相及者,是诬世之言也。后予移官贵阳,旋泊油坊集,而宗安及其居民王景山辈迎候,固申前请,聊出此以复之,亦因以识愧而警夫有位焉!

(《桐谿存稿》文名:“过清河县新集覩居民新建生祠纪事”,时有增删。)


(二)

五公祠碑记

明朝尚书  赵廷瑞

(1421—1549)明开州今河南濮阳人

撰于一五四五年嘉靖乙巳(1545年)

(见于《清河县志》清•光绪九年刊本521-525頁)


      廣平輔郡也,其屬邑清河。地鹵斥圩,下民恆苦,水患極寠,且艱東南新集鄉曰:蓮花池者,國初有沮洳田七百餘頃,令民開墾,蠲其稅,後德藩以爲閒田,請之田遂入德藩,嵗徵銀一千七百兩,民始告病。正德初,逆監擅權,奸人乘機投獻戚畹慶陽伯夏儒,因請爲莊田,賂逆瑾差中使來括地三千二百餘頃,嚴刑迫民歲課十倍於昔,民至鬻產易子不能輸,愁苦無聊,逃亡相屬。

      而豪勢僕棣多市井罔頼,橫行鄉邑,有司相顧,恣雎莫敢誰何,民罹其毒,屢叫閽陳訴不報。

正德八年,桐渓錢公時爲侍禦,按歴茲土,閱積歲奏牘,知其情力爲陳請,命廣平知府華君査理,始得減課如德府之數,畝徵銀五釐二毫五絲,然瘠土之民財力俱困,譬之廷羸之人,雖扶策強步,病根猶在,而豪猾每於常課之外,垂楚剝削必極其欲,而後已加之水患,相仍蝗蝻為災,轉輸不前,控訴無計,哀鳴嗷嗷,相視待斃。又羣往申訴於朝,恭際皇上禦極洗滌弊政,百度維新,敕科道部屬才望德器,爲朝廷所推者往勘。於是令上柱國少師桂洲夏公奉命行焉。同事則前兵部尙書雙巖樊公,以禦史行武昌知府張君,以戸部主事行比至桂洲公,矢心徇國,得其奸狀,清河被害之實具疏聞朝,乞以地歸諸小民,止輸常賦,天子可之,詔奪以還民俾世惟政之供,毋變貴戚斂手屏息,而烝黎始知有生之樂矣。於是逃者、復病者起,困苦瑣尾者謳歌忭舞,偏於四野,漳洺之間,熙熙然一樂國也。

       邑人懼無以圖報,遂相率立祠,肖公而俎豆之朝夕展拜十餘年後,祠爲水圯。嘉靖庚子春,邑民葛振綱、宗舜等,乃聞於撫巡,為措財以新之。明年春三月工告成,祠堂五楹,中設五龕,正中少師桂洲夏公之像,桐溪錢公、雙巖樊公翼其後,太守華君、張君之像侍其左。後寢五楹,前後東西各有廡廡各三楹,碑亭二座,大門儀門各三楹,前立綽禊,後闢園圃,繞以崇垣,甃以文石扁曰:崇功慕德生祠。擇主者守視扃鑰,可嗣祀,置田五十三畝,爲主祠者衣食之供,凡所以裨於祠者,靡不周盡。

       嵗乙巳,蜀唐君來守廣平,乃礱石以紀之:少師名言,字公謹,別號桂洲,江西貴溪人;錢公名如京,南畿桐溪人,官刑部尙書;樊公名繼祖,山東鄆城人;華君名津,無錫人;張君名希尹,臨清人;唐君名擢,富順籍,南昌人。銘曰:

河山兩界,畿輔黃圖。昔有羨田,爲灌莽區。

在昔先朝,令民開墾。併蠲厥稅,誘之趨本。

巨藩肆侈,逆豎播權。殃民括利,眾始騒然。

浮靉障天,妖狐當路。嗟嗟彼民,呌閽何訴?

我皇嗣統,萬象更新。解煩滌弊,民怨乃閒。

遄命近臣,荷鉞往勘。彈劾孔嚴,權螡亦憚。

龍庭入奏,帝為允俞。明詔一下,彫瘵旋蘇。

民食民衣,明公所賜。向也流離,今悉順治。

崇功慕德,慈母是依。創祠肖像,如翬斯飛。

閟宮盤盤,歲時虔享。桂酭蘭餚,登歌在上。

行山屹屹,洺水泱泱。山沏川竭,勳德靡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图教程|( 皖ICP备19025135号-3|皖公安备案号34082302000108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 14:0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