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呼啸着,窗外正下着倾盆大雨,此时已是深夜,只有一盏灯还亮着。
她在昏黄的灯光下静坐,翻看着什么,额前的一缕发丝滑落在她的脸颊上,她恍若未觉,什么东西正在她心底酝酿着,如这深夜一样浓稠。
早上的谈话让她思绪万千。
"你真的确定了?再考虑一下吧,敦煌的日子很苦的,你一个女孩子,熬不过来的。″父母苦口婆心的说道。
"我不怕吃苦。再说了,去敦煌一直都是我的梦想,如果当代青年都像你们说的那样只是怕吃苦就放弃自己的梦想,那又有谁担责?谁来保护这段文明?当代青年难道不就是在青春年华勇敢追梦,敢吃苦,敢奋斗吗?这不是你们教我的道理吗?"
思绪回到眼前的图片,这一张张照片都是来自于同一个地方——敦煌。她知道这一去,可能很久都回不来了,父母说敦煌的日子苦,她又怎么会不知道?可是如果她因为怕吃苦就放弃去敦煌,那么青年奋斗的意义在哪?不就是为了中华复兴吗?
"以虬枝之火亮国之葳蕤,青春年华投身中华大地。"扉页上的座右铭纵然点醒了她,她不再迟疑,即使前路再艰难,即使只有她一人在黑暗的朝圣路上,她也要坚定的走下去!她要为复兴中华文明出一份力,虽然这份力薄如微光,随时可能被黑暗淹没,但她愿意成为一盏灯,可以为后辈照亮哪怕只有一小段路。
东方已经露白,黎明撕开了一个口子,钻了出来。
“是时候了”她想。
她起身打开房门,爸妈早在门外等候。"吃个早饭再走吧。"她的眼睛不由得湿润了。"一定要走吗?"她不由向自己问道,"一定。"她又听到自己的回答,而这两个字就像在她的命运之门上又扣了两下,把她推向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生轨迹中去。
去往莫高窟的这条路上有她导师和两个提灯带路的年轻人,沙尘满天,当地人格外热情,路上不停地向她讲述着那个关于壁画的故事。
"那个美国人就拿铲子在铲我们的壁画啊,她以为这样就能可以把我们的中华文明的瑰宝盗窃走了吗?不!壁画只有在莫高窟的墙壁上,在中国人的手里,这个壁画才是完整的,才能散发出光亮!"年轻人愤愤的说道。
听到这,她与导师对视一眼,一盏坚定的灯在她们的心中亮起。
从那天之后,她经常独自一人熬到深夜,废寝忘食的查找着各种文献,深夜里,常常只有她的陋室点着一盏孤灯。
修复壁画的工作是孤独且艰难的,不过她愿意一直点着那盏灯,直至它的油燃尽,到那个时候,一定有新的灯油续上。
不知何时,敦煌的夜里点的灯越来越多了,她的头发也越来越白。而今,她一生都在执着的事业,也有很多像她年轻时一样的青年,满怀一腔热血来到敦煌,那个曾千疮百孔的敦煌,渐渐被灯光晕染,祖国也越来越富强,她知道,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青年就是那盏灯,在这个新征程上奋进再奋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她们这一辈的灯也许已经油尽,但是会有不断的青年来传承她们的事业,促进中华文明复兴的路上,她们必将在万家灯火中凯旋而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