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20|回复: 1

[建议] 观点:应试教育

[复制链接]

852

主题

5986

回帖

2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27979

灌水天才奖枞阳234社区帅哥勋章幽默大师奖优秀斑竹奖爱心天使勋章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0-7-28 19: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ont=楷体_GB2312]应试教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应试教育通常被视为一种偏重于通过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水平的教育制度,与素质教育相对应。这种教育制度于流行于东亚地区和太平洋地区,如中国大陆、台湾、日本、香港、韩国、新加坡、印度、韩国、朝鲜等。


起源


应试教育起源于中国的科举制度。公元581年隋朝创立科举已有将近1500年的历史。是为科举制度的延续。自古就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说法。
[编辑]应试教育国家的表现

[编辑]新加坡

新加坡就读的学生在入学后的第六学年,第八学年,第九学年以及第十一学年均有一次全国性的考试,其通过联考方式,确定部分学生是否就读于更好的学校以及是否应当分流向职业教育学校。学生为在单一指标的考试最终分数上取得高分,能且仅能通过应试方式去实现。
[编辑]中国大陆

中国大陆在近乎完全公有制办校的国情下,虽在不断改革和探索,但始终存在着难以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问题, 在诸如中国和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里,全国性的考试几乎是当前唯一的选拔指标,也仅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人们能够平等的竞争,而不至于出现选拔指标混乱的局面。而事实上,中国大陆已经在不断的探索如何才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某些时候可能由于国情原因,实施难以奏效,并且过多的以行政手段方式调控,可能也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诸如将体育成绩纳入考试成绩,这不仅不能使学生主动而积极的锻炼,反而是为了考试而做针对性的训练,最后适得其反。对于这些问题是否真的是应当向西方已实现素质教育的国家学习和借鉴。

[编辑]对应试教育的不同看法

[编辑]支持
支持者大多认为应试教育能够促使学生学习,且认为这种以划一标准评估学生能力的方式较为公平,较少出现因为个别评核者的偏好而作出不准确评估的状况。也有人认为应试教育大大提高了中国农村人民的文化水平。
支持者认为,“以分取人”是当前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然而这无法掩盖高考移民与跨学区就读现象的存在。
支持者认为,应试教育才能教育出高素质的人才。他们认为,美国等西方国家因采用较灵活的教育方式,而导致同龄学生学力程度不如东亚学生(特别是数学等自然科学条目)。
一部分学生受应试教育影响已深,认为考试就能带来生活的幸福与较高的社会地位,以“考熟,考透”为光荣[1]。

[编辑]反对
反对人士认为由于应试教育较片面地注重知识以及重点的记忆和灌输,及在教育的过程中普遍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因此被一些人视为是学习效率低下的教育模式,被评为填鸭式的教育,死记硬背的学习。反对者在学生和教育学者中占了很大部分。他们认为应试教育抹煞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意,增加学业负担,使学生向片面的分数追求,不利于学生的正确发展。很多学生因为负担压力过重导致出现精神问题,自杀或者杀死老师,但是并没有引起教育机构足够的重视。但反对者没有提出公认的更好的教育体制作为替代,大多停留在批评的层面上。

对应试教育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价值观的扭曲:学生被培养分数至上的错误价值观,不注意其他方面的培养,而导致生活能力极差。进入社会后,原先追求的目标分数变为名利金钱,以至于产生“为了个人利益可以不择手段”的想法。
对学生心理造成重大损害:在应试教育制度下,考试成绩成了唯一的评判个人成就的标杆。不少学生因成绩差而导致自信低落,心灵扭曲,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学生自杀率及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断攀升。
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应试教育体系中地位低下,几乎没有任何干涉教育体制的权利,导致教育体制得不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教学内容也随之超出学生的接受能力,违背学生的利益。
唯分是举,埋没不擅长考试但有能力的人。
不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导致出现“高分低能”,以致被讽为“应试教育是个筐,什么垃圾都能装”
破坏学生学习积极性。
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导致休息不足,效率低下,进而恶性循环。
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缺乏独立思考,已经达到了无法形容的地步。
违反“五育并重”的教育原则,不利体育、艺术能力和多元智能的培养。
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上补习班,影响正常作息。
应试教育只重视成绩,忽略品德教育,学生品德普遍不好。
应试教育培养的高分学生,大部分脱离群体,性格怪癖,未来渺茫。
增加近视率(目前中国大陆近视率为全球最高),恶化学生体能及健康状况。
性教育被轻忽,致使未成年人性偏差行为不断,未成年人怀孕问题恶化。
“高考状元”多半一味依“热门专业”选填专业,导致就业后成就与其他人无异。
不少学生在大型考试结束后,将课本与辅导资料抛入天空,或当作垃圾一般丢弃,甚至是烧毁来达到发泄的目的。不少中学生结束高考进入大学后“疯玩”,以致于荒废学业。这些都与应试教育所造成的长期压力过大有关。
由于在应试教育中,重大考试多是“一试定终身”,机会只有一次。因而应试教育被一些人认为是一场豪赌。
在中国大陆,近些年由于大学扩招导致就业困难,常常出现数十人争抢一份工作的情况,大学生起薪甚至低过农民工[2],导致“读书无用论”再度兴起。
2007年6月1日颁布的新版《未成年人保护法》即试图遏止应试教育。

[编辑]默许
默许者主要包括校方、部分家长及学生等,默许的人占了社会中的大多数。他们认同应试教育存在着弊端,同时亦认为这种制度不能或一时不能改变,因此只能按照它的规则走。

[编辑]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试教育弊端在东亚日益显露,因此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到目前仍未有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案。一般认为应试教育与升学主义和各地的大学入学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大学入学试指挥棒的效应一日不除,教育制度的改革就难以前进。
东亚各地的教育部门都多次试图进行教改来降低学生的压力与负担,结果多是成效不彰。中国大陆的教育部门曾经多次进行“减负”,并连年打出“素质教育”的口号,然应试教育之风气丝毫未减。


与应试教育相关的作品

《儒林外史》(中国古典小说)
《孔乙己》(五四时代小说)
《拒绝联考的小子》(台湾小说)
《小孩不笨》(新加坡电影及电视剧)
《尖子攻略》(香港电视剧)
《补习天后》(香港电视剧)
《女王的教室》(日本电视剧)
《龙樱》,亦称《东大特训班》(日本漫画、小说及电视剧)
难忘童年前编惊险魔鬼教室(网络小说)
《三重门》(韩寒写的著名畅销小说)
《危险心灵》(台湾小说及电视剧)
关注枞阳人,了解枞阳事,欢迎访问《枞阳二三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8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网站版主

人生努力,便是成功的开始!

积分
43686

新人进步奖灌水天才奖枞阳234社区帅哥勋章爱心天使勋章优秀斑竹奖

性别
发表于 2010-7-28 20: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试教育到目前仍未有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案。
­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