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二三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查看: 892|回复: 0

[文化] 田间故里麦园庄(连载之四) 钱奕珠

[复制链接]

16

主题

7

回帖

220

积分

二星会员

积分
220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23-9-25 16: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田间故里麦园庄(连载之四)

钱奕珠

麦园庄照.png

06. 镜水浸润上马石
    钱志立,田间先生之父也。字尔卓,号镜水,邑庠生,赠儒林郎。生于明隆庆丁卯四(1567年),卒崇祯庚辰(1640年),享年七十四岁。镜水公在易学上有很高造诣,时称理学大师。其子钱田间自幼受其教育与传授,后来在易学领域获得重大成就,著《田间易学》问世。
                             
                           上马石.png

                               (图片钱新华提供)
这座上马石,为青石质地,雕功精美,一石分两级踏步,两级高度皆约尺许,宽一尺八寸,长三尺左右,重千余斤。由于年久,上马石表层常为顽童敲击,留下了班班伤痕。
  过去只听老人们讲,从前庄上出了朝廷命官,凡路过本庄的官员,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因此这上马石是供来往他们上马下马使用的。年轻人追问究竟,老人家谁也说不出一个子丑寅卯。年轻的人们好奇依旧,一代又一代在追问其详。
  传说毕竟是传说,故事终究应有正确答案。笔者近些年修谱兼读《田间文集》考证,原来这上马石是镜水公使用过的遗物。
  明朝之末,位于长江岸边的古镇枞阳讲学之风兴盛,枞川三老方学渐、赵鸿赐、童白澄皆以布衣身份时常召集远近的学子同志于此研讨辩论,倡扬王守仁的心学思想。为了讲学的需要,千余户的镇上竟建有几处会馆,其中的一处称为辅仁会馆
  辅仁会馆为童自澄先生(1529——1612)所建。童先生枞阳县藕山镇道坂村人,字定夫,人称静斋先生。老先生心高志远,大器晚成,在他创办辅仁会馆时已经六十四岁高龄,于此讲学20年后便溘然长世了。
  镜水先生,明未宰相何如宠的同窗好友,是位远近有名的理学大师。先是在家收徒讲学,又有些田地,交由第四子秉镐负责打理。我的这位十一世祖,孝顺父母,服从分工,颇具治家才干,他潜心打理后勤供给,粮食、菜蔬、水果、家禽及鱼鲜等全部自给有余,四位兄弟攻读学业,家境还算殷实。为方便出门会友,
  镜水先生花点钱买了匹老马,经家人精心喂养,出行骑上甚是便捷许多。
  时任邑令的刘时俊(四川 荣昌县人,神宗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曾任桐庐县、吴县知县),他打听到邑内有个名儒叫钱志立,便登门拜访,几经交往深谈,俩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邑令很看重镜水先生的学识,自己主修县志不能沒有助手,于是下聘书,请钱镜水执笔为稿。县志修成之后,县令看到童定夫先生创办的枞阳辅仁会馆因其去逝关门停讲已久,很是惋惜,便对镜水先生说:定夫之学久绝,继之而能承其讲学者恐怕只有先生而无他人了。邑令话语中的充分信任与期待,深深打动了他的心,因而受命,于每月的十三日,无疾风骤雨必赴馆讲学,凡二十年而不辍。枞阳市中儿童尽皆熟悉先生,看见老马,则呼之曰:今日是十三日,先生讲课来了。
  随着先生年龄增大,儿孙们为方便老人家上马下马方便,于是便从离家数十里的藕山脚下运回一块巨石,延请当地手艺很好的石匠为之雕凿,上马石很快凿成,放在大门前侧,先生绕石观看,试着上下几回,心甚滿意,脸上露出寬慰的笑容。
  这个上马石供镜水先生用了二十多年。后来先生上了年纪,马也老了,全家人竟十年不骑而对老马饲养如初。
上马石,旧时中国数以万计,其大都载有许许多多辉煌荣耀的故事。或达贵显赫门第,或衣寤瓜绻倭牛蛏碳指缓溃蛞环胶郎穑俏跷跞寥粒此屯淮笙陨硎溃俟庀砸6笥钟衅鹩新洌行擞兴ィ俟獠辉佟N业募蚁缋飞弦膊环河谐⒚伲欢堑娜嗡荚谕馐∑г渡角缢拇ㄍ骸⒉韵⒏=ǖ母V荩腔乩匆惶撕懿蝗菀祝械闹敝敛∽淙嗡L锛湎壬肽瞎槔矗娼希蚱独В砦薮剩付认掳赌鄙>褪锹笤扒彝馍丛暄裕┏俏伲矝]听说骑马来麦园庄看过他的外公外婆。那么只有钱田间的父亲镜水公骑马讲学,事载《田间文集》,故余谓麦园庄之“上马石”为镜水公之遗物未为谬也。
07.学富五车钱澄之
                                                田间先生画像.png
    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改名澄之,字饮光,又名田间,安徽枞阳县石矶麦园庄人。先生为明末清初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和爱国诗人。他与方以智共同开创桐城文派,是为桐城派鼻祖。
        
   他生于治易世家,幼从父读,七岁属文,旋及攻诗,乡试辄列前名,崇祯元年考取秀才。十六岁县试第四(天启七年1627),二十一岁府试第一(崇祯五年1632),顺治六年1649三十八岁年,殿试第二,授翰林院庶吉士。
钱澄之一生著作宏富,“诗歌古文满天下”,其著作有《田间易学》《田间诗学》《庄屈合诂》《藏山阁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所知录》等。他的《藏山阁集》诗存一千又五六十首,“皆是明清易代之際社會狀況的真實反映,那個時代所留存下來的下真正可稱為詩史的,恐怕也只有這一部,即如和錢澄之年輩相若、經歷相似、且有過從的王夫之、黃宗羲、顧炎武、方以智等並沒有留存多少這樣的詩作。諸集俱在,可以比勘。”(汤华泉)
《藏山阁集》的诗歌,大都记述南明将士反清斗争波澜壮阔、前仆后继的战争场面,在《哀江南》从诗中就记录了多达三十九位壮烈战死知名志士的名字,其他诗篇又陆续记了数十人悲壮牺牲的场景。因此,钱澄之的诗歌具有诗史价值,众多学者称他是诗史大家。
  钱澄之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具有远见卓识,在军事战略方面,亦同样具有预见性分析与决策意见。
他的奏疏《拟上行在书》、《初至端州第一疏》最为精彩。前一篇是入闽不久奏隆武帝的,在这篇奏疏中,他透彻地分析了敌我双方总的态势,各地义军的动向及利害关系,行在所权臣郑氏的心性、长短、衡、赣、湘战略位置及军事意义,提出了“出闽、巡楚、跸赣、协和鲁国,团结郑氏”的立国方略。这里的分析是十分中肯的,有些还是带有预见性的,如几月后正如他的预料,南昌的金声桓果然反正。只可惜行朝未能采纳作者的建言,未能及时“跸赣”,而又与鲁国失和,对郑氏羁縻失策,最后导至唇亡齿寒,变生肘腋,迅速败亡。……两疏贯注了他的深谋熟虑、远见卓识,是他怀抱经济之策,在政治实践上的光辉记录。……同时也显现他具有堪当重任的才具。这些评价对钱澄之都是很中肯的。(见汤华泉《藏山阁整理与说明》)
08.大明烈女方安人
  女子生身薄命多,随夫飘荡欲如何?移舟到处惊兵火,死作吴江一段波。这是钱田间先生夫人方氏安人殉节前的绝命诗,其时吴人(泛指三吴,即今之苏州吴郡、浙江吴兴、绍兴会稽)饱含悲愤,争相吟诵,田间先生诗震泽尸浮通市泣,汾湖诗出万人传,盖谓此也。
  方氏安人(1612—1645),桐城(今枞阳县)黄华里人,十五岁为先生妇(与先生同庚),因幼读书识字,及归而见先生以诗文著名,遂相从为学,日事于砚北,为先生洗砚削笔,习为操作,先生潜心于学问,无内顾之忧,后恣意远游。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大明皇帝朱由检自缢煤山。五月初一日,福王朱由崧被马士英等人迎入南京称帝,改元弘光。
在清军大举入侵,民族处于历史存亡的时刻,阮大铖及其阉党仍不忘记对东林党人的追捕与剿杀。 1644年五、六月间,阮大
铖大兴同文之狱,以“拥戴  (方氏安人墓碑  墓在麦园庄东侧)
疏藩、谋为社稷为罪名,缇骑四出,追捕田间先生。先生只好变姓名,逃吴市(在今江苏•苏州市)。妻子方氏在里中被通缉,家乡无处可藏,自谓非计,慨然曰:曷往寻吾夫乎?死者同死耳。因由仲伯护送至扬州武塘。腊月寒冬,维舟相见,彼此憔悴,几不可识。后与方氏并子女藏匿于嘉善钱仲驭(名钱棅[1619-1645]字仲驭,号约庵,嘉善魏塘镇人。明崇祯十年[1637]进士,授明南都兵部职方主事,后升吏部郎中,后升广东按察司佥事,不久辞职归里。)南园小阁。
  顺治乙酉(1645)年春,阮大鋮们追捕益加严紧,田间先生一家不得不移居城外一孙氏宅。钱仲驭与钱澄之等人起
  兵抗清,方安人随抗清船队在震泽湖上,兵败,仲驭等战死,方氏在船上为清兵所逼,因抱幼女,旋转舟尾,投水殉难,年仅三十四岁。方氏安人是枞阳钱氏眷属登明史第一人。明史卷303列传第一百九十一烈女三有载:
  方氏,桐城钱秉镫妻。避寇寓南都。岁祎,饘粥不给,以女红易米食其夫,己与婢仆杂食糠籺。客过,洁茗治馔,取诸簪珥,与秉镫游者,未尝知其贫也。秉镫与阮大铖同里,有隙,避吴中。方挈子女追寻,得之。已而吴中亦乱,方知不免,乃密纫上下服,抱女赴水死。
  明末清初史学家、思想家黄宗羲为方氏撰墓志铭,最后讲了陈同甫传陈氏二女,长女伸頸受刃,次女受污的故事。评曰:其时许多世大夫,口口声声大谈名节,其实一旦到了变乱之际,尽丧其平生。他们连一弱女子都不如,又怎能与安人方氏相比拟呢!
注:1.“安人”名,始于宋徽宗时所定命妇封号,在宜人之下,自朝奉郎以上至朝散大夫之妻封为安人。明清则为六品官之妻的封号。方氏“安人”系南明永历朝(顺治丙戌1646年)敕赠。2、震泽湖即今之江苏太湖,古时亦称吴江。

关注枞阳人,了解枞阳事,欢迎访问《枞阳二三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