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44|回复: 1

[独家报道] 突破想象,找到伏羲图像

[复制链接]

219

主题

1015

回帖

8540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8540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23-4-30 08: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渡航 于 2023-4-30 08:44 编辑

突破想象,找到伏羲图像
【写在前面】我既没有洛阳铲,也无专项课题,更没有先进的考古实验室。只凭二条腿,几只塑料袋,象收垃圾一样把丢在路边的古人遗物收集起,以免受到遭受践踏。有巢氏、伏羲氏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历史起源的大事,“野花不入时人眼”,在没有真实的证据,我也不敢乱讲,更不像考古专家在地下挖个现代人头骨,鉴定为一百万年前,振背一呼,九州震动,更有甚者非洲人是人类祖先。我根据以前老先生们谈论,通过查阅史料,小心地核对,也算是一桩结缘古人的幸事。朋友,你看后说不定这些石头与你的远祖有关连。

       与朋友谈论时,他们说人可能是从外星球来的。我问道,人是胎生高级动物,那么,地球上胎生动物有很多,如猪、马、牛、羊、象、虎等等,是不是也搭顺便船到地球上来的?他们无言以对。达尔文的进化论开始发表,曾遭受西方世界猛烈拼击,后来被认为是正确的。其实,在我国无论是《易经》,还是史料均反映了人类历史是进化历史。除《史记》以外,庄子《盗蹠篇》、《管子》、汉朝班固《白虎通》、《刘恕外纪》、宋朝罗泌《路史》等等均有记载。
    上古穴居,到有巢氏时代,构木为巢。有了燧人氏利用火,人们离开茹毛饮血时代。伏羲发明八卦,人类开始了有文图记录,八卦传承的历史最为悠久。有巢氏时代的原始人,身材不高,伏羲氏时代,人还没有完全像今天的人们直立行走,神农氏的面部像牛的面部形状一样,康回还是红发毛身,等等,都反映了人类历史是一个渐进过程,而不是神话。
      当代的人们会使用现代化手段,用照像或录像设备把自己的容颜和美好时光记录下来,在有纸的年代,人们用笔把他们画下来,不过,很难保存久远。在无纸的远古时代,人们把自己容颜和想法雕刻在石头上,也能算是最原始的书籍。笔者在这几年的探中,发现伏羲时代开始有人体器官雕像和简笔画像,实在令人兴奋不已。

一、最早的人物简笔画像
      发现地点:白石吴祖庄。时间:2022年11月,见证人:汪艮明及当时部分村民。这枚石货币,材料为本地自然岩石,赤黄色。正面呈五边,上有人头简笔像。阴面三角形,有黑色遗留物,中有方形。整体共有八个面,十二角,正面一棱有“羲”字,下颚有方牙、苍牙图像。
1.jpg
2.png
  
       《路史》:太昊伏戏氏山准。唐朝释空《海文镜秘府论 帝德录》伏牺亦曰宓戏,太昊,皇雄,庖牺,皇牺,风姓。以木德王,曰苍精,苍牙。生于雷泽。《路史》:“伏羲人首蛇身”,“蛇”读“佗”音。根据史料对伏羲氏形象描述,与图像对比,证实了伏羲的牙齿已进化为方形,鼻子已经隆起,二边脸庞有毛,脚是人脚模型,“蛇身”是指未完全直立行走。
       将人物像印在货币,在当今不算稀奇,这枚石货币佐证了在伏羲氏时代就已开始。历代的金锭、银锭上刻有“足金”、“足银”是对历史的继承。整个面像体现了五行、八节、十二月。底面三角中的方形表达了一极生阴阳,长的一边为阳,二短边为阴,反映了原始八卦的理念,尤其是原始的“羲”字符号,以及围绕整个物体的还有一个大的“虙”字符,充分证实此像为伏羲头像。

二、早期人类身体器官模型
【发现一】地点:白石吴祖庄。时间:202211,见证人:汪艮明及当时部分村民。材料为本地原石,赤黄色,在光下有晶莹颗粒发光,疑为石英,为人的头像模型。
3.jpg
【简析】正面经风雨侵蚀已经模糊,阴面有一个鸟字图案,这枚头型可能是早期以鸟为姓氏头像,“鸟官人皇”,距吴祖庄北一公里的龙虎村,有鸟官山一地名。
4.png
【简析】这个模型有意突出了口腔部位形状,显示出牙齿不够整齐,不及现代猴子。我们论证生物进化时,往往忽略了邻近猴子可能也在进化,只不过是进化的程度和速度与人类不一样。

【发现二】地点:白石吴祖庄。时间:202211,见证人:汪艮明及当时部分村民。材料为本地原石,赤黄色,为人体器官模型。
5.jpg
【简析】阳具、足、手模型,如果足是真实的,按人体比例推算,当时的原始人身高在1.4米左右。

【发现三】地点:石溪。时间:202211,见证人:向文物部分指认过。材料为本地原岩石,赤黄色,为头部分模型。
6.png
7.jpg

【简析】这块模型,反映了当时人类已经戴冠。《杜佑·通典》:“上古衣毛帽皮,后代圣人见鸟兽冠角,乃作冠缨。黄帝造冕旒,始用布帛”。《白氏帖》云:“伏羲作布,是以神农有不织之令。”从冠顶的图纹看,冠应该早于黄帝时代。从我收集成堆的陶片中抽起几片来分析,其上留有粗细不匀麻布的痕迹,说明了麻线由粗变细的技术改进过程,用麻布制成服装时间较早,过去我们把麻布称夏布。麻与历古字同源,马埠山以前麻姑庙,麻姑是远古时期的纺织能手。

【发现四】石溪。时间:202211。材料为本地原岩石,赤灰色,为头部分模型。
8.png
【简析】从这块头型来看,人的下巴没有当今的猩猩大。

【发现五】白石吴祖庄。时间:202211,见证人:汪艮明及当时部分村民。材料为本地原岩石,赤黄色,在光下有晶莹颗粒发光,为头部分模型。
9.png
【简析】这枚人物像牛头面像,有破损,雕刻因岁月风雨,有的模糊。“羲”字符明显,面部左下面有一字符,经反复辨认,为“姜”字,初步判断为神农像。

【发现六】2023年4月7日,我在枞阳县白云中学附近,发现二块石制人头像。材料为本地原石,光下有晶莹颗粒发光。
10.png
【简析】从上二模型可以看出为男女成人之礼的图像,男子盘辫,女子前有二根辫子。古代男子行弱冠礼,女子行及笄礼,为成人标志。明朝赵釴《古今原始》描述:“女娲之女,以荆钗及竹为簪。为髻。”“赫胥氏,造梳以木二十四齿,此栉发之始也。”

【发现七】2023年4月7日,我在枞阳县白云中学附近,发现二块石制人头像。材料为本地原石。为头部分模型。
11.png
【简析】这枚模型,下颚断裂,左侧面雕刻的图案模糊,不好分析。

三、人的面部平面像
【发现八】白石廉镇女儿桥附近。时间:202211,见证人:汪银光、吴树祥及当时部分村民。材料为本地铁矿石,外镀银灰色矿物质,为面部分平面正像。
12.jpg
【简析】这枚女子头像,发型为云鬟,十分讲究打扮。上面字符等以后解读。

【发现九】白石尧陵碑。时间:20234,见证人:县文史部门领导。材料为本地岩石烧制,颜色如图,为头部分形象。
13.png
【简析】这枚女子头像,发型为云鬟,十分讲究打扮,疑是尧妃。

【发现十】白石吴祖庄。时间:20234,见证人:县文史部门领导。材料为本地岩石,朱色,有烧制黑色物质残留,为面部分平面正像。
14.png


【简析】这枚老者像,在吴祖庄发现,非自然岩石,上有火烧痕迹,有一字符口里含珠,与“丹”字相似,丹朱封陈地,伏羲氏都城在陈,尧都为陈墩,史书有记载。

【发现十一】白石尧城。时间:2023年4月,见证人:县文史部门领导。材料为本地岩石,丹色,有烧制黑色物质残留,为面部分平面正像。
15.png
【简析】在尧城遗址发现的这枚丹红色石料烧制的人物像,为舜帝像。

【发现十二】石溪。时间:20234,见证人:朋友。材料为本地含有胆矾之类的矿物质混合而成,颜色如图,有烧制的黑色物质残留,为人的面部分平面正像模型。
16.jpg

      【简析】 这枚头像在石溪发现,为矿物质烧制的,有绿色物质外溢,光下有晶莹颗粒闪烁,疑似石英。《路史》:帝禹夏后氏,虎鼻。《淮南子·修务训》:禹耳三漏,是谓大通。笔者判断为大禹头像。还有尧、舜的渌图像,暂不作分析了。
       从以上古人留下的遗物图像,可以反映从原始人到现代人的历史进化过程。从史料记载来看,历代有学者考证过,否则,不可能文字记录与这些物证高度一致。清朝人说“华夷非我类”,殊不知,有的石头也许就是他的祖宗用过的。子不嫌母丑,排斥古人,不承认祖宗是一种极其不道德行为。秦始皇叫李斯刻石、汉武帝作枞阳盛唐之歌,他们没有忘祖,数典忘祖是后来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主题

1015

回帖

8540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8540
性别
保密
 楼主| 发表于 2023-5-5 07: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枞阳人传统说法,墎葬的古人当时还有尾巴。就是说砖的出现后,人还不象现代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图教程|( 皖ICP备19025135号-3|皖公安备案号34082302000108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 13:1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