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二三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查看: 769|回复: 0

皖江北岸桐枞庐三地四支南阳叶氏同根同源考略(七)

[复制链接]

13

主题

1

回帖

69

积分

新手入门

积分
69
性别
发表于 2023-4-2 15: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从贵公家族与贞公家族谱序中捕捉信息,推断两家素有渊源
1、两家谱序中提到的“金陵上清河叶氏”应是两家之“共亲”
贵公迁桐后,仍有族弟居金陵上清河,“六世桐冈公(1518—1567)应试金陵,族人盛为款洽;迨八世曾城公(叶灿)官任南大宗伯(礼部尚书别称),雅意避嫌,往来始绝”。数十年之后,贞公的第十二世孙庐江人叶傑(字履文,1597年生,终未详)携表弟许可镳(庐江罗河七桥人)到南京“同试南闱”时,也是寄宿在上清河族人昌组家。许可镳高中武会举(清朝改称“进士”),为外祖父家撰写了一篇谱序。两家谱序中都提及“上清河叶氏族人”。我以为,这不是偶然。按中国传统的习俗,需要到外地考试或办事“尽量有亲投亲”。不难想象,贵公后人去南京参加乡试,自然投亲上清河本家;几十年之后,贞公后人去南京参加乡试也是找上清河宗亲落脚,这充分说明上清河宗亲是他们共同的族人,他们的先祖应该就是“一家人”!
另许可镳在文中提到的表兄叶傑的上清河族人“昌组”,可以肯定,他就是贵公的后人。我推测,他应是贵公的第十二世孙,为什么呢?因为贵公支派老字辈从第十世开始起用,“尔孙昌大…”,而“昌组”名字中的“昌”同“尔孙昌大”中的“昌”;另外昌组与履文虽不属同一支派,但按贵公和贞公是两兄弟往下排序,正好是平辈,符合人丁繁衍常理。原来的金陵上清河地区,经查询大致为现建邺区兴隆街道上新河社区范围,可是已拆迁改建了。此地如果还有叶氏族人后裔居住的话,老字派应该还在沿用。
2、贞公家族“套用”了贵公家族之祖源说法
明御史左光斗在1622年为贵公家族撰写的《南阳叶氏谱序》中说,“贵公为汉太尉四十九代之后,而唐秀州司户林秀公二十一代之裔也”,成为四支南阳叶氏最早、自然也是“最权威”的祖源说。左光斗为安徽桐城横埠镇(现枞阳县)人,进士出身,时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他与贵公八世孙叶耀(号太素)、叶灿(号曾城)同朝为官;况且左家与叶家为老乡,又是姻亲。叶灿任礼部尚书(1621年)后,堂兄叶耀就责成堂弟回老家启动修谱,但苦于世系渊源不清,只知道“从婺迁桐”,按说要派人到婺源寻根问祖,可受条件限制又去不成;恰恰此时,姻亲家左光斗大人要去皖南巡视,特别是婺源,所以就拜请他到婺源中(同“忠”)平帮叶家查问祖源。左光斗接受了叶家之托,借巡查宁国、泾县、婺源之际,公私兼顾,“分派家乘,过婺源见南阳谱牒,则知会太素、曾城两公之本源,而序由所作也。”专门去婺源查阅了中平叶氏族谱,所以得出上述结论。按说这个结论很荒唐,经不起人家考问。因它玩起了“大穿越”,直接摒弃了世系链条中“父亲”以上的二十代先祖。叶灿在1626年所作的谱序中,认可了左光斗对其家族祖源的说法,“余始祖贵公自婺迁桐,谛考源流贵公乃林秀公二十一代之裔也”,但没有说“贵公为汉太尉四十九代之后”,灿公可能发现了左大人的说法有误。贵公家族宗谱后来几次续修,祖源问题都是照搬左光斗的说法。不过,现在通过查证,左光斗所考证的婺源中平叶氏世系是错误的,他其实并没有看到真实的谱卷(过去家谱一般不给外姓人翻看)。查阅婺源中平云庄《叶氏族谱》,记载的真实世系是以东汉太尉叶尤为始(一世祖),八世祖为南迁始祖叶望迁丹阳,二十九世祖叶从于唐乾符年间(874——879)迁歙县黄墩,三十二世祖才是林秀公,唐天佑年间迁婺源钱塘;林秀五世孙叶文义因称中平公,后改钱塘为中(别字“忠”)平;叶梦志于南宋年间举家迁云庄(外庄改名为云庄)。左光斗说法的错误有三:一是代数错了。按谱记载,林秀公是叶尤的三十二世孙,而按左光斗的推算是二十九世孙,整整相差三代。二是林秀公迁移至婺源时间错了。也许是左光斗说的,或许是灿公自己查找的,灿公在序文中说林秀公是长兴元年(930年)迁到中平,而中平谱上记载是唐天佑年间(904—907)。试想一下,如果左光斗查阅了《叶氏族谱》,连“49”和“21”记得那么清楚,那他一定亲自数过多遍。其实很简单,不如把它全部抄录下来送给叶家。何况叶家修谱正需要它呢?这样作用更大,更是顺水人情。一般家族修谱都是从一世祖开始往下世袭的,昭穆有序。而贵公家族的宗谱与我们其他三家一样都是“断代谱”(早先不知道琛公家族世系)。如果说让左光斗从林秀公开始,把贵公以上的其他十九世先祖抄录下来,应该不是什么难事;特别是抄录贵公的祖父和父亲,但结果就是没有。所以,我说是左光斗用来应付灿公推算出来的(按每代人20—25年,相隔四百五十年左右差不多)。三是进一步查看婺源《叶氏族谱》,林秀公根本没有后人迁徙至皖江北岸地区,我将另文论证。
遗憾的是,为道元公、道华公,甚至贞公家族作序的人,也有不加思索就借用左光斗给“火叶”的祖源说。一是人贵言重;二可能是受当时条件限制(没有现代的互联网和交通、通信设备),无法核查。如套用最早、最典型的,就是“井边叶”之外甥许可镳。他是左光斗、叶灿等人的后学、晚辈,年龄比他们小三、四十岁,他的人生纵跨明清两朝。他知晓桐庐几支“叶”是一家,认为“井边叶”一修谱序只说到父亲是南阳侯叶琛。为了显露自己的地位和学问,“余即以平昔阅之史鉴,闻之上清河昌组者述之于首,以俟叶之后世子孙知所由来耳”。他揉合了两种说法,既沿用了叶家通说——“叶琛家族世系”,又抛出了“婺源中平叶氏世系”,即左光斗大人考证出的“火叶”世系。没想到许可镳弄巧成拙,犯了一个很低级的错误。“叶琛家族世系”和“婺源中平叶氏世系”,风马牛不相及。因为叶琛的家族世系来源于松阳,属于俭公支派;而叶林秀是硕公支派。从得姓始祖叶子高算起,他们分支于第二十七世,二人共父——第26世祖琚公。
在此,有必要对“井边叶”一修时的三篇谱序,作一点释明。“井边叶”在一修时(1611年)留存三篇谱序,而章应斗一人独占两篇,这两篇应该是当时所作,没有问题。章应斗在第一篇序文中写到“柳子之有叶氏,盖南阳之苗裔,辱在瓜葛,尝遊于门。一日,守泉、思泉、象朴暨侄逸宇、桐郊、芳林俱觞余。因以家乘属余,且相谓曰:闻祀江汉者,首必西向,岷嶓所在也;食桃李者,必视其下,思壅其本根也…”章应斗也是白柳人,在当地算是士绅,与叶守泉等住得很近,且相互是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吃饭、喝酒。叶守泉请章应斗为家族一修谱作序,章应斗欣然应允,于是写下了第一篇。但是文中没有交代清楚叶氏的祖源,可能是章应斗没弄清楚,也不好乱写;可谱序不写明祖源,似乎不合章法。章应斗后来通过访问或查找,接着写出了第二篇序文。在再序中,他交代了贞公之父叶琛及其他三个兄弟姓名、落户等情况(见前文摘录,在此不作重复)。
第三篇序文已给后人制造了重大误解。这篇序文的作者正是那个考中“武会举”(清朝称武进士)的叶家外甥——许可镳(罗河七桥人)。它其实是一篇补序,乃事后形成。有何依据呢?因为许可镳在1611年,还只是个懵懂的孩童,不可能写出此文。许可镳在序文中说到,自己与表兄叶傑(字履文)到南京“同试南闱”,落脚上清河“昌组家”,最起码应该成年了。那么许可镳的出生年龄又从哪里获得的呢?查阅水心堂叶氏谱卷:他的表兄叶傑,是贞一公第十二世孙,“曾祖世昆、祖父珠、父亲正宜,叶傑出生于万历丁酉年三月(1597年3月,终未详)”。掐指一算,在其家谱一修时,叶傑才14、5岁;而许可镳是其表弟,比叶傑还小,此时年仅10岁左右,怎么可能高中进士呢?许可镳的外曾祖叫叶世学(与世昆为堂兄弟),外祖父叶玤(字燦如,生未详,配李氏,生子二:正本、正条,女一适许超,邑庠生,生外甥四,长讳可镳,邑庠生,公妣终未详,公妣合葬凤形地)”。凤形地,为现在的乐桥镇陡岗五显庙附近,与罗河镇七桥相邻。再翻开光绪版《庐江县志》191页记载,许可镳考中崇祯六年癸酉科“武举”(1633年),7年后(1640年)登庚辰科“武会举”(清改称“武进士”),但这已是“井边叶”一修后近30年的事了。我猜想,应该是“井边叶”为光宗耀祖,在许可镳中进士后,恳请他撰写的,到1701年二修时给增补上去,可落款时间依然还署着“万历辛亥年”(1611年)。这样人为地制造时空混乱,给后世子孙读谱设置了一大隐形“障碍”。光看眼面文字,一般人发现不了它背后的问题。在此,我不由喟叹,先人也会“神操作”!
3、比对道元公家族与道华公家族谱序,发现不少内容相同或类似
尽管道华公族谱上没有提及道荣公和道元公,但是道元公与道华公两家留存的族谱,谱上有不少内容相同或类似。如圣谕 、诰封,渊源图,选刊的先祖人物像赞,凡例、家礼图、祠祭条约、旧规家规、规条、家政、家戒、作谱“五难”、修谱“六法”等,如谱序部分都有宋濂和叶琛本人写的文章(系造假)。特别是世系源流图,从得姓始祖沈诸梁到叶琛,共56世,先不究竟其对错,人名和排序全部一模一样。例举得姓一脉世系图:“叶公—维(大夫)—昭(统师)—荣(中书令)—良—堂(尉校)—绍(宣尉)—和—彦(上舍)—尤(汉太尉)—伯贤(博学宏才隐居不仕)—俊(有膂力善骑射为车骑将)—明—正—祥—赞(中书舍人)—仲—芬—程举(中书令)—光枢—耀—硕(平州刺史)、颙(迁饶宰相)—预(性至孝友不干仕进,当时称清隐长者)—绩(迁新安字懋之,宋元嘉时靖白胜之乱,封中郎将)、续(迁休宁)—贵—宝(通判)—驰—迨—震(迁浙江处州)—钊(德行著闻)—法喜(开元中银青光禄大夫)—一梓—炜—㟻—鏖、烹一(迁歙北叶村派,子一)—用邦(博士)—磽—崖—蘋—籛—振—仁清—梦凤、梦得(迁徽节度使)—元弼—文榜(驸马)—必达—逮—日荣—问臣—师睦—自诚—绍先—公器—熙—图—琛公”。如果道华和道元不是同胞兄弟,祖宗有照搬照套、乱认的吗?另道元公长子福一(官山派)后裔与道华家族在康熙年间就靠谱合修,不正是因为两支祖源世系相同才合并的吗?这是明摆的证据。
但是,道元家族与道华家族两家宗谱记载也有不一致的地方。如关于兄弟人数信息,道元公那边记载有道荣、道元、道华、道蔚四个弟兄,而道华公这边记载的只有道华、道蔚两人,少了两个哥哥,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这都是后人的思想在作祟,人为地割裂了兄弟关系和感情。过去讲究“别子为祖,继别为宗”。别子为其后裔之始祖,继承别子的嫡长子是大宗,继承别子之庶子的是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即大宗;有五世则迁之宗,即小宗。“承祖荫”就意味着自己是大宗,百世不迁;余则为小宗,五世一迁。 
4、“兄弟排行,无行兰一”,可能隐含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南阳郡侯叶琛本是浙江丽水人,在老家碧湖高溪已娶妻生子。妻子刘氏,丽水城里人,二人育有一儿两女,儿子最小,名叫仕绂,生于1345年8月。元明时期,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叶琛在外当官,常年不能回家,为图生活方便,再娶一房照顾自己,合情合理。朱氏女子是婺源紫阳朱氏后人,应是他到歙县任县丞以后才娶的侧室。叶琛与朱氏生了四子,分别是“道荣、道元、道华、道蔚”。按说兄弟排行应该从“行兰一”开始。但是,道元家族宗谱记载“道荣,行兰二,讳贵,与诸弟因父终难,偕母避于婺源,后迁桐城西门;妣,胡氏。道元,行兰三,讳恩,由婺迁桐岱鳌山,夫人王氏,生子二,福一、福二。道华,行兰四,迁桐城峡山。道蔚,行兰五,因兄居桐城,同母朱氏迁南陵,生子茂九。到茂九主事,复迁桐城柳子寺。”按说是不可能写漏掉的,是有意为之吗?那么“行兰一”在哪,为什么没写或说明呢?古代封建宗法制度很严格正统,正室嫡长子为大宗,再加上出生早一点,由此推断可能“行兰一”就是留给丽水老家的嫡长子“仕绂”。但仕绂在丽水老家已入谱,所以排序就从“行兰二”开始,预留不问,“内部掌握”,不能对外明说。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测,但也不是臆测。还有一个信息,也许是偶然的巧合。就是“水心堂叶氏”字辈在二修没有统一之前,第四世思贤、思铭公,用的字辈是“思”;而叶琛丽水老家《南阳郡叶氏宗谱》上,从叶琛起算,第五世也是“思”字辈,如叶琛玄孙谱载“思铠、思铎、思錀”等,正好平辈。
关注枞阳人,了解枞阳事,欢迎访问《枞阳二三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