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二三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查看: 3199|回复: 0

[转载] 免死金牌传千年 铁奕珠

[复制链接]

16

主题

7

回帖

220

积分

二星会员

积分
220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23-3-4 16: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钱奕珠(桑榆) 于 2023-3-4 16:46 编辑

免死金牌传千年    .原创  铁奕珠  大家杂耍   2023-03-03 22:29    发表于湖北
收录于合集
#融媒•两祖两家
#军事•金戈铁马
#历史•典故轶事



6fdecc96177129a5f6592e28ee1a65da.jpg


两祖两家应征文稿
免死金牌传千年

钱奕珠
〔大家杂耍公众号 特约记者 特约作家〕

      【编者按语】钱镠的免死金牌,在历史上,不是唯一,可谓最旱。其为国宝级的珍贵文物。钱姓人们,世世代代,不论朝野,不分官民,千年守护钱镠当年的免死金牌。显示出他们敬重祖宗,爱惜家珍,——这一氏族人文的良优品性和独特风格。

       吴越国王的金书铁券,也叫着免死牌。金书铁券,是唐代最后一个皇帝唐昭宗李晔(867—904),在乾宁四年(897)八月四日,赐给当时担任镇海镇东军节度使、后封吴越国王钱鏐(852—932)的免死牌。


                                                                                          227_1148896_b5842df9afb6884.jpg

                        金书铁卷照片

    这件国宝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铁券,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五代十国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吴越国王钱鏐(852—932),肇基临安,身经百战,灭群冠,剿董昌,据杭州,创立吴越国。钱镠君公奉行“保境安民”、“尊奉中原”的国策,始终如一,互利互惠,皆大欢喜。吴越国王诚心善意,加上银粮珠宝贡宝,产生极佳的效应。边陲小治政权与中原大朝廷,保持着良好的臣属关系。钱缪深得当朝帝王的信任,先后被敕封其官爵无以复加。
    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年),授镇海军节度使。乾宁三年(896年),兼领镇东军节度使,统两浙12州。天佑四年(907年),封为吴王。后梁贞明二年(915年),授诸道兵马元帅。次年,授天下兵马都元帅。后唐时被封吴越王、天下兵马都元帅。
    特别是奉朝廷之命,钱镠一举消灭僭越称帝的叛逆、顶头上司董昌,其功绩受到唐昭宗高度赞赏。
    为了嘉奖钱鏐忠于朝廷,镇压叛乱,维护东南一方安定的功绩,乾宁四年(897)八月初四日,唐昭宗决定给予他特别的褒奖——赐予他享有许多特权的“金书铁券”。
    唐昭宗命大臣征召工匠,将褒奖钱鏐的诏文,以黄金制作在铁券之上。据史载,铁券之制,其形如瓦,长一尺八寸三分,阔一天一寸,厚一分五厘,重一百三十二两。“铁券”盖熔铁而成,镂金其上,字二十六行,行十四字,凡三百三十三字。
    文曰:“维乾宁四年,岁次丁巳,八月甲辰朔,四日丁未。皇帝若曰:咨尔镇海、镇东等军节度、浙江东西等道观察、处置、营田、招讨等使,兼两浙盐铁制置、发运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兼中书令、使持节润、越等州诸军事,兼润、越等州刺史、上柱国、彭城郡王、食邑五千户、食实封壹佰户钱镠:朕闻铭邓骘之勋,言垂汉典;载孔悝之德,事美鲁经。则知褒德策勋,古今一致。顷者董昌僭伪,为昏镜水,狂谋恶贯,渫染齐人。而尔披攘凶渠,荡定江表,忠以卫社稷,惠以福生灵。其机也氛祲清,其化也疲嬴秦。拯于粤于涂炭之上,师无私焉;保钱塘成金汤之固,政有经矣。志奖王室,绩冠侯藩。溢于旂常,流在丹素。虽钟县刊五熟之釜,窦宪勒燕然之山,未足顾功,抑有异数。是用锡其金版,申以誓词,长河有似带之期,泰华有如拳之日。惟我念功之旨,永将延祚子孙,使卿长袭宠荣,克保富贵。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承我信誓,往维钦哉!”
    并派遣中使焦锽将“铁券”送到杭州。钱镠命罗隐作谢表。
   “金书铁券”及历代皇帝所赐的竹册、玉册、诏诰等家传文物,吴越国三代五王都命存放在杭州钱氏祖庙。
    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国王钱弘俶二月六日朝宋至汴京未归,五月初一日上表“纳土归宋”,王于汴梁、邓州历十年后于988年以六十岁薨于河南邓州。
    淳化元年(990),宋朝杭州地方官将铁券等全部吴越旧物,运到汴京献给宋太宗。后来宋仁宗、宋神宗也都观赏过“金书铁券”。   
    熙宁八年(1075)三月,吴越王六世孙钱景臻做了宋仁宗女儿秦鲁国大长公主的驸马,“金书铁券”开始珍藏在钱景臻的驸马府。绍兴元年(1131),钱忱奉他母亲(大长公主)之命随宋室南迁,居住到台州府所在地临海。“金书铁券”也由钱忱携藏在临海宅第,成为台州钱氏的“族宝”。从那以后,“金书铁券”长留在临海达767年之久,世守不坠。
    南宋德祐二年(1276),元兵攻破临海时,钱氏祖传的“金书铁券”由钱焘(仕至朝散大夫,浙东提刑)保存。一次在匆忙逃亡中,他把“铁券”投入黄岩县南泽库(今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的水中,以求得安全,但却忘记了地点,这样就把“金书铁券”给丢失了。
    时隔56年后,在元朝至顺二年(1331),有一位渔人在泽库的深水中撒网打鱼,竟打到了“铁券”。他用斧头劈了一角,认为是个不值钱的东西,就把它丢弃在一边。一个偶然的机会,“铁券”被邻近村的一个钱氏学究看到了,学究知道它是一件宝贝,马上出钱把“铁券”买了下来。
    后来有人又把这件事情告诉给钱氏十四世孙、钱焘的儿子钱世珪(1276—1346),他以十斛谷买回了“铁券”。这样,宝物“铁券”重见天日后,又回到了临海钱氏的手中。可惜的是由于浸水太久,嵌在“铁券”后半段的金字大多剥落了。
    但因是一件传家之宝,钱氏后裔又小心地把它收藏起来,一直到元朝灭亡都没有发生什么闪失。   
    明朝至清朝的数百年间,“铁券”一直由浙江临海、长兴、嵊县等地钱氏后人钱尚德(钱世珪子,浙江青田教谕)、钱选(南宋景定三年乡贡进士,入元不仕,诗人、画家)、钱用勤(台州临海人,明代官吏,仕至建昌知府)、钱仕复、钱凤墀、钱赓麟等临海钱氏人保管与收藏。
    明朝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围攻台州府城,为了躲避战火,钱氏第二十五代孙钱珍带着铁券躲进深山。十几年后,他们才带着铁券又重新回到钱家祠堂。后又由临海人钱文川、钱永兴等保管与珍藏。
    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攻人台州,钱氏子孙怕铁券丢失,将它沉放在水井中。待捞出来以后,铁券上的金字剥落得更加厉害。
    光绪三十年(1904),临海岭外钱村钱氏家族日夜派人看守收藏在宗祠里的“铁券”不翼而飞。不久“铁券”又在嵊县出现,时任嵊县县令的常熟人徐印士出400银元购得了这件宝物。
    几年之后,钱氏后裔、清末举人、民国时曾任中国驻旧金山领事馆领事的钱文选知道此事,他通过多种途径及嵊县长乐乡的钱氏族人,与徐印士谈判,终于以原价从徐印士手中赎回“铁券”。
    此后,“铁券”由该乡的钱氏三房轮流保管。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长乐乡被日军占领。钱氏族人为了防止铁券遗失,他们决定将把“钱镠铁券”藏在钱赓麟家的深井里。钱赓麟夫妇先是给铁券涂上油,然后封蜡,再将铁券用棉线缠好,外面封上蜡。他们生怕铁券浮上来,又绑上铜钱,再投入井里。
    就这样,“钱铁券”在井里存放了七年。直到 1945 年11 月钱赓麟夫妇才把它拿上来,并把“钱镠铁券”藏到商会会长钱元瑞家中。   
    1949年5月,长乐乡解放,钱氏族人决定由钱元瑞代表他们将“铁券”捐献给国家。1951年,钱氏族人将“铁券”从长乐乡的钱家祠堂取出,移送到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保管。         
    钱氏百字派中有云:“敕券传家宝,光盛武林春。”“金书铁朝至清朝的数百年间,“铁券”一直由浙江临海、长兴、嵊县等地钱氏后人钱尚德(钱世珪子,浙江青田教谕)、钱选(南宋景定三年乡贡进士,入元不仕,诗人、画家)、钱用券”,吴越钱氏这一无与伦比的传家之宝,失而复得,历经千年沧桑,由钱王子孙一代又一代,象接力棒一样代代相传,终于有了最好的归宿。
    鉴于“铁券”具有重大历史文物价值,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特调藏这件无价之宝,将它以一级文物珍藏。

                        二○二三年三月二日写于枞阳旗山花苑




关注枞阳人,了解枞阳事,欢迎访问《枞阳二三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