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二三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查看: 2999|回复: 0

[转载] 钱澄之年谱•连载11

[复制链接]

16

主题

7

回帖

220

积分

二星会员

积分
220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23-3-2 09: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钱奕珠(桑榆) 于 2023-3-2 09:09 编辑

钱澄之年谱11  钱奕珠    大家杂耍     2023-03-01 21:26
6fdecc96177129a5f6592e28ee1a65da.jpg
[color=rgba(0, 0, 0, 0.5)]收录于合集
#连载•钱公年谱
#融媒•两祖两家


钱澄之年谱•连载11
〔1673-1680  六十二岁至六十九岁〕

钱澄之年谱
清•钱撝禄 撰 钱奕珠 校注续编

                                    6617153f2e500fa6585f7e1ffb05408.jpg
  
公元1673年 清康熙十二年 干支癸丑
年六十二岁
    在京师。改岁后,与张英〔奕珠按:张英(1637—1708年), 字敦复,号乐圃,安徽省桐城人,先祖世居江西。清朝大臣,张廷玉之父。康熙六年进士,选庶吉士,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过从宴饮。
    上元日,登白塔寺望故宫,伤痛故国之倾灭;又登煤山凭吊崇祯帝,悲哀之际甚是感愤当年之阻南迁。故国情怀,荡漾难抑。
   《癸丑上元登白塔寺》:“举目故宫浑未改,伤心一倍黍离哀。”《煤山》:“廷争未必南迁谬,驾出犹闻夜阻还。沧海日沉长此暗,青天龙去有谁攀。即今御苑伤心地,草渍啼鹃旧血斑。”
    与孙承泽、奕珠按:孙承泽(1593—1676),字耳北,号北海,山东益都人。明末清初政治家、收藏家。明崇祯四年(1631)中进士。官至刑科给事中。著有《春明梦余录》、《天府广记》。〕朱彝尊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清朝词人、学者、藏书家。〕等学者文人相往还,旧友新交间多有唱酬。
    中秋之后,大病。有《病中呈孙北海先生》、《病起哭龚宗伯八章》等诗。
    友人徐原一奕珠按:徐乾学,字原一,居昆山,祖籍安徽歙县,号健庵,康熙九年探花,授编修。康熙十一年,任顺天乡试副主考官,后升左赞善,充日讲起居注官。弟徐元文、徐秉义都是进士,时称“昆山三徐”。〕前来探望并告别,甚为感念。《病中蒙徐原一太史顾我榻前言别,伏枕有作送其南还》:“人生相知不在久,徐子一见为吾友。兹晨我病子南归,直到床前握我手。”
    羁旅京城,胸次极是复杂悲凄。与故交同志唱咏间,心境显露。《燕台送别稽田还里》:“亡命互怜双鬓在,破巢敢忘一枝安。衰年故旧分携苦,晚岁行藏自信难。我有长歌歌不得,恐题往事重悲酸。”
公元1674年 清康熙十三年 干支甲寅
年六十三岁
    入京三年,诸事已了,思乡不置, 遂于暮春时,离都南还。《甲寅元旦》:“两度逢元旦,三年客帝京。应酬当事废,庆拜故乡情。”
    与余鸿期经天津,渡河到汴梁,抵巩县杜甫故里;己复入洛。欲得有力赀助刊刻著作。《寄怀都门六首》之一:“青箱堂上别筵开,大小尚书共把杯。经学家传怜一得,词坛世擅赏微才。梦回东阁留宾住,身悔中州入幕来。已约繁台秋后出,故人书札莫先裁。王敬哉、胥廷尚书乔梓许致书中州当事,为刻易学诸书。”
    秋,由芜湖乘小船浮江抵枞阳,登射蛟台、奕珠按:射蛟台位于枞阳县城西达观山之巅,因汉武帝刘彻在此射蛟江中而得名。《汉书·武帝纪》载:“元封五年(前106)冬,行南巡狩,至于盛唐,望祀虞舜于九嶷。登潜天柱山,自浔阳浮江,亲射蛟江中,获之。舳舻千里,薄枞阳而出,作盛唐枞阳之歌”。〕旧居北山楼。
    径访白鹿山庄,《过有怀便足楼有作》。与刘超宗有大龙卜邻之约,有《过深庄与刘超宗有卜邻之约》诗。
    冬,返回江村麦园。奕珠按:是年六月四日夜,流星大如斗,自县东南上空急驰西北,霞光爆裂,坠地有声。
公元1675年 清康熙十四年 干支乙卯
年六十四岁
    春间复北上,过浮山,哭挚友同志方以智墓。《乙卯春将入中州过浮山哭无公墓》 :“荒坟无路少人行,宿草三年泪始倾。惭愧一乘输老友,凄凉六阕尽平生。报亲空有远山梦,傍陇聊存绕膝情。时事正棼身处死,九原可用更逃名。”
    自合肥至怀远、宿州, 经永城、归德, 入汴梁,又至开州、邯郸。有《自合肥至怀远连日阴雨泥泞驴背杂述自遣》、《出永城往归德道上》、《由宋入汴驴上作》诸诗。
    在梁与旧友彭然石、韩子新、 叶元礼、奕珠按:叶元礼(1642—1681),少有隽才,美丰仪,望之如神仙,诗古文名重一时,康熙中进士。〕等颇多接触往还。《入梁喜晤然石邵村,即和然石闻饮光至枕上漫成原韵》:“客路孤吟尽一春,入梁何意遇交亲。尊前遣骑情殊切,枕上诗成喜是真。南国凄凉馀二字,东京凭吊有三人。青衫漫染苍梧泪,眼际烽尘已又新。”《同韩子新叶元礼游铁塔寺》:“梁园揽胜遍荒丘,古寺岿存借马游。塔始出沙僧巧护,碑将铲子客央留。信陵庙付兵人锁,烈女祠容将帅羞。我眺浮图窗一面,难舒双眼望神州。”
    与仕清汉官交往,话语今昔。《沈水门移尊就别述怀》:“客病容高枕,官闲数叩扉。行藏同失路,吾道岂全非?”
   《过沙河承刘杜三明府移尊就榻话旧感赋》:“吾道是非同坎坷,先朝耆旧渐消磨。……高车顾客留城外,永夜论心就榻前。吾废不妨归闭户,怜君只影倍凄然。”
    入永城,过沙河,达邯郸。
    夏日不慎坠马, 卧疾南宫,有《枕上口占五首》以纪。继又抱病邯郸。
    秋,离大梁南归。《发大梁留别友人》:“游人久卧大梁城,晨夕过存老友情。榻畔逢迎忘礼法,尊前倾倒见平生。他乡最苦逢秋别,晚节还嗟抱病行。已约明春江口过,射蛟台下问柴荆。”
    深秋,回里。
    冬,开始著述《田间诗学》。
公元1676年 清康熙十五年 干支丙辰
年六十五岁
    身体欠佳,未出远游。此年仅有诗十首,多为日常起居之记。其《四友诗》以竹杖、眼镜、药酒、脚炉为友,正反映了先生其时心境之孤凄。
    诗挽陈朗生,又为其作传。
    奕珠按:陈朗生,奇人也,名昉,又名石舫,枞阳人。家世业儒,孕十四月而生。崇祯壬午年九月,张献忠兵围桐城,陈石舫亦在掠中,有湖广人张义者,昔年同舍生之僮也。至是为贼将,忽遇石舫问曰:相公识我乎?石舫茫然答曰:忘之矣。张曰:予即曩时在相公家趋事者。毋恐,会须相救。已而献忠点名审问,闻上连呼归顺班,声如雷,有文且才者,即留中。递至石舫,张义欲脱之,乃白献忠曰:此人无所长,且不能徒步。所获牲口,反与之用,不如释去。献忠曰:吾昔日在庐州,用一人即破一城,岂有文人无用之理,谓顾石舫曰:汝欲归耶,吾即送汝归耳。石舫信之。俯伏谢。既而引至一所,百姓甚众,尽杀之,递及石舫,张义举手一摇,行刑者一刀而去。石舫血溅衣体,颓然而仆。然不觉痛,亦异也。时尸横道左,供马蹂践,而张义适至,见而问曰:相公能咳一声乎?石舫嗽之有声。义喜曰:可救也。喉尚未断,令四人舁之私室,且嘱曰:慎勿省膏药等物,止以旧毡帽边,烧灰傅之,晚间用茶洗去脓秽,久当自愈,乃去。石舫如其言,疗之,三月始愈。先生撰《陈朗生传》亦略云其事:“……崇祯壬午秋,流寇奄至,君方饮于下市,酒酣,或告曰贼至矣,则大骂。贼至始奔回,家人业已避贼先去。君被执,至义津桥,使负担,不胜,砍之仆地死,犹背刺十四枪。……贼去复甦,……益求医药调治,创渐合,平复如常。噫嘻!君死而不死,乃重活四十余年,更于废址次第结构,稍复旧观,斯以异矣!……。”

公元1677年 清康熙十六年 干支丁巳
年六十六岁
    至吴门访曾灿,奕珠按:曾灿(1622—一1688),原名传灿,字青藜,江西省宁都县县城人。自号六松老人。少负诗名,与同学魏禧、魏际瑞﹑魏礼、彭士望﹑林时益﹑李腾蛟﹑丘维屏﹑彭任等称“易堂九子”。〕随后至震泽、昆山等地,与旧友游山水间。时徐乾学母丧归家守孝,往吊并同游灵岩山。
    重过震泽,触感伤痛,作《过震泽口号纪哀》:“忠臣烈妇沉尸地,望见津梁早断肠。……塔寺寄奴重被杀,至今一婢八都留。”
    秋至杭州,会魏子存并武林诸旧友。作《重过湖上述怀》、《严方贻招饮集武林诸老友》、《灵隐宿绿天僧阁同魏子存作》等诗。
    哭徐孝先,为老友伤悲。
    云间怀念瞿寿明而寄诗,有“寄语虞山霜后树,好留残叶赋新诗”句与勉。
公元1678年 清康熙十七年 干支戊午
年六十七岁
    是年居里,未出远游。亦仅留诗《戊午暮春怀卢有作》、《过龙泉庵》、《过龙山龙氏外家》等十余首。
冬,有雪夜寄方有怀诗:“雪裹闭门早,遥怜白鹿庄。山昏增岭势,泽冻认湖光。腊酒深房窨,遗书复壁藏。把来同过夜,一卷一呼觞。”
公元1679年 清康熙十八年 干支己未
年六十八岁
    暮春出游,应徐乾学之约,至昆山与谈易理。其间来往客居昆山、吴中、常熟等处。在昆山与徐乾学、徐元文并云间诸子游九峰并作长诗以记。
    过常熟瞿氏春晖园、钱氏拂水山庄,访钱曾,奕珠按:钱曾(1629—1701),字遵王,号也是翁,虞山(今江苏常熟)人,清代藏书家、版本学家。〕半塘寺晤僧淡归。
    四月,于吴门遇张穆之。奕珠按:张穆之,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又名张穆,字尔启,号铁桥,祖籍东莞茶山人,后移居东安县。
   六月,过白门,访胡星卿,奕珠按:胡长庚(1597—1683、),又名,浙江人,明亡后,举家移居驯象门外。精堪舆术,好与僧游,晚年皈依天界和尚。先生归里后,因生计困难,常前往白门卖文为生,就居住在胡星卿居所旁边,两人朝夕过往无间。〕于驯象门内竹园中。
   七夕,同祝子坚,吴修龄、徐崧之、徐乾学等集徐秉义宅话别。
公元1680年 清康熙十九年 干支庚申
年六十九岁
    五月五日,游九子峰,有诗记之。
    闰八月,过贵池,值湖水大涨。与王我建挟丝竹,沿堤而进,为齐山之游。有《齐山游小纪》,记述村间湖光山色及趣闻:“庚申秋闰八月,过贵池,湖水大涨。金宝王广文以小舟载客,挟丝竹,沿堤而进,为齐山之游。山径荒颓,道茀不可行。携酒望江亭,亭坏不敢坐。复移具山下酒店前,依柳阴,临流布席。有村童拏舟至,余坐逼水,遂系舟余坐下,余笑谓曰:‘舟系不妨,恐日色逼,坐且徙,汝舟能从之徙乎?’乃微笑,解维去。坐定,观者环集,凡村郭往还者,皆于此修渡。天暑,人气不可当。麾之不去,余曰:‘惟一曲吴歈足以散之。’于是,群客奏伎,有日生按节而歌,歌声起,听者皆默然远去,乃纵饮和歌。
   柳阴渐移,兴不已,罢酒,携乐器前至一佛庙门前,扫地而坐,更作十翻奏。繁声促节,土人过其前皆如不闻,或驻足,一侧耳辄掉臂而去。有二樵子驰薪階下,拥柱听良久,乐将阕乃去。客笑曰:‘今日作乐,仅得此两人知音。’樵曰:‘吾以待渡也。’皆大笑而散。”
望小昆山哭悼夏允彝:“泖湖碧映小昆山,牛屋三家住此间。乱日占烽频造榻,深宵炳烛自开关。同时报国心偏苦,决志沈渊意转闲。此事让君成独往,可怜令子更追攀。”
    见虞山瞿氏春晖图而感怀,有诗句 “回首桂林酬倡日,梦魂常到粤山西。”故国往事,情思难了。
    下半年出吴中经孔城回乡。心注已之学术之传,祈友人济刻《诗学》、《易学》二书。
    与《与江磊斋》奕珠按:江皋字在湄,号磊斋,江南桐城人。顺治十八年(1661)进士。康熙五年(1666)任江西瑞昌知县,后转九江府同知。康熙十八年(1679),擢甘肃巩昌府知府。事具《清史列传》本传。〕书曰:“别后了得诗学一书,吴会间已有抄本,未知流传在何时耳。……明年七十矣,后会知复何时?老年翁非薄待我者,必有以济我之困而娱我之老也。翘首西望,伏惟留意万一。”



关注枞阳人,了解枞阳事,欢迎访问《枞阳二三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