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楼光影呈现,二楼歌声悠扬,三楼舞姿翩翩,四楼培训正忙……枞阳县文化馆最近愈发热闹起来,众多文艺爱好者们去文化馆“打卡”,正成为县城群众业余生活的新时尚。
围绕阵地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县文化馆以群众喜爱、群众参与为核心理念,组织文化志愿者深入基层开展文艺演出、艺术辅导培训、非遗展示展演等活动,持续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让文化活动植根群众、服务群众、快乐群众。经过两年多的探索,“枞阳之歌”周末大舞台活动成为枞阳文化品牌,被评为铜陵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已成为群众身边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赢得广大群众的一致赞誉。在深入到农村、山区、江心洲等基层演出中,充分发挥业余文艺骨干的作用,和群众面对面交流,把戏送到家门口,真正让艺术文化惠民、育民、富民和乐民。
扎实推进“四进”,零距离惠民工作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月份,县文化馆开展拍摄记录省级非遗项目陆家湾老龙灯与高峰双龙展演;6月30日,在光明社区进行“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永远跟党走”演出;7月份举办“大美枞阳,荷你有约”摄影大赛活动;9月底又承办“庆丰收、迎盛会”中国农民丰收节开幕式文艺演出;11月份在雨坛镇等十个乡镇举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热烈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系列文艺演出等特色活动。
让公益文化走进广场公园、城镇社区、园区企业、乡村院场,把各类主题教育政策宣传送到千家万户,让文化惠民工程真正成为群众满意的“暖心工程”。
加强培训 点亮艺术梦
近年来,坚持场馆对外免费开放,进行文艺辅导培训,积极培育发展各类业余文艺团体,进一步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定期开展老年艺术培训班、群星艺术合唱团、青年舞蹈团等文艺培训,参训学员达150余人,提高了群众的艺术修养,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2022年暑期的少儿公益培训活动,开设了语言表演培训班、少儿舞蹈培训班、少儿绘画培训班和小小歌唱家培训班等课程,共有青少年儿童180余人参加,丰富了城区青少年课后的业余生活。从形式到内涵,群文工作变化巨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日渐高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