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铜陵市大力推动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积极推进农业物联网建设,立足实际着力打造数字农业产业园、普农数字基地,建设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在位于安徽省枞阳县白柳镇龙井村的有机地标(枞阳)生态农业产业园内,数列整齐的大棚与蓝天、白云和不远处的柳峰山融为一体,形成一道独特的乡村风景。大棚内,工人们正忙着采摘肥硕饱满、菌香四溢的羊肚菌。
智慧化种植提升经营效益
在产业园办公区,一块大型显示屏上跳动着空气湿度、土壤温度等数据。记者了解到,园区内安装数字神农大脑系统,其核心是数据采集与智能控制,通过对光照、温湿度、C02、土壤等数据的采集,来计算对设备进行自动化分配与管理,以此达到最优控制,是一种帮助基地节省人力与物力的辅助手段。据介绍,主要功能模块有:智能虫情测报系统、智能环境监测、土壤监测系统、无人机多方位数据图像分析系统、农业管理系统、区块链技术为防伪追溯系统、小农机器人的巡查接待及报警。
“通过数字农业系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大棚内的有机营养包,能感知到羊肚菌实时生长数据。”据工作人员介绍说,种植羊肚菌效益高,但是种植技术要求也高。高品质的羊肚菌对土壤干湿度和pH值有要求,生长环境温度既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依托数字农业系统,不仅可以实时监测,还可以根据温湿度等数据变化一键升降大棚。
“如果不是数字化监测、智能化管理,每个大棚光升降就要耗时约15分钟,无法做到规模化、标准化。”据介绍,他们将以数字化、智慧化种植提升经营效益,做大产业规模,努力带动更多百姓致富。
投资二期扩大种植规模
有机地标(枞阳)生态农业公司打造的产业园项目规划1200亩,一期占地近700亩,建设2栋玻璃智能温室、4栋薄膜连栋温室、43栋保温拱棚,主要种植附加值高的羊肚菌,轮作配套种植玉米、辣椒等。
据了解,有机地标公司按照“统一园区管理、统一种植计划、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农资供应、统一蔬菜回收”的原则组织周边村民、贫困户种植,大量吸收贫困人员到园区就业,并进行技术培训。产业园以设施农业为核心,农业品牌运营,优先用于扶持集体合作社经济的扶贫工作。
据记者了解到的现阶段种植的情况,园区保温拱棚于2021年11月底完成建设,同步开始种植羊肚菌,玻璃温室及薄膜连栋尚未投入使用,在收尾阶段。龙井基地2022年春季完成采摘羊肚菌66795公斤,平均每公斤单价为120元,产值为790万元,羊肚菌为该公司与中信农业子公司大昌行采购中心订单产品,所有货品均已销售完毕。
下一步,有机地标枞阳生态农业园项目二期初步占地面积为500亩,总投资预计3900万元,主要用于扩大种植规模,拟建设保温拱棚52栋。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静文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