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二三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查看: 6684|回复: 1

[原创] 历史教学论文

[复制链接]

16

主题

43

回帖

235

积分

二星会员

积分
235

新人进步奖

QQ
性别
发表于 2022-6-10 09: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学期所写的一篇历史教学论文,教育局没通过,留在我的空间做备份,以备不时之需

实践与思考: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融合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融合已经成历史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焦点。文章主要探讨在新课改背景宣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发展的必然性,分析在网络信息化时代,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从教师,学生的角度出发,提出目前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融合的建议,为两者的整合之路提供参考,有效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学历史、教学
0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迅速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直观性,资源广,速度快的特点,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历史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然成为一种趋势,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能更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提升历史素养。这不仅使得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得到创新,同时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化能力得到提升,学生接受和处理信息化能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历史学科的独特性和特殊性,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融合仍然任重而道远。
1实现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融合必要性
1.1历史实践教学发展的必经之路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以网络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从而引发了社会变革,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于教育而言,信息技术的革新必然会促进教育教学领域的革新,教学实践呈现出情景化,交融性,开放性的特点,打破了传统的历史教学的禁锢,使历史教学环境发生了变化,在笔者所在工作的高中来看,之前的教学方式是使用传统的粉笔黑板教学和老师的口头说教,在有限的45分钟内,教师能够留给学生的时间非常有限,属于典型的“讲授灌输式”,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兴趣、接收能力的不同,“教学”并没有表现出双向互动式,在传统的实践教学中,教师的教占主体地位,所凭借的物质基础是原始的,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也是落后的。到现在白板投影仪的使用,创设历史学习情境。再到现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历史教学资源库。如电子书包,多媒体音频、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教学方式或模式,学生的学习也从被动接收到主动学习,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问题,将课堂还给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探究。
1.2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必要举措
历史学科以丰富的史料著称。在历史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教育教学资源也在不断丰富,其内容和形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学效果也同时兼顾“质”和“量”。本人之前所在的学校,每节历史课45分钟,一个班平均50学生,每个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里各不相同,传统以意义上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在同一节课中学习相同的内容,得到相同的理解,相同的答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发展。教师的教学也是只针对班级的平均水平,导致成绩好的学生认为内容的学习和问题的解答都太过简单,而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来说太难了。长久一开,容易造成学生思维上的惰性,认为不许需要学就已经会了,太难的学生认为学不会,干脆不学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学习进度的掌握主要是依靠批改课后作业,可课后已经错过了解决学习问题的最佳时机。在信息技术融合的课堂,由单一的纸质教学向多样化的音频,视频教学,同时结合数字资源和口述史料,实现在信息技术发展下,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构建高效课堂,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这一课时,本文旨在让学生了解到时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同时也是英国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教学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于情于景于声来学习本章节的知识。并且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来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以及原因等,进一步拓展高中历史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体验感不断增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
1.3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方式
历史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五个方面的理解。在中学历史学习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采用网络合作学习,一方面历史教师布置任务,通过小组分工合作,明确小组成员自身任务,提高学生小组之间团结协作,主动探索,协调沟通的能力,同时另一方面基于网络化的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材料,改变之前课堂的枯燥板书内容,有利于将历史知识形象化,立体化,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趣味性,激发历史学习兴趣,给学生带来视觉听觉的多维角度感官冲击,更好的使学生在历史的情景中学习历史,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加对历史的理解,使对历史的解释不仅仅只停留在感性层面,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关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历史事件中获得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获得精神上的启发或鼓舞。例如,在“南京大屠杀”这一课时,单单仅凭书本上的文字和插图进行史实解释,通过教师口头述说在思想上无法触动学生。所以在本课时学习前,教师可安排小组任务,让学生主动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纪录片、电影等。使学生对这段历史更具理解力,从情感上,认知上牢记这段日军侵华的屈辱历史,从自己内心深处激发强烈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将历史课堂变得生动多彩,使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进行爱国主义主义教育。丰富了课堂内容,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提高学习效率,形成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提高自身的历史学科素养。
1.4教学评价合理化的重要途径
一直以来,教学评价都是教育界的热点话题,教学评价指的是依照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结果运用合理的方法或手段对教学的过程及教学的结果做出价值判断,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对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起着诊断、调节、激励和导向的作用。传统的教学评价的方式之一就是考试,用学生考试的分数来衡量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因此,教师的责任成了帮助学生考高分,学生的价值成了获得高分。回归教育的本质,教育绝对不是为了培养高分者,而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于新的教学评价,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都在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并非只是单纯的做题得高分。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上的背景下,互联网的运用,使教学评价的方式有了多种,例如,成就评价、非正式评价、情境评价。暗含了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不止是知识的简单堆积,尤其是在历史学科,更应该加强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对历史理解和对家国情怀,民族责任感的培养,关注整体“人”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互联网进入历史课堂,许多教师使用QQ群,微信群等教学模式,而伴随着“学习通”“学习强国”等软件引入,不少历史教师也采用相关软件对历史课程进行讲解,学生也能够利用相关软件,网站查阅治疗。尤其是在专项测试方面,“学习通”软件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出学生的答题情况,节省了教师时间与精力,能够当堂反馈学生的薄弱环节,及时对学生各方面进行评价,让教师的教学策略变得更加科学。同时,教学信息化的发展也促进了教师自身的发展,教师也需要熟悉网络操作,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不断提升自我,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构建信息技术历史课堂的教学评价要有以下几个条件:1.历史教师关注情景教学,时间和经验。2.历史教师需要站在学科教学目标的高度设计评价体系。3.历史教师要具有创造性的处理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学科素养。教学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促进改进,为教学决策者即教师提供依据和方向,最终是为了更好地促进被评价者即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实现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融合的注意的问题
2.1 明确现代信息技术是服务于教师教学
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相互融合,是历史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优化历史课堂教学,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化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认为,一节课的优秀与否,取决于这一节课中是否使用了“信息技术”,且使用的越多就越好,因而有部分老师一味地将视频,图片,文字等一股脑的塞进去,追求信息量的最大化,其最终结果容易导致教学内容的主次颠倒,学生的注意力分散,重点和难点没有突出。
笔者曾经参加信息技术与学科相融的竞赛(优质课),其中有为参赛选手选择将几十台平板分发给每一位学生,其中有一个播放视屏的环节,教师让学生自己打开网页观看同一个视频,造成的结果是教室内声音此起彼伏,有的同学已经看完,而有的同学还未打开。所以在笔者看来,这一点完全是多余的,教室中的白板投影仪完全可以统一播放视频,学生统一观看。这个教师的做法完全是为了应用信息技术而去使用信息技术。然而者笔者所在的学校,部分青年教师,过于注重信息技术的形式,将工作重点放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盲目追求课件的美观,忽视历史学科的特点,整个课件看起来很“炫酷”,实际上是网络技术的堆砌,没有对教材教法进行深入研究。如果学生仅仅是因为对教师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授课,而记住该课时的知识点是远远不够的,又或者是因为学生对多媒体信息技术产生兴趣而忽略了课堂的教学内容,这也是教学的一个失误。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历史学科与信息技术相互融合,作为中学历史教师,不能为了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而将多媒体信息技术放在首位,而是应该明确信息技术是辅助历史学科,弥补历史学科的传统课堂的不足,为优化教学结构和教学结果服务的。作为信息时代历史教师,应当提高自身信息处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辩证看待事物能力。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明确现代信息技术是服务于教师教学。
2.2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应该被削弱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00后”的中学生出生,生长在这个高速信息化的时代,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接受能力强,学习能力强。可能部分学生的多媒体网络操作能力超过了教师。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体,是历史知识的学习者,教师在课堂中起到主导作用,并不能说因为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强,历史教师就放任不管,把课堂交给学生自主学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有不少的历史教师将课件,视频直接发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过度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网络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下,信息技术的优势非但没有发挥出来,连基本的教学目标都没有完成。
技术始终是为了教育教学而服务的,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任何技术发展到任何阶段都无法代替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临时提出各种问题,课堂是会根据学生而变化的,如果一节课完全按照课件流程走下去,无疑是刻板的,机械的。一节课中信息技术的运用重要的是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但怎么使用,使用多少,则应该根据一节课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盲目夸大信息技术的作用,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贯穿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一个双向互动的教学过程,信息技术的俞发达,俞要突出教师的指导地位,教师在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学习。“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多的是潜移默化“无声的教育”,在一节历史课中展示个人魅力,影响并感染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始终是关键的。
2.3课堂传统优势应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信息技术在实践教学中广泛应用,有着独特的优势,具有情景性性和及时反馈的特点,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多媒体视频将抽象的历史概念呈现给学生,还原历史的真实情景,增进学生对史实的认知。然而,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日益的今天,许多教师片面追求信息技术的优势而忽略了其不足之处,将信息技术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将以往的“教师灌输”变成“多媒体灌输”。
由于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广泛使用,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言语的表达,情感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变少了。学生在课堂上只关注课件上内容,哪些笔记需要摘抄下来,也没有关注教师在讲什么内容,师生之间在课堂的交流变少。造成的一现象就是学生与教师在QQ群或为微信上可以侃侃而谈,但在现实的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却不高,这种现象极容易导致学生现实社会交往的封闭性,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师过多的关注了网络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忽略了传统教学所拥有的互动性,社会性,不利于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传统的教学是依托教材,以“粉笔+板书”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这种授课模式经历了数百年的教学检验,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但在现行的教育环境下,本该早黑板上的板书内容全部在白板投影仪中显现出来,随着教师的讲解一晃而过,学生甚至来不及做笔记,而传统的利用黑板进行板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如何构建思维导图,还能帮助学生增强对历史的掌握。对于教师能够用语言表达清楚的历史概念,同样也没必要通过课件来展示,教师所表达出来的情感色彩是网络信息技术无法比拟的。因此历史教师应将传统教学优势与信息化教学相融合,着眼于眼前实际的教学效果,明白二者不是相互替代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既能快速、准确地传输教学内容,又能建立反馈机制,立足于历史学科传统教学手段,着眼于实际的课堂教学效果,实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在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将传统与网络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兼容并进,实现两者有机结合,实现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
3 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融合的建议
3.1宏观层面的建议
地方政府要加大对教育的重视和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各学校能有足够数量的多媒体硬件条件和现代化软件设备,尤其是乡镇,偏远农村地区的设备条件。从学校自身出发,应积极进行自身定位,迎合网络化时代的发展趋势,通过多渠道引入资金,优化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从宏观的层面,来进行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资源整合,其一加强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网上具有丰富的教学视频,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珍贵史料,在历史普及领域,许多网站都提供了资源,例如“中学历史教学园地”不仅包括大量史实的介绍,同时也包括最新的研究成果。其二是组建历史教学资源库,以历史课程组为单位,围绕新课标和教材,建立教学资源,成立课件制作小组,促进历史教学,发挥团队能力。其三鼓励学生和历史教师积极使用网络上的资源,整合,分类,管理,存入学校的信息管理平台,建立校园网全覆盖学习环境,更高效的共享和使用。



关注枞阳人,了解枞阳事,欢迎访问《枞阳二三事》。

16

主题

43

回帖

235

积分

二星会员

积分
235

新人进步奖

QQ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22-6-10 09: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3.2教师层面的建议
历史教师是一节历史课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整合互联网的资源,在学生掌握教材上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对多媒体资源进行深加工,充实历史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教师层面来说,其一,可以将历史课件资料上传至学校历史资源库,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复习。其二,引导学生使用网络资料,通过教师推荐给学生学习资源,让学生自主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其三,利用“学习通”等软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历史教师组建问题库,组织学生进行问答。其四,历史教师充分利用“两微一端一抖”,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地方,以视频,文字的形式,将自己的教案,教学心得,教学课件等发表,吸引学生兴趣,与学生沟通交流。
3.3学生层面的建议
网络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中学生面对网络资源 ,应该提高自身的甄别能力,教师也应该加强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运用信息技术来提高自身的历史学习吸引力,加强主动探究,体现自身的主体地位从被动式学习到主动式学习,积极利用好历史教师推荐的历史网站,学习通等学习软件。上好历史课,学习的不仅仅是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主动掌握历史研究方法,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以获得高质量的学习,从而培养自己的历史核心素养,拓展在网络信息技术与历史课堂相融合下的课堂空间。

参考文献:
[1]韩瑞芝.信息技术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6):29-30.
[2]文晓霞. 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3]钟慧笑.教育信息化关键在“化”——访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J].中国民族教育,2016,(09):32-34.
[4]苏文楠. “互联网+”视域下教学交互软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21.
[5]赵孟辉.“互联网+”时代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J].新课程,2021(17):140.
[6]张勇龙.“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J].宁夏教育,2019(05):72-73.
[7]许双成.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翻转课堂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8]丁辉.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学科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究[J].求知导刊,2020(38):29-30.
[9]冯万明.浅谈互联网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7(04):127.
[10]熊慧敏.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融合的理论方法和策略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2(03):9-12.
[11]丁辉.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学科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究[J].求知导刊,2020(38):29-30.
[12]李容鹏.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学科教学融合[J].新课程导学,2020(01):56.
[13]韩玉娇.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有效融合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19

后补的,发表的文章还受字数限制
关注枞阳人,了解枞阳事,欢迎访问《枞阳二三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