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989|回复: 2

[独家报道] 特大新闻!官埠桥镇惊现明初南阳侯叶琛古墓碑

[复制链接]

13

主题

1

回帖

69

积分

新手入门

积分
69
性别
发表于 2022-3-12 00: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月5日,正是学雷锋纪念日。下午一点多,没来得及午休,我就和家族宗亲一行3人,驾车从庐江县城赶赴枞阳县官埠桥镇向东村XXX村民组。听说此地发掘出一块古墓碑,碑主是明初开国功臣南阳侯——叶琛。
      史书记载,叶琛(1314—1362),其实叶琛家谱记载他的出生年份是1305年。叶琛与刘基、宋濂、章溢并称为“浙东四先生”,他博学有才藻,明史有传记,另入明史《循吏传》。他是明初大臣,元至正四年(1344)任歙县县丞。元至下十二年(1352年)州路总管府判官,元将石抹宜孙在处州一带镇压农民起义,琛积极为其出谋划策。至正十八年(1358年)任行省元帅。次年,朱元璋军攻取处州(丽水),叶琛随石抹宜孙避走福建建宁。至正二十年(1360年),他和刘基、章溢、宋濂同时被朱元璋征聘至应天府,初授营田司佥事。1362年1月,朱元璋攻克南昌,叶琛被调任洪都(今江西南昌)知府。1362年3月,祝宗、康泰叛乱,琛被俘,宁死不降,4月叶琛为叛军所杀,葬老家黄坛岭。明洪武元年(1368),追封南阳郡侯,入祀功臣庙。'
       叶琛本是浙江丽水人,家住现在的莲都区碧湖镇高溪村。浙江丽水与枞阳相隔很远,他的遗迹怎么会出现在安徽枞阳呢?据我家的族谱记载,叶琛遇难后,他有四个儿子,奉母命(朱氏,侧室)避难从金陵逃到古徽州婺源,辗转至老桐城(含今天的枞阳)。老大道华定居峡山(官埠桥与会宫交界处),老二道元定居岱鳌山,老三贞一定居柳峰山(白柳镇龙井村叶家井);老小叶贵定居桐城西门(余家冲),明末进士、礼部尚书叶灿是贵公的第八世孙。
      史书记载,他不是葬在老家了嘛,怎么枞阳县境内发现了叶琛的墓碑呢?据官桥道华公家谱记载:“始祖道华公尚避乱于婺源,闻父已没,奔丧南昌。后负像归。道 经桐城爱峡谷之胜乃居焉。”从此处分析,这应是叶琛的衣冠冢。   
       从墓碑外观看,大小和厚度在100*60*15公分上下。碑的时代很久远了,起码有七八百年。从石料材质看,是一种麻姑石(花岗岩),虽经岁月和风雨的洗刷,但碑上面刻的阴文是“明敕封南阳侯葉琛墓”。
        叶琛是明朝大臣,精忠报国,视死如归。他在世时,他的好友明朝开国第一文臣——宋濂就为他写了一篇著名的散文《叶治中历官记》,文中写了叶琛在不同的职位上都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深受百姓拥戴和官府的认可,值得从政者学习。为此,将他的事迹收入了《循吏传》。
      希望铜陵市和枞阳县文物管理部门立即行动起来,将此碑列为文物加以保护起来,并作深度挖掘和整理。
      联系人:叶先生, 联系方式:13665654299


微信图片_20220310200318.jpg
微信图片_2022031020060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1

回帖

69

积分

新手入门

积分
69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22-3-12 13: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乡枞阳要引起高度重视,新增历史名人古迹更是锦上添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主题

1015

回帖

8540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8540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22-3-12 16: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个非常好的证据,我也发现了几个明朝墓主人被记录在江西、浙江。所谓人是骛源县来的,是一场政治骗局,翻阅明朝桐城籍文人的诗人,根本没有人说是从骛源县来的,而清朝人说是从骛源来的。爹爹说是宋元遗民,孙子确说爹爹是骛源来的。我所知道的麻溪吴氏、三槐王氏(王旦儿子王素这支)、李公麟这支、陈拱壁、陈焯这支陈姓、钱澄之之支钱姓,宋朝就居住在本地,还有土著的董氏、刘玄这支,义津丁氏这支等等都是宋朝或早前就居住本地。有兴趣请认真读谱,不要被“骛源”二字所惑。骛是否与以前“乌、巫”有关,正在考证。浮山还有一名叫巫山,有巢氏所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图教程|( 皖ICP备19025135号-3|皖公安备案号34082302000108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 13:4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