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钱铺镇多措并举持续推进文化惠民民生工程,各项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是用好文化服务“传声筒”。该镇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悬挂标语横幅、张贴海报、镇村公示栏、流动宣传车、政府门户网站、广播等多种方式,全方面、立体式向群众宣传解读文化惠民相关政策。同时加强创新宣传,该镇村级通过开展“送戏进万村”演出、“送文化下乡”和农民体育竞赛等文娱活动,推动文化惠民工程宣传向重点人群、中小学校延伸。实行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交流,切实提高群众的知晓度和参与率,扩大了宣传覆盖面。
二是筑实文化服务“主阵地”。该镇持续推进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以“镇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服务点”的建设模式,构建上下联通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建立覆盖城乡的网络体系。目前建成镇村文化服务中心10个、农家书屋10座、村级文化广场10座,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文化惠民工程同乡风文明建设相结合,不断健全乡风文明理事会等社会自治组织,发挥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作用,制订完善《村规民约》,积极介入农户婚丧嫁娶活动,杜绝婚丧活动大操大办,切实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乡情氛围。
三是建强文化服务“主力军”。该镇着力解决基层文化惠民服务需要“有人干事”还要“能干事”问题。通过组织开展文化活动、文艺技能、艺术素养知识等活动,鼓励文艺爱好者加入,大力挖掘本土文化服务人才,每村配备1名文化管理员,组建广场舞、黄梅戏等本土文艺队伍,进一步完善基层文化服务人才队伍体系。同时镇综合文化站对村级文化管理员定期开展各项业务知识专题培训,切实提高文化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促进了全镇文化惠民工程提质增效。
四是唱响文化服务“协奏曲”。该镇将文化惠民工程同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组织开展“学党史、话家风、铭初心、担使命”、庆祝建党一百周年文艺汇演等活动,切实推动党的奋斗历程、革命精神等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同时精准对接群众的文化需求,积极开展党史知识比赛、“送戏进村”、“送电影进村”、“广场舞”等活动约20次,服务群众5000人余次,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轩恬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