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259|回复: 0

[独家报道] 一块石头藏着许多秘密

[复制链接]

219

主题

1015

回帖

8540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8540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21-9-18 11: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渡航 于 2021-9-18 13:34 编辑

枞阳县境内发现最早的古代玉符
   2021年2月13日,我在枞阳县雨坛镇双丰村一座名叫神墩的古代台城遗址,发现二块看相上有点特殊的石头,拾回来,洗去泥土,一块叫黄火石的上面有雕刻痕迹。经过对黄火石形状和上面文字图案进行分析,为古代的一种信符,或称为玉符。如图。
发现地.png
   玉符:最长、最宽、最厚为10×9×6.5 cm。呈五边不规则台体状,人工磨制,一手握,一头明显断裂,另一半未祥。颜色:暗油黄,夹带细白粒状物质。外表光滑、圆润。质量:1315g。比重:2.99g/cm3。二边呈方形、一圆拐角有文字、图案雕刻,刻纹较浅,通过放大可以辩认。
一、石刻图形文字分析
   这半边石头有:图案文字符号有四个“凤、鸟、郭、巡”。波磔文字三个“命、甲、巡”,虫鸟文三个,一为“皇”,另二个“□□”不可读。按从右向左方向的顺序读为:巡、郭,□□,皇、巡,命、甲,凤、鸟。虫鸟文“□□”二字应为该城郭之名。另半块石头待考。其分析如下:
  (一)图案文字符号
   整个石头发现有四个图案符号。如图:图1-1-01和图1-1-02。
1.png
    图1-1-01:凤鸟这二个图案,比较容易辨认。
   图1-1-02:《篆书字引》郭字“ 郭.jpg ”,甲骨文城字“ 城.jpg ”。考虑在台城边发现,笔者断为“郭”字。另一为城边有脚趾之象,疑为最早的“巡”字图形符号
(二)波磔文字
   中间转角处有三个带悬针、波磔字。如图:图1-1-03
2.jpg
   图1-1-03:甲字一竖带悬针笔意,一古器铭文甲字“ 甲1.jpg ”。吕大临《考古图》:甲为“十”。《说文解字》:“甲、 甲2.jpg ”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古文:甲,始于十,见于千,成于木之象。《史记》、《律书》:甲者,言万物剖符,甲而出也。古代在契约上签字画“十”,以示诚信,叫画“押”。
  转角处有一大字,读为“命”字,命字有波磔笔意。命字写法,《楚系简帛文字编》: “ 命2.jpg 、“ 命1.jpg ”。
  1989年,安徽省枞阳县周潭镇七井村汤家遗址出土青铜彝器,其底部一极有“子”字,含有波磔,早于秦代。
3.png
      
   关于波磔文,唐代《钱谱》中,黄帝金布,上有波磔,明朝杨慎撰《墨池璅录﹒卷四》、明朝方以智《通雅﹒卷二十九》均有论述。他们认为隶书始于苍颉。《龙眠丛书》收录了宋朝朱翌《猗觉寮杂记下﹒六十二》,隶书始于苍颉,秦隶是王次仲在苍颉隶书基础进行简化,为秦采用。
4.jpg
   图1-1-04:左有“巛”象,边有二“止”之象,应为“巡”字。一古器铭文巡字“ 巡.jpg ”。
右边有一较大图纹,上面刻痕有点模糊,下面两边带长脚,中有几横笔,根据上下文意,疑为皇字。《考古图》皇字“ 皇.jpg 、王字写法“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36.gif 王.jpg ”。《篆书字引》皇字“ 皇2.jpg ”。因此,笔者断为“皇”字。
1631934790.jpg

(三)鹄首蚊脚
   有二字显示鹄首蚊脚,无参照字,不可解读。其笔意与宋代薜尚功引李公麟《博古图》的夏代琱戈相似。
5.jpg 6.jpg
   此二字疑为城郭的名称。鹄首蚊脚,大家称之为虫鸟文。证明了古籍中关于虫鸟文是真实存在的。
   整个玉符可以理解成:“□□”郭城。皇巡狩,敕命甲,凤鸟氏相佐。由上可以推断,这是一块我国夏朝以前,氏族部落所使用的“玉符”。
二、历史链接
   我国古代就有剖物立信。最早的历史记录符信是黄帝合符于釜山。古时有剖符之封,合符为信。
   1、关于符的记载。《康熙字典》符。【说文】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释名】符,付也。书所敕命于上,付使传行之也。【玉篇】符,符节也。分为两边,各持一以为信。【篇海】符者,辅也,所以辅信。【史记·五帝纪】黄帝合符釜山。【注】合诸侯符契圭璋而朝于釜山。
   《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扬州,其山镇曰会稽。南镇会稽山﹕会稽山,一名茅山(拔茅山),一名苗山,一名覆釜山,一名衡山,一名涂山,一名覆釜山,一名南山”。清嘉庆《庐州府志》有“覆釜山”记载。《长安客话》:东安,古安墟。黄帝制天下,以立万国,始经安墟,合符釜山,即此。明清《安庆府志》记载,唐初设置过东安州。而今天枞阳县项铺镇石溪,古时设置过庐江、晋熙、同安、东安、盛唐、舒州等府治。
    2、关于凤鸟氏记载。《路史》、唐朝虞世南《北堂書鈔》、《书经·尧典》等许多古籍中均有凤鸟氏记载。《左传》:“昭公十七年(前525年),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太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元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瞗鸠氏,司马也;鸤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淫者也”。
   长话短说:太皞(伏羲)氏时代,官职以龙命名,如潜龙是司历官职。少皞(金天)氏时代,官职以鸟命名,凤鸟氏为历正官职。
   3、合符,到了周朝成为天子与诸侯验信的惯例。《大学衍义补﹒卷九十六》:宝玉之器。书辑(敛也)五瑞(信也)。既月乃日: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朱熹曰: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榖璧、男执蒲璧‘五等诸侯执之’以合符于天子,而验其信否也。
   枞阳境内发现的这枚信符,证明了我国古书记录是真实的。《千字文》:“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古人不是妄说。鉴于此,这枚玉符佐证了:1、远古时剖符立信;2、我国最早的文字符号,虫鸟文、隶书。3、古时帝王巡狩活动。以上仅是个人见解,欢迎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图教程|( 皖ICP备19025135号-3|皖公安备案号34082302000108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 13:4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